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钟爱的作曲家格里格及他的小提琴奏鸣曲(HIFI168一周年纪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264|回复: 36
1#
喜欢格里格的小提琴奏鸣曲源于几年前无意间听到了一位师兄在演奏该曲,忽然之间觉得无法自拔,疯狂的喜欢上了这个作品,之后又买到了杜梅在DG公司很经典的诠释,更加热爱这个作品,很快几年过去了,一直在收集些这个作品的资料及唱片,所以今天想把自己对它的感受及感情写出来,献给HIFI168的网友们,因为这个作品我想还是有些朋友们不是特别熟悉,同时纪念自己来到这个论坛一周年。
(很惭愧的是,和shinelb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相比,这一年来我更多的是潜水,不过还是在这里学到了很多,谢谢这里的朋友们)
最后编辑音乐书生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
TOP
3#

      格里格是我喜欢的作曲家之一,皮尔金特组曲听了许多遍。杜梅的这张小提琴奏鸣曲只听了一遍,看了介绍,今晚回家再听。好贴,请书生兄多多发言,学习中。
TOP
4#

hanghdy 在 2006-4-16 22:24:45 发表的内容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


是的!
可惜书生兄可能教学任务太重,很久没来168了.
TOP
5#

hanghdy 在 2006-4-16 22:24:45 发表的内容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


同意。
TOP
6#

顶一下,音乐书生什么时候能回来续写这么好的帖子
TOP
7#

You can find most complete Grieg works (cds) from BIS--www.bis.se
You can order BIS from Mr. Li Yuan by 020-83794609
TOP
8#

版本赏析之一:
杜梅、皮尔斯(我最钟爱的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5552094166290.jpg[/upload]
应该说,真正会喜欢上格里格的小奏,还是拜杜梅、皮尔斯所赐.可能大家无法想象,2001年的时候,我做过一次大手术,就是这张唱片从我一出手术室开始便陪伴着我直至出院,在手术后的10天,几乎把这张唱片翻来覆去听烂了,但却丝毫没有腻的感觉,而且心灵的平静逐渐战胜了肉体的伤痛,使我迅速的得到了康复.
所以,我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张唱片.
说完了故事,来说说杜梅吧,杜梅(1949- ) Augusfin Dumay,法国小提琴家,10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其才华受谢霖赏识,曾代替谢霖在南美巡回演出,名声大震.除受谢霖指点外,还拜米尔斯坦与格吕米奥为师.其演奏既有法国风格的细腻、浪漫与高雅,又有一种迷人的豪放.杜梅先在EMI公司录制了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等,获好评后,后加入DG公司,又与著名钢琴家皮雷斯合作奏鸣曲,大提琴演奏家王建加入后成为三重奏.杜梅演奏的协奏曲与参与的室内乐,都有相当的实力.他的唱片基本上我都买了,特别佩服他的浪漫气质,狂喜欢他拉琴的气质和声音,尤其是他宽厚的发音特别抓人,听了他这版的诠释之后,似乎感觉 其他人的版本都索然无味了,琴声对比幅度极大,有些地方甚至有些夸张,不过这些夸张让你的感觉是两个字--信服.在皮尔斯的衬托下,两个人的配合真有水乳交融之感,意境的营造在我看来是这个作品最棒的组合,令人回味无穷.
TOP
9#

版本赏析之二 Olivier Charlier 沙利耶/Brigitte Engerer 昂热雷
Harmonia Mundi HMC 901492[upload=jpg]Upload/20055520232910801.jpg[/upload]
这个版本也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因为格里格奏鸣曲的录音并不算是太多,奥利维耶·沙利耶,法国小提琴家。生于1961年。10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4岁获学院的小提琴奖。之后,很快在一系列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诸如1978年在慕尼黑、1979年在蒙特利尔,1980在赫尔辛基,1982年在印第安那波利斯,1981年在巴黎等等。他曾跟随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学习,包括布朗热、梅纽因、谢霖、杜康(Pierre Doukan)和于博(Jean Hubeau)。1981年起,他在巴黎音乐学院担任室内乐助教,1991年成为小提琴教授。他曾在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非洲作过访问演出。
  沙利耶曾与许多知名的乐团有过合作,如巴黎交响乐团(l'Orchestre de Paris)、法国国家乐团(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BBC 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合作的指挥家包括迪图瓦、塞姆科夫(Jerzy Semkow)、约尔丹(Armin Jordan)、魏泽(Klaus Weise)等。

[upload=jpg]Upload/20055520262977268.jpg[/upload]
说句实话,不是特别喜欢这个版本,觉得太不温不火了一点,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印象,感觉这个作品的诠释还是应该热情些,从发音的角度和作品框架的把握来看,感觉上和杜梅的版本相差满远的.
TOP
10#

1868年,匈牙利大音乐家李斯特来信给他,热情赞扬他 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从而挪威政府资助格里格于1870年 再度前往罗马并访问李斯特。李斯特视奏了格里格的新 作──钢琴协奏曲,大加赞赏和鼓励。后来,当格里格遭到 某些评论家非议时,他就想起了李斯特的话,并从中得到力量:“保持坚定;我告诉你,你有才能,而不要让他们来威 胁你。”1870年秋,格里格返克里斯蒂亚尼亚,这两年内,他 与挪威诗人般生(Bjorson)合作,写了一系列作品。1871 年,格里格协助该地建立“音乐学会”,以促进当地管弦乐的发 展。该学会又演出了不少合唱节目,由格里格担任指挥,从 而使格里格在合唱指挥和乐队写作方面进一步获得了经验。 1874年,他应易卜生约请,为易卜生的诗剧《彼尔•金特》 配乐。1876年,格里格配乐的《彼尔•金特》首次上演,大 获成功,一年内在当地上演达35次!
[upload=jpg]Upload/2005552033494902.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