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就发烧,谈什么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16161|回复: 93
51#

还是lichen 在 2005-10-12 0:49:32 发表的内容
张无忌的观点一时很难接受,但思考一下的确包含许多哲理。
检讨中。。。。。。

同意。器材是为音乐服务的、为我服务的、听音乐是让我更好地生活。
TOP
52#

说真的,很多人买器材是用来炫耀的,试问一套价值超过百万的器材如每天只听两三个钟值吗.
TOP
5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4#

liulang520 在 2005-10-11 21:07:01 发表的内容
毕竟有一部分还是用音响来专心听音乐的


那他就不是发烧友。
TOP
55#

小芽菜 在 2005-10-12 0:11:00 发表的内容
张无忌 在 2005-10-11 23:45:15 发表的内容
哪个发烧友是看着乐谱听音响的?反正我没有过。有多少发烧友看得懂乐谱尤其是古典音乐的乐谱?反正我看不懂。一个没有读过书甚至根本就不识字的人却说自已要听他人读得对不对,是不是可笑点?
不可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用来看的,我不会下蛋,但能辨别鸡蛋的好坏,母鸡行吗?


你是说自已比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录音师、混音师等等音乐人更懂音乐吗?发烧并不可耻,但如果没有自知之明,那就可耻了。
TOP
56#

speed8888 在 2005-10-12 3:53:37 发表的内容
有钱,爱买什么就买什么,管得着吗,看音响发烧站上有位兄弟说,我就是喜欢不了古典音乐,不过,这好象也不犯法吧


当然不犯法,而且是一位高尚的人,值得尊敬,不像许多发烧友(包括我本人)虽然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但还要买一大堆的古典发烧碟,但有几张是真正从头到尾听过的呢。
TOP
57#

老榆树 在 2005-10-12 9:25:53 发表的内容
       张兄的话有些道理,但讲话不能太极端.我认为大多数发烧友玩器材还是为了听音乐,不管他听什么音乐.每一次升级其实是耳朵先升级了,然后再升级器材.我们的追求先要满足听觉,当听觉升级了就觉得器材不能满足要求了,就会升级器材.就象吃东西,嘴也是越吃越刁的,这就是味觉的开发.开发听觉同样道理,但这是要有米做保证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器才好一点肯定是有收获的.我不懂作曲和乐理,但好的作品用不同档次的器材播放,这里面的差别是能听出来的,而且感觉是有所不同的.


是啊,张兄的话有道理,但极端了。
大学失恋,听港台歌一样流泪,不正说明音乐可以不懂,但可以用心聆听,可以有感而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作为寄托。
当然,坛子上对器材过于津津乐道,也是事实,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对于音响发烧,坛子可以提供很多参考和交流,就是坛子存在的合理,而对于音响发烧友,也在努力更多的理解音乐,不是好事吗?聆听和理解更多的音乐,使你对更多的事情可以有更坦然的理解,而宽容,甚至超越了音乐的范畴。当然,坛子上有很多人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虽以介绍为主,难避炫耀之嫌,确实也是事实,但张兄尽可释怀一笑。
TOP
58#

发烧友说,高档器材有利于真实地再现音乐,扯淡,这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
在评论是否真实地再现了音乐之前,必须知道真实的音乐是什么,然后将器材所再现的音乐与真实的音乐相比较。真实的音乐根本不存在。因为音乐是作曲者、演奏者、共同完成的,还受到乐器、场地、传声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所有这些都具有偶然性,他们的哪一次组合才是真实的音乐呢?更不要说发烧友通过CD、LP等听到的音乐,还受到录音师、调音师、混音师的水平、情绪、审美观、精神状态以及录音时的器材、环境如电力状况、温度、噪音、湿度以及制造工厂的机器、工人的训练程度和负责精神等数也数不清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此之多的偶然因素的作用,如此之多的参与者的操作,包括他们情绪性的甚至失失误的动作,还存在所谓真实的音乐吗?说得直白一点,调音师如果边工作边与女朋友聊天而不经意地将高音电平旋纽多拧了一点,那可比你用任何能够表现高音的器材都管用啊。
TOP
59#

ericzhu88 在 2005-10-12 11:55:22 发表的内容

大家看看上面这一段,楼主的逻辑顺序是这样的:
1.发烧友喜欢买高价器材
2.真正的音乐人没几个是用高价器材的
3.他们谁更爱音乐?谁更懂音乐?--当然不会是发烧友
4.结论:发烧友是往自已脸上贴金,是在标榜高雅

按照这样的逻辑,我可以推论出以下结论:
1.凡是买的av器材比一般的导演、演员、编剧家里用的高档的人,他不是在享受看电影的乐趣,他是往自已脸上贴金,是在标榜高雅
2.凡是买了比汽车设计师或者赛车手平时用的更好的车的人,他不是在享受驾驶的乐趣,他是往自已脸上贴金,是在标榜高雅
3.凡是买了品酒师买不起的酒喝的人,他不是在享受饮酒的乐趣,他是往自已脸上贴金,是在标榜高雅

得出得最终结论就是,要是你买得东西比“专业人士” 更高档,那你就是往自已脸上贴金,是在标榜高雅,因此你的购买行为是否是往自已脸上贴金,是否在标榜高雅,完全取决于“专业人士”的购买情况。
是一针见血啊,支持!
TOP
60#

我信神话 在 2005-10-11 18:56:56 发表的内容
只有拥有了具有良好表现力的音响,才能让你更容易感到音乐的魅力.多听多学少言论.

赞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