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168的版主终于都全部倒下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2068|回复: 687
431#

科学数据要问有兴趣搞科学的,而我只相信自己的耳朵。
科学告诉我CD很精确,至少比LP精确,但人的耳朵却不是科学设计出来的,它的构造是经自然进化来的。它收集声波到大脑分析形成听觉的具体过程,目前科学还没有提供确切答案,但显然不是用电脑那种百分几的具体数值来分析的。
补充一下,成功发现DNA结构的科学家克拉克早已在就这个课题展开研究。
TOP
432#

专业。专业。
TOP
433#

harvey 在 2005-10-9 12:07:50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0-9 11:38:55 发表的内容
前面还有几位其他网友听了LP没感觉,老先生是否一起审查一下他们是否真的听过啊?


我不是说了你的而且确聆听过LP吗?何必生疑?我干嘛要审查别人是否真的听过LP?


那么大家在讨论问题,你关心我设备在哪里干什么?有关系吗?
TOP
43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35#

harvey 在 2005-10-9 12:57:16 发表的内容
我发觉这样辩论越来越离开楼主的正题了,还是谈谈为什么班竹全部加添了新LP讯源吧,怎么没有他们的声音呢?是不是这班不识相的嚼舌专家喧宾夺主了,你们插不进来?


玩LP当然是好事了,多个音源,多一些软件选择,怎么会不好呢?

但是听LP是听音乐,听CD是残疾的发烧友.莫名的优越感哪里来的呢?本来大家都是音乐爱好者,听CD,听LP只是获取音乐的不同途径.为什么有些人爱分个三六九等,来显示自己比别人高等呢?我想这才是造成争论的主要原因吧.老先生同意否?
TOP
436#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CD其实是比LP好的多的一种音源,只是很多人听不出来。这些人不是故意要说LP好过CD,只是他们的耳朵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进化?
凡事都有个过程,就像人一开始不爱吃苦瓜,后来吃多了就觉得好吃了?
我这也是瞎猜的,别拍我啊。
TOP
437#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0-9 15:55:10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9 14:54:30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0-9 13:22:17 发表的内容
BH的那张是LADY IN SATIN吧?LP的声音能占到多少优势?这里面牵扯到音响美学观点的问题。烧友会是若干种看法,但录音师和制版工程师怎么看呢?



BH的这张LP我有,什么时候你来自己听一下再说。音响和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拿来想象和推理的。

你也不是录音师和制版工程师,口口声声挂在嘴上,显得挺幼稚和肤浅的。这儿本身是烧友的讨论,录音师等有兴趣会自己来说的。你就少YY吧。你见过李小沛,不等于你也是李小沛了,于建兵就别提了,一个音响厂老板而已。别拿别人的口味和爱好作标准。你如果只有兴趣和他们去讨论,那么就去吧,别再象个赵括那样在这儿叽叽歪歪了。









谢你的好意。不过如果你能够用更富有交流和探讨的语气阐述你的观点,相信我会和你谈论更多的话题:)




你的老家和常州挺近的,什么时候回家的时候和我联系一下,我请你在我的差不多同价的LP和CD音源系统上,比较聆听一下同版本的LP和CD,然后我希望看到你自己的观点(说好说坏都可以),而不是只是引用别人的话和理论。君子P3属于好看的廉价电器,着实是不能代表LP的应有水准的,就象中低价的SONY不能代表CD已经取得的成就一样。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人,不如信已。实践,实践,再实践!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438#

LEMONCAT兄的见解:

1,我是今年五月一头扎入黑胶,随后买了唱盘什么的,还有近两百张唱片,还出掉所有的cd,从来没有后悔过。
2,唱机没有传说中的难调,有套说明书,有套工具,加一点动手能力就行,其中的乐趣很多,对器材来说也是个调整点。
3尽量买低输出的mc唱头.
4,唱片版本很多,无非是decca的宽窄标,phliphs的hi-fi stereo,红银,dg的大荷花,红头大荷花,等贵价版本,这些早期刻版的唱片声音肯定好于后期再版,但价格高上一大皆,值不值在于自己
5,价格问题,我的唱片从四五十到单张一百美元都有,有些唱片的价格被抄了上去买不买看自己。我觉得两三百张绝对不够听,一两千张还差不多。假设一天听三张唱片,一千张需要一年听完,假设七十次寿命,可以听七十年。而且黑胶盘的寿命很长,有些五十年代的唱片听得好好的。


6,听黑胶不能怕吵豆?!
TOP
439#

speed8888 在 2005-10-8 22:48:58 发表的内容
LP最大的缺点就是有噪音,当年CD主要是靠这一点取代LP的,现在的二手LP哪张没点噪音哪,有个二手LP片商说,看LP烧友是否资深就看他能不能听炒豆


千万不要相信那个JS的话,他想向你高价推销垃圾!
TOP
440#

Dr kuang 在 2005-10-9 1:41:03 发表的内容
确实,SACD和DVD—A都存在和CD一样的误差问题。


Jitter是在模数,数模转换中都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在回放的时候.数码录音的LP,也受到影响.误差有,但多大误差可以产生对最终听感可闻的影响呢.现在的时钟精度误差是否可以小于这个界限.有科学数据吗?
最后编辑Raxe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