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940414243444546»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168的版主终于都全部倒下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2141|回复: 687
421#

JWang 在 2005-10-9 12:38:19 发表的内容
追头版LP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情况下,LP的压制等都有关系。而且再版的年份之隔也不总是几十年。而且再版不不一定就是音质差的代名词。


我们当然只能说个大致情况,否则一个个具体分析,讨论100页不够吧.绝大部分再版LP比不上头版LP,是否需要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对某些历史录音来讲,母带的受损是有道理。但对很多的CD音质差来讲,母带的状况不会带来影响。这是因为LP和CD是差不多同时发行。就是不是同时,其相隔的年份不会长到使母带受损。我们听的极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


年份并不是影响母带质量的唯一因素,保存环境,制作母带的材料等等,还包括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例如母带丢失,只能使用备份母带等.邓丽君的情况就是这很好的一个例子.

结论是:CD音质差是母带受损的理由站不住脚。


读清楚我前面的答复,我之所以前面说LP好的版本多,不是因为我认为LP制式优于CD制式,而是因为上面说的历史优势.我从来没有说过母带受损是CD与LP音质差异的唯一原因.
TOP
42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23#

亚洲地区台湾、香港、日本、韩国追求LP的是玩物,美国、加拿大听LP是因为车库有一大堆,这里的版主相继“倒下”没有机会阐明。
曾经看过帖说在德国音响大展中LP作音源的占多数,刚也看到同也固顶的“东京2005国际音响展”的主人也说:出好声的基本都是lp音源的 。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84949&page=1,是厂商投怀送抱还是他们都错了?
TOP
424#

felixcat 在 2005-10-9 13:22:27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10-9 12:57:16 发表的内容
我发觉这样辩论越来越离开楼主的正题了,还是谈谈为什么班竹全部加添了新LP讯源吧,怎么没有他们的声音呢?是不是这班不识相的嚼舌专家喧宾夺主了,你们插不进来?


我也希望其它朋友能够继续这个帖子题目的主题。

另外,每个人在这里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言论,觉得有兴趣就说话,没兴趣的就不说。一群人在一起总会有说话的人也同时有不说话的人,难道不说话的人总可以指责说话的人是“不是相的嚼舌专家”?

我一直在等待这个答案,所以能请您解释一下吗?老前辈?

1. “现行定义的众多参数的实用价值早已得到历史的考验和承认。不然的话为何连LP厂商都列出失真率、声道分离度、动态、信噪比等这几个基本指标呢?假如它们真的并不能说明音质的话,但半个世纪过去了,为何人们不去创造出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指标,并且列入产品说明书呢?”

2. “假如LP厂商真能找出新的技术指标,能够反映出为啥LP要比CD还原声音更真实的话,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公布这个好消息的。但问题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没见有什么动静,为何??”


我在wilmerwormshop[转贴]LP唱盘规格的实质意义一篇文章,大概可以解释一部份问题:
http://www.wilmerworkshop.com/bbs/default.htm
但「失真率、声道分离度、动态、信噪比等这几个基本指标」却又牵涉入唱臂、唱头、音响评论员的口语的规范了,的确很难一一解答。不要说中国的音响书籍、杂志里每本书每作家或写手,对音响名词的理解和用词不一致,就是外围书刊,同样对音响名词的理解和用词不一致,以Stereophile为例,他们为此专诚出了一篇音响名词释义的长文,为了统一他们写手的用词。

你的第二点,就有点那个了。我曾参观了东莞展示的喊价YMB100万元的Clearaudio Statement唱盘,他们也不敢如你所想的:「第一时间公布这个好消息的」,尽管他们真的这样做到了!
最后编辑harvey
TOP
425#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0-9 16:33:45 发表的内容
据我所知,玩开盘机的高烧友不少,音响杂志上也常有见到。不知他们的母带从哪获得?相信不少人是业内人士


以前美国发行过的.少量而已.ebay上面经常可以看到的.
TOP
426#

LP和CD的寿命谁更长,就像比较你和你舅舅的寿命,两个人现在都活着,不代表他的寿命就一定比你的长.你现在拿在手里年代久远的LP,都是筛选存活下来的.已经坏的你是不会收回来的.几十年来,变型,磨损的LP也是不计其数.有些早期CD发霉和保存环境也有关系.LP同样也会发霉.其实就LP和CD的硬寿命而言,个人觉得根本没有必要担心.我觉得软寿命会比硬寿命短得多.

CD声音冷冰冰,前面提到过LP和CD音色的差异.LP有独特的warmth.前面也有英语讨论给了比较好的解释.如果你们有DCC的24K Elvis,听听这张专辑的CD和LP的差别,是否CD也是冷冰冰?
最后编辑Raxel
TOP
427#

JWang 在 2005-10-9 12:49:41 发表的内容
即使是历史录音,比如我提到的B.Holiday的那一套。其音质要好于CD和Sacd。但是这套压制的年份是1985,也就是说,这套优于CD和SACD的LP是用相同的母带。这个母带也应该是你所谓受损的母带。

结论又是:CD音质差是母带受损的理由站不住脚。


SACD只发行过一张BH的专辑,是sony的,当然我也可能寄错,其实这张专辑不论是内容(演唱发挥和歌曲内容),还是录音水平,本来就是BH专辑里面属于中等的.其实你要枚举也可以,我前面不是已经说了,定出一个客观的规则就可以.
TOP
42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29#

转贴自文兄的一些见解:


保存得当的话,LP的寿命恐怕要比CD还长,我的一些早期的CD(铁芯版)有些已有出现霉斑腐蚀现象。LP和CD是两个不同制式的东西,所表现的宽松也是不可比拟的,LP的靠振动发声方式毕竟比较近于自然。
再打击您一下吧,多年前用LINN CD12,同2W多的调整到位的REGA P9比,同样比较“匈牙利狂想曲”LP(180G复刻版)和CD(RCA德国版),CD竟然是惨败!其实软件质素上的差别是会使两者距离拉的更大。用不好版本的LP比好的CD,两者就会有接近的地方。
TOP
43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科研级旗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