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柴兄捧杀一说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查看: 7545|回复: 64
31#

狐狸狐狸 在 2004-11-9 10:56:18 发表的内容
这个也好吵吵的喔?都是成年人了至于嘛?关于富尔特文革勒和卡拉杨的问题么,已经是争论得差不多的事情了。

毫无疑问,卡拉杨和富尔特文革勒一样,都是对艺术品极具鉴赏力的大师。他们同时也极具创造力,因此才能把手中的乐队带得如此之好。

评价一个指挥大师的演绎,如同评价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一样,不能脱离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历史时期不仅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艺术界,更有美学观念和欣赏趣味的影响。

卡拉杨后期录音追求音响效果,有时忽略音乐本质。甚至对调音台的操控掩盖乐队真实表现力的做法属于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的欣赏情趣中,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今天我们回头看来,似乎觉得有点幼稚可笑。但这不应该影响卡拉杨的艺术价值。

富尔特文革勒的录音质量不好也是公认的。毕竟在那个年代,从收音机中听到的声音估计比现在我们收听短波不会好到哪儿去。这种音质总体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轮廓的问题。富尔特文革勒的力量在于,仅靠这么个轮廓就能提供给人们无穷的音乐美感。但是,富尔特文革勒对于音乐的处理也会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特别的痕迹。那个马勒、瓦尔特、克伦佩勒存在的年代,对音乐的认知和如今当然是十分不同的。

因此,价值取向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贬损的,自然也没有什么可以自夸。从历史的眼光认识艺术作品似乎更有意义一些。


请问狐狸兄那个时代的特别的痕迹和如今对贝多芬的诠释谁更接近贝的精神内涵?艺术作品无法从历史的眼光认识,因为艺术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TOP
32#

以后所有音像店只能卖富特的碟,
TOP
33#

这个也好吵吵的喔?都是成年人了至于嘛?关于富尔特文革勒和卡拉杨的问题么,已经是争论得差不多的事情了。

毫无疑问,卡拉杨和富尔特文革勒一样,都是对艺术品极具鉴赏力的大师。他们同时也极具创造力,因此才能把手中的乐队带得如此之好。

评价一个指挥大师的演绎,如同评价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一样,不能脱离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历史时期不仅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艺术界,更有美学观念和欣赏趣味的影响。

卡拉杨后期录音追求音响效果,有时忽略音乐本质。甚至对调音台的操控掩盖乐队真实表现力的做法属于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的欣赏情趣中,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今天我们回头看来,似乎觉得有点幼稚可笑。但这不应该影响卡拉杨的艺术价值。

富尔特文革勒的录音质量不好也是公认的。毕竟在那个年代,从收音机中听到的声音估计比现在我们收听短波不会好到哪儿去。这种音质总体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轮廓的问题。富尔特文革勒的力量在于,仅靠这么个轮廓就能提供给人们无穷的音乐美感。但是,富尔特文革勒对于音乐的处理也会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特别的痕迹。那个马勒、瓦尔特、克伦佩勒存在的年代,对音乐的认知和如今当然是十分不同的。

因此,价值取向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贬损的,自然也没有什么可以自夸。从历史的眼光认识艺术作品似乎更有意义一些。
TOP
34#

让darajan来跟你辩论是最合适的。
TOP
35#

ADWS 在 2004-11-9 10:37:05 发表的内容
如果说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那时没有意义的,音乐感悟虽是一个性化的问题,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寓意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标准,演绎家的演绎如何深刻揭示这个标准?不难体会。如果连这也无法理解,那么我们听古典音乐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不错,大致的标准是存在的,那就是乐谱。但是乐谱所承载的信息只是个轮廓,所以才会有各种不同的演绎。谁的演绎才是作曲家想表达的内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甚至作曲家本人都搞不清方向,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Toscanini和Puccini。
你的最后一句话又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了,不管你是否有心,这种话以后还是少说为好。
TOP
36#

ADWS 在 2004-11-9 10:20:17 发表的内容
Beethoven没有理解我发此帖的初衷,我没有再和你辩论的意思,音乐虽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最佳演绎,但谁更接近作曲家的内涵还是有标准的。否则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永远留步不前。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对音乐的理解永远在别人前面,对吗?
如果你不是这个意思的话,那“谁更接近作曲家的内涵”的标准是什么?
TOP
37#

我本来不想再和你辩论的,既然你坚持,那就再聊两句吧。
我觉得你把一己之见当作普遍真理,以此来衡量别人是否听懂。在这样的基础上无法客观地去评价。相信你对别人狂捧卡拉杨也很反感吧?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你认为富特最好,那他就是最好。可是别人也可以有不同选择。音乐是很个人的东西,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最佳演绎,只有最适合每个人口味的演绎。
TOP
38#

ADWS 在 2004-11-9 11:00:03 发表的内容
正因为乐谱所承载的信息只是个轮廓,作曲家的内涵需要演绎家站在不低于作曲家的精神高度给予诠释,谁的诠释更接近本体?本体是存在的,你能否定一个接近本体的演绎存在吗?

最后一句话我没有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意思,大家都看见苹果是红色的,你偏要说是兰色的,能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解释吗?

我为什么不能否定。这个“接近本体的演绎”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你的推断。
我认为我看到的苹果才是红色,你看到的是其它颜色。—这么争下去没有意义了吧。
TOP
39#

Beethoven 在 2004-11-9 11:29:32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11-9 11:21:05 发表的内容
我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只不过在探讨音乐感悟的标准问题。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谦逊能解决问题吗。

要不以我的感悟作为标准和真理,再来“平等”地探讨一下?


Beethoven兄还是理解为标准和真理需要个人感悟来衡量,你以你的感悟作为标准和真理来探讨,恐怕大多数人都不认同,你能说大多数人感悟有问题吗?
TOP
40#

二位还没理解我发此帖的用意,“所有这些都将在抛开一切杂念和偏见---认认真真听过富的录音后消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