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眼”看指挥家 [复制链接]

查看: 31856|回复: 220
161#

具有老农气质的托斯卡尼尼“我注六经”式的演绎,心中似乎只有乐谱,不问实质。但也能打动人,只是值得回味的东西不多。
TOP
162#

ADWS 在 2004-9-28 8:37:29 发表的内容
马里纳除了莫扎特还是莫扎特,制造了大批毫无个性的唱片。听他的贝5钢,完全一付娘娘腔……


ADWS兄差矣,所言太随意了。说马里纳不要说“除了莫扎特还是莫扎特”,而是应该问:“他没录过谁?”
TOP
163#

听过腾斯太特除8外的马勒全集,有话想说说,所以再补上一个"四眼"

腾斯太特名气是有但也不是很大看来是有原因的,
仅就这部马勒而言音乐指向实在是不明朗如云里雾里的,
原因可能是对乐队控制无力导致作品声音很开放奔放但却是没什么表现力的,
试图控制一下乐队但想第2这样出来却是怪怪的.

8是腾受好评的马勒,因为我现在还不想听这布作品,所以上述说法不包括8.但也不是说就不会包括它.
很失望.如果只买一部马全集,就别买这套.
TOP
164#

怎么不说许多指挥连莫扎特都不敢碰呢
TOP
165#

上山砍柴 在 2004-9-28 16:41:12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9-28 8:37:29 发表的内容
马里纳除了莫扎特还是莫扎特,制造了大批毫无个性的唱片。听他的贝5钢,完全一付娘娘腔……


ADWS兄差矣,所言太随意了。说马里纳不要说“除了莫扎特还是莫扎特”,而是应该问:“他没录过谁?”


他没录过俺马勒啊,呜呜呜....................
TOP
166#

上山砍柴 在 2004-9-28 16:41:12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9-28 8:37:29 发表的内容
马里纳除了莫扎特还是莫扎特,制造了大批毫无个性的唱片。听他的贝5钢,完全一付娘娘腔……


ADWS兄差矣,所言太随意了。说马里纳不要说“除了莫扎特还是莫扎特”,而是应该问:“他没录过谁?”


柴兄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他什么都敢录,但拿的出手的也就莫扎特,而且毫无个性可言。
TOP
167#

上山砍柴 在 2004-9-30 9:20:37 发表的内容
我听过诺灵顿全集、加迪纳1-2-5-6,霍格伍德1-2-9,没有听过麦克利什(我觉得应该是麦克利什,你可能把他打错成麦克拉斯,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所以我后来引用你的话时把他省了,回避他是因为我没听过。在听过的这些中,我以为简简单单说一句大同小异是欠妥当的。
至于你听过多少,你自己明白。对吗?


麦克利什录过贝交吗?你知道马克拉斯吗?麦克拉斯乃马克拉斯。
TOP
168#

我听过诺灵顿全集、加迪纳1-2-5-6,霍格伍德1-2-9,没有听过麦克利什(我觉得应该是麦克利什,你可能把他打错成麦克拉斯,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所以我后来引用你的话时把他省了,回避他是因为我没听过。在听过的这些中,我以为简简单单说一句大同小异是欠妥当的。
至于你听过多少,你自己明白。对吗?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169#

上海kevin 在 2004-9-29 18:22:08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9-29 17:04:49 发表的内容
阿本德洛特屈尊于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令人惋惜,相比同样为纳粹服务的卡拉扬、伯姆等,他就没那么幸运了,看来社会制度扼杀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战时他曾与富特文格勒在瑞典演出贝九交,比较两位大师的特点很有意思。

[upload=jpg]Upload/20049291744685545.jpg[/upload]



兄弟千万不要把卡拉扬和伯姆划为一等,他们的风格天差地别。

奇怪,把我搞糊涂了,上海kevin 兄没看清我的意思。政治上卡拉扬和伯姆都为纳粹服务过,在艺术上恐怕只有你会认为卡拉扬和伯姆的风格一样。
TOP
170#

darajan 在 2004-9-29 17:54:37 发表的内容
对于一些前辈的演绎,一直有一种感觉,此帖让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听了一套Great Conductors of the 20th century ,发现部分大师(老前辈)的演奏还是有个共同特点(在引起争议之前斗胆,请平心静气的看完)比较冲动:体现在不是很快,就是很慢,这个衡量标准各位也大概知道几分。不习惯得厉害。可能是那个时代的特征。音乐大都比较干脆有力,直爽,不拖泥带水,但似乎总体上缺乏细腻和变化,或者这种变化的增量比较平均。总之,很激进的感觉。也是当时的录音技术的折射吧。
正在听Bruno Walter的Malher 5   4th movement. 和 Klemperer的贝多芬。深有此感。
历史感有余,精致感不足啊。
福特是有些例外的。他的瓦格纳体现了柏林的“没有棱角”是在他手里调教的。不过他的贝多芬还是脱不了历史的烙印。
很多大师的风格变化随时间的改变是巨大的。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Klemperer的贝多芬还不够精致?Karajan一生都没录过这么精致的贝多芬。“不习惯得厉害”,这句话讲得很客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