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音箱为什么那么贵? [复制链接]

查看: 18396|回复: 113
101#

爱音乐的国斗士 在 2005-10-18 11:17:28 发表的内容
              近日在富盛看到了展示的信心系列喇叭单元。丹拿的单元举世有名,富盛把他的单元单独展示除了吸引客人外,也是对此有信心。一向对丹拿的高音很推嵩,很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入手很沉重!拿在手上手感很好。一块带有黑色光泽的丝模,后面就是电磁铁了,(或者有其他东西我不懂)但结构也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复杂!看完后实在有点迷惘。就这几个东西加上分音器和箱体就值7万啊!本人是搞经济的,对成本特别敏感。喇叭和分音器加箱体是音箱的主要构成部分。按材料成本来看:喇叭是钢、和铝为主要材料,分音器就是线和电容之类的(或者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箱体就是纤维板而已。这些材料就是用到目前地球最好的也不用人民币一万啊。哪怕有庞大人工费和研究开发费用。但也是在所有产品中摊销的啊,以丹那全球那么大的产量,摊销到每个产品上去也不会有人民币五万吧。高档音箱的毛利在我看来实在是太高了!只是全世界卖这个价格的还有很多厂家,好像他们之间的竞争几十年来却没有打成价格战(象中国的vcd机),实在是发烧友的不幸啊!(大款和想借贵器材露身家的除外)





先说说喇叭单元; 几十年来基本上还是磁钢\音圈\振盆的原始结构,
技术上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     平板带式喇叭单元可以说是技术上的突破,但是效率低,声压上不去,声压曲线不理想,特别是低频下潜问题很难顾全.    平板带式高音技术上趋向成熟,声压曲线非常理想,有取代传统高音的趋势.    此外同样的喇叭单元,不同厂家做出来的声音差别明显,有的可以卖五\六万,有的一万也不值,
音箱是非常难做好的一类产品,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面非常广,因此,"好箱卖的是声音,不是原件!" 我非常同意这一说法.
TOP
102#

enrique 在 2005-10-20 16:39:45 发表的内容
是这样,  长期维持高价导致HiFi市场萎缩, 不如在高端市场引进竞争, 让市场来说明问题.  让高端产品的技术下移,同样价格下消费者享受到更高级的产品. 只要价格合适, 买的人就多,  厂家可以节省一些给代理和广告的钱了.  

如今信息渠道和商业渠道更加便捷, 中间渠道应该可以缩短些.


强烈同意!
所以其实本坛象威马,FEVER,38.5,等的产品就是缩短了中间渠道的呀,他们的产品各种档次的都有,其实很超值的,何必拿钱去养那么多中间环节呢?!!!!
TOP
103#

说的好.大家注意到国产CD机(即便是高档国产的)也用的PHILIPS 12系列机心.在一次交流上曾经问过SPARK的老总,6000多的17系列为何不用高档点的机心,答:你能买到吗?若能就用!
这就是封锁!!
TOP
104#

fengni70 在 2005-10-21 11:25:13 发表的内容
曾听朋友说NBS一款顶级线上万美金,跟北美同一地区的奔驰车一个价.
做根线跟做一辆奔驰车是一样的??????



这个和高档品牌的一件T恤衫卖到上千一样, 其实成本可能就10块钱.
TOP
105#

总的来讲,高挡音响跟名牌服装,手表,...等一样有奢侈商品的毛利,但是我认为跟纯粹因品牌而高价的商品还不可同日而语,否则大家把WADIA,JEFFROWLAND,高文的铭牌往SORY,先锋,八达上一贴也能冒充吗? 也就是说其品质跟价格还是有一个线性的函数关系.只不过超出我们接受的程度.
所以发烧要适度,如果大家都拿出所有家产去烧,音响厂家可能就不会在降低成本和价格上动脑筋了
TOP
106#

换句话说,过份热情的用户造就了过份高昂的价格
TOP
107#

所以就有人仿照单拿箱子,将箱子拆了看分频器和箱体结构,然后买单拿喇叭单元自己做,成本并不高,音色照样好!搞到后来单拿决定不单卖自己的喇叭单元了,只卖箱子。
高价就因为是品牌!
TOP
108#

ljbi4发表的内容:
好箱卖的是声音,不是原件!一对音箱卖5W,只是说明做它的人认为它发出的声音档次值5W,而不是这个箱子本身值5W,呵呵



     呵呵,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说有道理,但各位请先想清楚,音箱是不是商品?假如你认为是的话,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现在只是供求关系严重影响并扭曲了音箱的价格而已。
TOP
109#

爱音乐的国斗士 在 2005-10-18 13:36:44 发表的内容
enrique说:
楼主忽视了一点阿,好的音箱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品。


此话搞笑!音箱就是音箱,哪里是艺术品!最多只能说象艺术品!好音箱卖的贵而且有人买,这就是合理的,因为他存在。但无可否认高档的音箱挣的太多!从经济学来说当竞争不充分的结果!


你的话才搞笑!
TOP
110#

jackson 在 2005-10-21 9:15:27 发表的内容
1、音箱的成本是很低的,低到大家难以相信,包括贵价音箱;
2、假借艺术之名赚取高利润是站不住脚的,比如电视机或汽车,制作的复杂程度和测试的严格程度比之音箱有过之无不及;
3、缺乏广泛的市场竞争也是导致价格畸高的原因之一。


终于又多了一个观点接近的, 支持!

其实很多东西的复杂性都非常大,比如一台VCD,他的解码芯片我们国家以前就是做不出来。80年代时,世界上第一台VCD诞生于中国的万燕,但是主芯片当时是来自美国的C-Cube公司,主要的核心软件工程师也是来自美国的C-Cube公司。( 世界第一台DVD诞生于韩国三星, 主芯片也是来自C-Cube公司 )  中国万燕当然也参加了制造等很多过程,但都是非核心的。 当年中科院也有VCD芯片的技术攻关项目,但是后来失败了。为啥? 技术难度太大,非当时的中国技术人士可以做到的。
为啥我们五六十年代卫星都上了天,VCD芯片做不出?

所以C-Cube早期的芯片在中国卖的很贵,要60美金以上一片,甚至还有中间商来炒作,实际厂家拿到的还要更贵。当时一台VCD国内售价两千到三千,甚至是某些地方的结婚嫁妆.所以当时爱多VCD能够赚到足够的钱来当央视的标王。

后来呢,美国,日本,台湾等多家公司发现VCD解码技术对他们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很多公司都在做。这样芯片价格就降的非常多,到现在已经便宜的难以想象了.DVD才值两百块,VCD更不值钱.

从上述真实事例, 对于中国来说的技术壁垒造成垄断,垄断造成高价.
来自国外的更多自由竞争打破了技术垄断, 从而大大降低了价格.

另一个真实的就是, 如今我们国家作一块DVD解码芯片是不成问题的,技术上已经完全具备,但是我们不会去做,为啥, 还是技术垄断,就是专利垄断. 我们没有专利,所以我们就要给别人交钱.

对比音响,就是说我们在高端市场上的技术还不够好, 所以老外才会技术垄断,如果我们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拿到国外的先进技术, 正如惠威收购北美的Swan公司取得技术一样,我们就可以突破技术壁垒,从而加强竞争.  或者我们靠自己的研发取得技术突破也可以,比如金琅的G1 单元国外卖到上千美元一对. 还有,像博良一样的有保护自己专利的意识, 博良就以单拿和超奥设计侵权案获得赔偿, 是少数中国告外国企业侵权的案例,值得学习.
最后编辑enriqu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