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ZT)『天涯杂谈』还有值得尊敬的老师么——教师节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 9628|回复: 68
41#

我觉得,老师也是普通职业之一。
说实话,“为人师表”这一层意思越来越淡了。
有好老师是事实,这和工厂里有好工人一样。
老师不再是那种特殊的职业。师风师德下滑是事实。
很多老师都是教育局长或什么长的亲戚。本来该去喂猪的,怕猪咬,就来教书了。自己不清楚怎么办?没关系,以后孩子们都会明白的。
TOP
42#

谁来拯救你 我的老师?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而与儿童息息相关的老师,一直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压力下工作着、生活着。长期以来,他们一边抱怨着工作的繁忙琐碎,一边依旧任劳任怨地在各种压力之下努力支撑着孩子们的蓝天。他们在孩子面前扮演着温和善良知识丰富的朋友角色,在领导面前表现工作认真兢兢业业的教师本色,但一
旦终于有空余时间面对自己,有谁听到过他们疲倦的呻吟和无奈的叹息?有谁注意过他们忧郁的目光彷徨的心灵?

编前语

--最近,一篇《谁来拯救你,老师》的文章,在我市一些中小学教师中流传。许多教师朋友认为,这是一篇极能代表教师说出心里话的文章,强力向本报《教育周刊》推荐,并希望通过本刊向文章作者、我市某校教师劳雄(笔名)先生致敬。编辑阅读之后,也深有感触:“谁听到过他们疲倦的呻吟和无奈的叹息?谁注意过他们忧郁的目光、彷徨的心灵?”但愿这篇现代版的教育《呐喊》能拨动您的心弦!

呐喊一 谁给我们时间

--事实上,有很多老师的工作比我所写的还要琐碎和繁忙,是什么让老师连最不应该失去的备课时间都失去了?

--老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性的。拿班主任来说,从学生开学报道这天起,繁忙琐碎的一学期就开始了。作为教师,备课上课乃是根本,如今,备课这一工作基本上都要靠晚上加班才能完成,当然这种加班是老师自发在自己家里的加班,从没人给过他们加班工资。学校的8小时工作时间根本就没有为备课留下余地。除了奔波在课堂和办公室之间,他们还要填写一张又一张名目各异永远搞不清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的表格,写一篇又一篇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写些什么的计划、总结、论文、案例,参加一个又一个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会议和培训;还要搞好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抓好各项比赛的训练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实上,很多老师的工作比以上我所写的还要琐碎和繁忙,比如低年级的老师,每天要上的课就有5节左右,差不多只有一节空课时间可以让他们坐下来喝口水,松弛一下疲惫的神经。可桌上总是有一大叠作业在等待批阅。听听他们怎么说的吧:“我上洗手间都要小跑着去!”

--工作繁杂可以不在乎,毕竟做了教师这一行。可是没有时间好好钻研教材,好好备课,却是他们最大的惶恐和不安,所以不得不加班。可是,是什么让老师连最不应该失去的备课时间都失去了?

呐喊二 谁给我们真实

--我见过100多页材料全部造假的,都能顺利通过专家鉴定、光荣定级,我还有坚持真实的理由吗?可每次对着学生纯洁的眼睛,我都会为自己深深羞愧。

--教育重研究,重积累。但古言过犹不及,如今,这种研究和积累的风气之盛,已形成老师的又一种压力。一个课题研究,可以拿出几大箱的材料。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准备材料要做一两个月。最高级别的应属省、市级实验学校验收调研了,材料可以装几卡车。每学期,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调研活动多达数10次。每次调研,老师都要做好各种各样的材料,统计好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工作都是额外的,完全挤占了老师本就不多的空余时间。

--问题是,这些材料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连教师座谈学生座谈都是事先预演好的,不会说话的纸又能反映出什么呢?尤其是说明学校常规和学生情况的材料,大多是老师在领导授意下为配合学校工作自编自造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但是,对调研有用,对领导印象有用,对充实学校档案柜有用,对加快纸张消费促进纸业发展有用,谁来考虑老师的迷惑和忧虑?谁来体会老师在教授学生说谎时的痛心和尴尬?

--作为基层教师,最关心的就是个人的职称评定了。可是现在连这项工作也充斥了虚假。我曾经历过2001年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材料做了整整一个月,装满了一个大档案袋。我认为我一向非常诚实,而且工作十年来成绩也算骄人,恭居学校中层。但一百六十多页的材料中也有那么十多页的材料进了水。对此事我可以毫无不安,因为我诚实了也许就会被淘汰。评职称做材料从来都充斥着大量的虚假,而且已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谁老老实实谁就是二愣子,就是成心不求上进,影响学校声誉。我见过一百多页材料全部造假的,都能顺利通过专家鉴定、光荣定级,我还有坚持真实的理由吗?可每次对着学生纯洁的眼睛,我都会为自己深深羞愧,对这个职业也由热爱而疑惑再至渐渐失望:我追求的就是这个吗?我无法回答自己。

呐喊三 谁给我们宁静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学校是心灵的净土。然而,一个又一个教育“运动”却正在使这种事业受到质疑,使这片净土出现阴影。

--我们相信,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改革是正确的、必须的,但经过层层理解后的层层传达,到了基层教师那儿,这些改革容易变味。就拿前几年的“减负”来说,最初,不仅学生拍手叫好,老师也是拍手庆幸。学生负担轻了,老师的负担当然也相应减轻。而一年之后,随着学生考试成绩或多或少的滑坡,家长的质疑随之而来,于是减负呼声弱了,老师负担又上去了。

--近年来,由于“择校”现象愈演愈热,学校终于彻底丢弃了减负口号,提出“理直气壮抓质量”,当然这“质量”毫无疑问着就是指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理直气壮”,就是无数孩子的童年被作业扼杀,就是老师负担的恶性加重。

--再说说如今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边高喊素质教育,一边紧抓应试教育”的现象。不仅老师无所适从,连领导们也不能自圆其说,只得自我解嘲地认为素质教育包含应试教育,两者并无矛盾。可是天天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心知肚明,两者根本水火不容!抓了素质就要付出考试成绩滑坡的代价,抓了成绩就不可能顾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方方面面的启发下,他们也懂得了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明天要来开素质教育现场会了,便把学生作业本收掉,发给他们各种课外读物,在墙壁上橱窗里布置好学生的各种手工手绘手写作品,关照学生对谁也不许说假期要补课;下周要考试了,学生每天不完成三张试卷别想回家——当然,回家后还有一张试卷要做。

--面对这样的教育“运动”,老师怎么能不疑惑?谁在真正为教育着想?谁在真正为孩子着想?
TOP
43#

我也是一个教书匠,干了30多年,清楚教育界的黑暗,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但也知道教师中大多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TOP
44#

ZXW2216 在 2005-9-11 21:03:02 发表的内容
我最鄙视的就是老师(除了小学的第一个班主任和作文老师),虽然现在我也教学生,不过我不是人民教师:)
我是靠教别人弹吉他混饭吃的--哈哈哈哈哈!!!
我心里的一切不健全的人格碎片,统统来自"最敬爱的人民教师"!!
好的老师不是没有,而是太少!!!!!


推卸责任的最好体现! “赖”得好!
TOP
45#

我对我初中高中的老师一直是感恩戴德的(大学的老师印象就一般了,也有很好的),他们真是好老师,每一位都值得我尊敬。
可现在,几乎完全相反.....
TOP
46#

“十年义务教育”义务那里了?
最后编辑SRX
TOP
47#

“十年文革使国人丧失信仰,二十年改革开放使得人人丧失道德精神”
TOP
48#

在教师节拿教师来开刀实在不该,教师算什么啊?一年下来能有几个钱啊?一年里我得加多少班呐,拿过补贴、加班费吗?昨天还在加班呢,有给钱吗?人家贪官贪一次就足够老师辛苦一辈子了,唉,甭提了,唱片实在是买不起的奢侈品,一想到这就叹听古典音乐而又偏偏要买正版CD的教师有多可怜了
TOP
49#

艰辛!呵呵!
现在很多人的“人生观”都已变了,变得现实了。干不好,是你的问题;干好了,那是你义务,你应尽的责任。我也认同。在各领域工作的DX们,试问有几位会说“我的工作生活不艰辛”。
我这样说,并不想表示教师不应得到关注。而是相对而言已过于突出了。环卫工人呢?怎么不见搞个环卫节给他/她们放上几天假。还有护士,别人连命都搭上了。结果搞的东西有教师节多吗?
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岗位,就有责任、有义务尽心尽责工作。有几个教师在踏入教育工作这一领域时的所抱的是“报孝国家,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心态呢?怎么体现得了人生观的精神所在?现在体现人生价值已不是精神价值为主了(基本没有这样的人了)。出路吖,老大! 靠! 还不是生活所逼。苦!家家都有本难的经吖。 当然报孝国家也不能空着肚皮嘛,讲讲经济还是应该的。
最后,我得向教师们——敬礼!!!毕竟没有他/她们,今天会更苦!
TOP
50#

这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社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