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开始(ZT) [复制链接]

查看: 10287|回复: 50
31#

升级!!升级!!再升级!!升到我都迷失了方向.    返回
当初只想升级线材,但到最后变成拥有线材,现在我也不知道我系统的声音到底是好是坏,可能音响性是没啥提升,音乐性就改变了不少啊.
好久没写随笔了,这一个月主要是更换我的线材.先从数码线说起吧,原先是用Transparent的数码线,我对数码线一直都没啥概念,总认为数码的东西不就是0与1,用什么线都差不多,应该不会有传输上的差异,它不像模拟有强弱之分,0,1的东西不是有就是没,所以我认为数据线应该最不重要,直到有一天我帮胡北的朋友买了一条Goldmund的数据线,一接上我的系统后才完全改观.
这条Goldmund的数据线是从台湾买过来的,所费不赀啊!拿到手上在家里停了5天左右,这条线真是好极了,高音有一股特别的贵气,中频饱满,低频更是奇妙,刚接上时就觉得低音多了很多,而且控制力很好,听了两三天,低频更多,控制力更趋成熟,而且不是我的系统如此,胡北那位朋友也是这样反应.这条线声音细节很多,而且饱满,听说是因为传输的数据非常的多,所以才能有这种效果,真的很令我想不透,如果计算机传输也像音响一样,有多少之分,那么我们网络上的数据不是要丢掉一大堆,真的让我想不透.
不过在我将这条线寄给人后烦恼就来了.接回Transparent,怎么听就是不顺,两端少了好多好多,细节也不见了,总之就是不顺耳,刚好这时在台湾我看到一条Ensemble的同轴线,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也不便宜,一拿到手后马上就接上我的系统,嗯!!也不错,高音的走向不同于Goldmund,比较飘渺一些,中频我个人认为比Goldmund饱满一些,低频也不错可与Goldmund比拟,最大的特性在于音像的定位很准,高度及大小控制的都很好,我认为如果预算没到3000元,这条线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再来就是电源线了,我买了一条YBA Diamond电源线,卖了四条线才勉强买这条线,真是.....,这条线好象不是厂线,YBA的线材很奇怪,长度为1.23米的倍数,这条线好象比1.23米短一点点,而且看起来很破旧,真的很不像是上千圆的东西,可是一接上我的CD,哈哈!!物超所值啊!YBA的声音不同于其它法国品牌的声音,不是慵懒浪漫的那种感觉,而是活泼有活力很年轻的感觉,最棒的是低音收的很好,又有弹性,登时让我的系统年轻了不少.
还有就是对我后级(Threshold S-500)的升级,这不能说是升级,只是买了4个CDE的大电容(33,000UF/100V),将原有的电容换掉,我这台后级应该有20年的历史了,听说电容是最容易老化的器材,我又在网络上看到有人也更换过这台的电容,所以这次就顺便从台湾买了四个电容过来换掉它, 原先跟个老美连络过,这个电容对方要价一个125美金,四个就要500美金,运费要120美金,总价要620美金,加上交易手续费.....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幸好透过网络在台湾找到特价品,很便宜,网络还是个很好用的东西.电容拿到手后我一直不敢下手去换,问了好几个人,确定换电容不需对机子做太大的的改变,我才下手去换,换之前我足足担心两个晚上,如果这一换失败,可能就要提头去见老婆了,损失会非常的惨重.
花了一个下午,终于把电容换上了,很麻烦的,很可惜没有拍照记录.如果今天我不是在工厂上班,可能三天都换不好,工厂内什么工具都有,甚至电镀个东西也只要4个小时就搞定,人手更是充裕,一叫就有3.4个人来帮忙,真是方便.不多说了,换完后马上抬回家试音,开声......这简直就像是换一台机子一样,基本音色变化不大(我松了一口气,我就是喜欢Threshold的音色),但音场大了许多,低音量感多了很多,控制力也好,原来我的系统中总有一曾挥之不去的纱,在换了同轴线及这四颗电容后终于驱除了,声音有点紧张,可能跟我换了NIKLE POWER 的电源线(这条线也花了不少钱,但说实在的我还听不出什么区别)有关,整体来说,Threshold的声音依然像个美女,以前的老一些,换了电容后像年青了10岁,但还是那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音色.

[upload=jpg]Upload/2005109153498579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0915351594910.jpg[/upload]
TOP
3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3#

好文章,谢L版
TOP
34#

帮顶~
TOP
35#

线!!还是线,令人头痛的线.    返回
压轴戏总是在最后才出现的.
经过这一堆换线的动作,终于要换掉花费最大的线材---喇叭线,有人告诉我喇叭线是所有线的骨干,对声音影响是最大的,然后一套系统中通常只有一对喇叭线,常度通常也是最长的,所以花费应该也是最大.说到花费,我换到这里差不多已经弹尽粮绝了,好不容易将原有的天仙配喇叭线用一个很破的价格卖掉,所以只能找一些低价的线来用用.初期计划是花3000元左右买线,上网找了一圈,跟好几个老美问了一下,也回台湾找一些新线,一直定不下来,想要的线要RMB:7000,便宜的又看不上眼,真是"人穷还毛病一堆",给这一大群人耍了一圈后,终于到香港找到一对较满意的线--- Acoustic Zen出的Hologram II喇叭线,先说这家公司,老板叫Robert Lee,原来是在Harmonic Technology上班,于1998年找了几个人跑出来开了这家公司,他的网站上写着"声音----绝不妥协",他家的讯号线及电源线都曾被美国发烧音响杂志推荐过(不过那是最高级的,我买不起),东西看样子好象很有料似的,我从一开始就锁定这家厂的线,因为我想找一些没啥名气(这样价格才不会高),却评价不错的线,这家就符合这个要求,(原来也在找一家澳州的厂叫TMC,后来网上说它家线太中性了,所以我放弃).不过说了这一堆,还是对真正要下手来说还是没多少用处的,线除非你拿回家听一下,否则也是瞎蒙,我想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10/31从香港将这对线抱回家后当晚就将它接上去了,一样还是拿女声来试听,这对线的声音属于清甜型的,声音不厚但也不嫌薄,背景干净,低音控制不错,但量感不多,高音延伸很好,而且中高音的层次感相当好,人声乐器声一层一层的延展开来,一点都不混乱,线条感也控制的很好,乐器的边很自然的收尾,不会像YBA那样快速的收掉,也不像NICLE POWER那样泛了出去,速度快一点,最主要的是它有韵味,虽不像Goldmund般的清亮,但有一丝甜味,比较遗憾的是低音,量少了一点,我的系统本身低音量就少,现在只好靠后级电源线来加料了.不过大体上我对这对线是非常满意,真是给我碰对了.
最后我又回到了后级的电源线,因为我的NICKEL POWER又被人买走了,这条线很难搞的,RMB:2000以下很难找到适合的,除非有人跳楼拍卖,RMB:4000以上的我又碰不起,NBS几乎是所有人的首选,我在香港看到OMAGE IV全新卖HK:2200,价格很好,但我就是提不起兴趣,最后还是买回PS AUDIO XStream STATEMENT,这条线很新,香港二手佬吃定我会买,价格就是不降,最后我还是咬牙买下来了.这条线线身虽软但粗一些,好不容易才搞进后级的屁股里(这写的好象在干什么似的.....),放上新买的CD一听,物"一点点"的超所值,我想要的这条线都有了,低音量多快速控制力又好,背景干净,力道够,厚声,中性无泫染,听了这些天发现它高音延伸特好,有些小提琴CD片以前如果搞不好,听起来会觉得刺耳,用这条线听小提琴的声音很自然的上去了,但尾音收的有点快,没有那种浓浓的松香味,我想"鱼与熊掌"很难兼得,什么都想好,在所有的器材价格后面加个0,我想我就会得到的,再回来说这条线,有人告诉我PS AUDIO的线就是要放在后级,我个人也认为如此,真的非常适合后级所有的特性,力度.速度.中性是这条线的特色,我还看到一条XLO Signature 的电源线,比这条线还贵一些,实在很让人心动,不过我想后级线3000多真的就很好了,再上去............,唉!!说不定那天发神经,到香港再看到那条XLO还在的话,真的很难说我能把持的住不去下手,因为XLO的声音真的很棒的.顺便一提,这次我帮人拿了一对XLO Signature 1.1的讯号线,只有一句话,2000多的东西,3000元的声音,棒透了!!
 

[upload=jpg]Upload/200510915514789400.jpg[/upload]
TOP
36#

喇叭線 MIT 770 for Spectral 12呎

[upload=jpg]Upload/200510916123117896.jpg[/upload]

訊號線(DAC-Pre Amp)Kharma KIC-R-1a(1.5m)

[upload=jpg]Upload/200510916133311052.jpg[/upload]

訊號線 (Pre amp-Power Amp) MIT 350CVT (2m)

[upload=jpg]Upload/200510916145985705.jpg[/upload]
TOP
37#

我知道是谁了。如果经常去LDH二手那边的应该知道。
TOP
38#

失而复得的GENESIS的小喇叭    返回
差点就将这对小喇叭卖掉,以后再卖器材时一定要再三试听才行.
1999年在陪同学看音响时,无意间发现GENESIS的小喇叭,圆筒型的,看起来很特别,听说圆筒型的设计是为了减少内部的共鸣,试听之后发现中高音非常的好,通透又甜美,声音干净,非常适合听一般的音乐,当下就极力推荐给我那位同学,台币20000元(当时合人民币约6000元),可惜他对此道不感兴趣,认为太贵就做罢.回大陆后刚好我也想添购一套音响,就找人问了这对喇叭,人民币5000元含脚架,不久就将我台湾的音响卖掉,回这里买下这对喇叭.配上功放(我忘了是那一台了),加TEAC CD-3就成了我在大陆的第一套系统,在run了好几个月后,有一天在与老婆一起听时,老婆突然说"声音好象变好听了",的确,中高音变的非常的圆润甜美,查资料后才发现这对的高音是与同厂牌最高级的喇叭相同,怪不得这么的好听,就这样我们就听了近四年.直到2003我开始搞升级才将它闲置.
上个月我想想反正这对喇叭摆着也是摆着,加上这对喇叭低音修过,有点不想留,所以我就开了1700的价格想卖掉它,以腾出空间让我换大喇叭,过没两天就有人与我连络,我就将这对喇叭接起来听听有没有问题,以方便出货,一听........当场脸黑了一半,声音发闷,混浊不清,真的就像陆边卖几百块的喇叭一样,我也没去动过它,怎么会这样?心里打了个问号,结果因为很多原因买方不要了(这对喇叭不是连号,照片中高音单元不平整等),我就把它又整理了一下,想再看看怎么会这样,刚好买了ADCOM的前后级,200W的输出,我想说不定可以将这对喇叭推出好声音.
辛苦了一个上午,终于将ADCOM接好了,开声,还是一样的闷,我的心情也是一样的闷,不管它,先将战场收好再说,就在CD放第三首歌曲之后,我将一切收好坐回沙发上休息时,ㄟ!!中高音好象回来了,人声不再是闷在罐子里唱歌了,坐好再仔细听几首歌,没错!以前的声音又回来了,可能是ADCOM的声音比较粗,所以出来的声音不像我以前用CREEK的细腻,但厚度及力道比CREEK强多,再接回我现在用的系统(LINE2+S-500+惠威),ADCOM+GENESIS中高音比较粗一些,其它方面居然差不多,高音的延申居然比我的惠威好很多,不过低音还是不足,厚度也薄了些,声音也没落地箱轻松,这是书架箱的天生缺陷,没办法.不过能有一两项强过我现在的系统我就很满足了,毕竟价格差了好几倍.想想我差一点就用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卖掉它,赶紧上网将价格调整一下,我想以后卖东西真的要搞清楚再卖,卖高了也不好,卖低了也不行,尤其是不要将坏掉的器材卖出才是.
顺便一提我的ADCOM前后级,我是看上这台后级,同样都是由Nelson Pass设计,所以在网上看到就买下来,主要是想用于AV上,我将这套前后级接上CARDAS的线,然后接上GENESIS的喇叭,声音比较粗糙,不过厚度及力道还是挺足的(比较以前的CREEK 4330SE),换掉前级,接上SONIC FRONTIERS,声音细腻多了,不过与Threshold还是有点差距,而且我想也不会有人这样搭配的,这台后级我想如果配上胆前级,声音要温柔一些的,再搭上英国那种浓浓味道的喇叭,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当然ADCOM的前级也是不错的,最起码我感觉它没有什么个性,就像是给后级加了一个选择开关一样,有点广告的嫌疑.
真线乎?!假线乎?!    返回
中国人爱仿冒,台湾如此,香港如此,中国现在也是如此,只要想贪小便宜,仿冒就会存在.
但仿冒是不是就不好?!也不见得,最重要的是,不要花大钱买假货就行了.
自从上次帮朋友买了一台ARC SP-9,拿回家跟自己的前级比较一下,就一直觉得我的系统分析力不够,有点蒙,想了很久,不可能换前级(我挺喜欢我的SONIC FRONTIER LINE 2),只好从线材下手了,想想改银的电源线看看,对分析力会不会有帮助.找了个星期日就到深圳万商去找线材了.
深圳万商里什么名贵的线材都有,登时看的眼花撩乱的,一问价格,哇!!真是便宜的不可思议,我自己有条CARDAS(自美国购入,保证真货), 万商里等级比我高的线材,才卖不到1000元,外表做的跟真的一模一样,就算我把家里的真线拿来比较,也分不出个真假.想想不管了,小邓同志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真假无所谓,便宜好用才是真的,照我的需要就去找线了.找到一条银彩(SILTECH)SPX-20的电源线(散线),老板说是铜线镀银,还拿了假货来比较,说这条线屏壁网做的比较好,里面用的铜也实在等等,一米100元,"有没有搞错,一米100,网上一条两米就要卖HK:2000"我心里暗想,再问"真线假线?",老版拍胸脯保证"当然是真线,假的话我退钱给你",废话!真是白问,只是想听有人说是真线,好给自己高兴一下,剪1.8米做好两边的头200元成交,马上就飙回家去试听了.
一回家就把前级的线换掉接上"银彩"线,还是先放陈洁丽的CD,听没30秒我的心就DOWN到了谷底,就算是假线吧声音也不该如此,我可是花了200大洋买的,喇叭出来的声音只有中高音没有低频,而且是接近那种30元买的收音机的声音,毛边一堆,就算用两条铁丝做电源线也不会这么难听,老婆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我推说新线没RUN开还有家里太吵所以不好听,一分钟后我将系统关掉,放到晚上再听吧.
晚上夜深人静等宝宝睡觉后我就将音响打开先暖机,一切准备就续就放音乐,一出声跟下午差不多,没办法可能真的是要"煲"个几天才行,只有先忍一忍,这时才突然想到二手线的好处,便宜又不用RUN IN,即插即用.又突然灵机一动,我的DAC是没有开关的,电源线是不是一插上就自动RUN IN了,马上就将天仙配的线和这条线对调,接上DAC煲他个几天几夜.
在这几天中声音每次听每次都在变,先是低频出来了,然后毛边慢慢收掉,跟着深度也回来了,低频速度变快,弹性出来了,整体速度变快,中高音比以前清晰多了,刚好达到我要的目标,又正巧在网上看到有人对真正银彩SPX-20的评价,居然跟我现在得到的一模一样,想到这点就很爽,200元=2000元??哈哈!!但是坦白说如果是2000元的线绝对不是这个声音,少自欺欺人,我这条线少了一点很重要的东西,品牌的认证??NO!!我想是少了贵气,不管我怎么搞,就是搞不出那份气质,虽然我没听过真正银彩的线,但我知道有名气的高价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可能我的耳朵还是不够利,无法具体说出是什么东西,但我就是得不到这种声音.
说实在的,我这条"银彩"线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就算是假线,那又何妨,但我也希望这些做假线的人能有点骨气,你们的线也不错,为什么不搞个品牌,把自己包装一下,就算不能与真线一较高下,却也能找到自己的市场.还有给各位一点建议,想用200买真正的银彩线,不是不可能,但要打着灯笼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去找,绝不是到一趟音响城或到网上二手市场就可以找到,要知道那里比你眼尖的人多的是.
TOP
39#

墊材 Black Diamond Racing MKV + PUCK用在DAC下[upload=jpg]Upload/200510916294713364.jpg[/upload]
TOP
40#


HI END=天文数字的金额,这样对吗?    返回
我想总有一天,买一对喇叭的价格,足以在家里养一个管弦乐团.
1985年时,我从杂志上看到天价级的器材,大概就是MARK LEVINSON的后级及INFINITY IRS的喇叭,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只能流一地的口水,幻想有一天中了彩票再来买.时至今日,当时那些遥不可及的器材,它的二手价对我已经不再是那么遥远了,但我却看到更多新的器材,是我中彩票也卖不起的,或我觉得不值得为它付出这么多的金额,也就是这一点,让我始终在二手市场徘徊,对新品看都懒得看一眼.
我想音响的发展这些年来是有些进步,同时价格也有增加,但令人不解的是,价格的增加似乎与声音的步伐完全脱节,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到,音响价格越来越高主要是音响杂志的炒作关系,我认为消费者才是应付最大的责任.有钱人都有一个心态,都想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音响制造商就从音色.技术.材质.甚至造型上着手满足这群高消费者,随着制造工艺的变化,音响变成了一种艺术品,艺术是没有固定价值的,这点效应就在音响器材上反应出来了,当然我也赞同这一点(如果我有钱的话),但在某个预算的情况下,我们就得回到基本面来谈了,但在目前的市场中
好人到处都有    返回
"学刚琴的小孩不会变坏",我想真正爱好音响的人也不会变坏.
从4月份建立这个网站到现在,已经做了几次交易,我发现玩音响的人基本上都很守信用,而且都很愿意与我分享他们自身的经验,我自认听过的器材不是很多,所以每次一有机会就会向资深的发烧友问东问西的,他们也都不厌其详的向我说明每一种器材的特性,在此我向这些人表示我的谢意,同时也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我想如果我还想继续发烧下去,信用对我来说应该是第一重要的.我想我会发烧到我咽气的一天.
感谢的话说完,我们还是回到音响,这几天我把DAC出给湖北武汉的一位吴先生,把家中的系统重新接回原来的样子,我已经不记得原来的音色了.晚上还是放上人声的CD,想听听与有DAC有啥不同.开机后半个小时开始听音乐,嗯......,老婆说"没啥不同!",我心想"才怪,你是不想把钱给我换设备吧!!",但这话不能马上讲,一讲我三天别想开机,只好用很专业的态度对她说"不会吧!细节好象比原来多一些,人声好象也清楚一点",老婆听到后马上回答"是啊!!你多买一台DAC也没啥用,只是多花钱.",我想"我随便说说你还随话上来了,就是不给我买了."当然这也不能说,否则一个星期别开机,"不过你听人声是不是向前站了,中高音好象没那么圆润,你再听两条歌,保证会觉得刺耳.吴先生说的很对,欧洲机子会把音场往后拉,这一比较就比出来了.",老婆听了没多说什么.过了一会,我越听越刺耳(当然不是想象的刺耳,只是没以前好),将音量关小后说"是不是少了点东西?中高音越听越不舒服,好象是清楚了,但冷了很多.",老婆响应"是!好象不是很顺."(我平常的循循善诱还是有用的.),"少了胆味"我说,老婆不说话了(嘿嘿!!这下你可要把钱吐出来给我换器材了!),"老婆呀!我已经在网上找到另一台DAC了,也是真空管的.而且还没以前那台贵.",这下我才带出正题,我卖器材就是想换着玩嘛!!老婆看我一眼,"好啦!好啦!你就是想换器材."大成功!!最难的一关过去了,我可以换器材了.
话说回来,音响是要比较的,少了METRONOME的DAC真的少了很多韵味,日本机就是数码味重,也不是不好,当做转盘TEAC VRDS-10还是很好的选择.不过我建议一定要加一台DAC,如果没有问题,我想我下一台DAC还是会买胆机,我这下领教到胆的味道,真的不错,一听上瘾,温暖厚实的感觉,不过我是不会用全胆机的系统的,毕竟它还在速度及冲击力上比不过晶体管.还有以后新买的器材不到三个月我最好还是别卖,根本没玩够,实在不应该卖掉,省得我还想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