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的HI-FI音响工业怎么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5824|回复: 113
21#

浪漫主义 在 2005-8-26 11:16:21 发表的内容
小俊 在 2005-8-22 12:12:48 发表的内容
我看见他们挂住一个mp3听歌听到如痴如醉,我忍不住借来听一下!天呀!听这玩样的音质到底累不累呀?



发烧的还是极少数啊~~~


MP3就象收音机,要来听的,不是要来欣赏的,音质好了价钱就贵了,贵了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TOP
22#

即便老百姓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要培养出有教养的"小资"都还要几代人的功夫,何况现在到处都在闹下岗,大家都急功近利培养孩子如何找工作,照此下去HIFI只能是日落西山的古董爱好了!
TOP
23#

老浦东 在 2005-8-26 11:53:25 发表的内容
6H23Tube 在 2005-8-26 10:52:21 发表的内容
CD与LP的问题只是各有所好,不存在打败的问题。

70年代世界上用于音响的电子技术已经成熟,80年代用于音响的数字技术也成熟,只是微处理器处理能力限制了高采样高码率的音频产品发展。

所以近20年音响技术并没有技术创新,即使有,也只是小型化,多功能化方面,并没有性能上的改善。各厂家都在玩朝三暮四的手段,各烧友也只是在玩排列组合的活动。




现在喜欢LP和CD的烧友都只强调了各自的优点,而回避了缺点。如LP,多数使用者都知道噪音大,软件损耗大,调试麻烦等缺点多多。所以CD面世以后即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LP,对于CD缺乏音乐味这一点,很多人并不在意,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问题能轻易解决。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IC的不断进步,高集成化产品的出现,技术指标是越来越高,但音乐味这一无法用仪器测量的玄妙问题始终不能解决。这也是高端发烧友重新投向LP的原因之一。
如何将CD和LP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又要做到低成本。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就是关键,用中庸之道处理问题。
TOP
24#

还是应该应一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希望你的书架箱能早日上市。[/quote]

我用过西湖LC6.75,并非那么高不可攀。书架箱无论水准多高,终究是先天不足。
自已玩得开心就行,上什么市?无此心。
最后编辑3L-AUDIO
TOP
25#

6H23Tube 在 2005-8-26 10:52:21 发表的内容
CD与LP的问题只是各有所好,不存在打败的问题。

70年代世界上用于音响的电子技术已经成熟,80年代用于音响的数字技术也成熟,只是微处理器处理能力限制了高采样高码率的音频产品发展。

所以近20年音响技术并没有技术创新,即使有,也只是小型化,多功能化方面,并没有性能上的改善。各厂家都在玩朝三暮四的手段,各烧友也只是在玩排列组合的活动。




现在喜欢LP和CD的烧友都只强调了各自的优点,而回避了缺点。如LP,多数使用者都知道噪音大,软件损耗大,调试麻烦等缺点多多。所以CD面世以后即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LP,对于CD缺乏音乐味这一点,很多人并不在意,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问题能轻易解决。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IC的不断进步,高集成化产品的出现,技术指标是越来越高,但音乐味这一无法用仪器测量的玄妙问题始终不能解决。这也是高端发烧友重新投向LP的原因之一。
如何将CD和LP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又要做到低成本。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TOP
26#

harvey 在 2005-8-26 10:41:19 发表的内容
「缺乏的是音响工艺大师」这句子有点含混,能设计及制造出音响器材的,应该可以说是一名音响工艺师,那么「大」的意思是指有成就了?!

我认为我国音响制造商缺乏的,是敬业精神、是对回放出来的声音的质素的鉴听准绳、是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经营策略……


我的意思是现在各音响制造厂设计师、及工艺师大大的有,但要能有所创新,能开发出世界级别的产品就人才缺缺。能做出产品和能做出好声音的产品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我才称为音响工艺大师。这样的人材目前我尚未在国内见到。
举例来说,马兰士的CD6000用到了很多发烧的理念和发烧的元器件,从PCB板设计来看极尽发烧之能事。但声音却平平无奇。这只能说是一个平庸的工艺师所制作的产品。
‘对回放出来的声音的质素的鉴听准绳’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产品检验程序,但发烧厂家往往缺少金耳朵。同时又听不进不同意见,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有个著名发烧厂家(KS公司)的总设计师更是大言不惭地说‘不要跟我谈发烧,我只知道用仪器来设计产品’。
TOP
27#

3L-AUDIO 在 2005-8-26 18:41:33 发表的内容


「缺乏的是音响工艺大师」这句子有点含混,能设计及制造出音响器材的,应该可以说是一名音响工艺师,那么「大」的意思是指有成就了?!

我认为我国音响制造商缺乏的,是敬业精神、是对回放出来的声音的质素的鉴听准绳、是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经营策略……

财布施?法布施?

赚钱是制造商的经营目的。

不赚钱的行当谁愿意做?
[/quote]

我的意思是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老子学说中的「道」。

国货的产品质量差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2132&ftdate=20050826&nTypeId=10
国产音箱滚一边去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1629&ftdate=20020131&nTypeId=10

这些帖子看到多么碍眼和心理难过!
TOP
28#

3L-AUDIO 在 2005-8-26 19:37:17 发表的内容
二十年前巳经这么做了,多谢提醒!


好一位执着的发烧友,顶一下。
我会经常上你的论坛讨教。
还是衷心希望版主的产品能在音响展示会上露露脸,为中国烧友造福!
TOP
29#

shanyp_04 在 2005-8-26 20:10:54 发表的内容
HIFI行业的最大问题在于自命清高,反对薄利多销,看看CAV大家就明白了,它的箱子很烂,但生意红火,为什么营销策略成功,很多厂商的箱子再好还是逃不了倒闭的命运,其实箱子的成本算高的了(直接物料人工),而其他部分就更低,所以这个行业是个单件产品暴利行业


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在生产厂方面,经销商不愿意销售低价格产品也是原因之一。举例来讲,一台3000元的功放,生产厂的出厂价不会超过2000元(多数更低)。所以按目前情况不要苛求价格,中国的发烧友还是很大度的,关键是要能够做出世界级的产品。如果能以3000元的价格把万元级以下的洋货赶出中国市场,那就算上上大吉了。
TOP
30#



「缺乏的是音响工艺大师」这句子有点含混,能设计及制造出音响器材的,应该可以说是一名音响工艺师,那么「大」的意思是指有成就了?!

我认为我国音响制造商缺乏的,是敬业精神、是对回放出来的声音的质素的鉴听准绳、是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经营策略……
[/quote]
财布施?法布施?

赚钱是制造商的经营目的。

不赚钱的行当谁愿意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