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师看来是走不了了:) 这个疤馑淙缓艽螅芊海苡形ΑC扛鍪芤衾指谢娜硕荚谙牒弥皇且慌怨弁那榭鱿氯滩蛔∫没骷赶滦闹械幕叵臁?
我的看法之前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嵌套在同一点上的具有不同直径的圆。丁老师或大家对此的看法是?
当然还有其运动性和时代性。我看丁老师所举的例子都是某种特定风格和时代的音乐(大都相对比较具象或者有理可循)。可否来评一两则现代风格的,更隐晦的,或者理念更激进一些的音乐。我想知道此时,一个表现可能是早晨的音符如果用来表现夜晚是否合适?或者他有没有表现任何东西?(我的答案显然是只要听者,演奏者可以自圆其说就可以了,越是成功的作品就会产生越多的自圆其说)。
比如还是John Cage的四季,究竟他的春夏秋冬在哪里?(虽然,这不算是非常成功作品)
其实演奏者恰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他要将一个虚幻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指令最后还要还原成一个虚幻的内容。这里面的误差积累是显而易见的。也即“音乐一旦出来,就是几乎无法控制的”(类似砍柴之前引布莱兹的观点,跟偶自己想出来的差不多:)这种无法控制是相对的,你可能可以控制他的速度,音高,节奏等一切具体的函数,但控制不了他本身的魔力,音乐好像一道神光,他需要一些咒语可以让你接近他的本质,你可以找到这些咒语,但一旦靠了更近了之后,只会被更加耀眼的光芒所感怀,从而导致他的本原的不可测。
这里我将演奏者的范围进而扩大为音乐工作者,更进而扩大为对音乐有研究的人士。这些人士之间的探讨或许还是停留在破译这个咒语的阶段,也许这是人类目前在寻找本源的道路所能到达的最高阶段,他显然有助于远处的人们对光芒的认知,也显然可以将光芒的能量注入更多的方向使更多的黑暗的心灵收益,也显然有利于制造更多更亮的光芒,而而导致新一轮的对这些光芒的探究。但是,最终人们感受到的是他所带来的明亮和温暖。就像也许只是想象中的,人在死的那一刻不约而同的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明亮的地方,不管他的大脑里预存了什么。
最后这个话题铁定离不了至少是我难以触及的内容,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然后,这也只是在帮助我们寻找咒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