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复制链接]

查看: 9766|回复: 46
31#

回复: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这个问题我在多个房间试过,好像不难解决,关键在于房间扩散的处理,很简单,等下我上张图大家就可知道。
TOP
32#

回复: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我的听音房
调整大小 DSCN1425.JPG (, 下载次数:57)

jpg(2007/12/15 18:20:43 上传)

调整大小 DSCN1425.JPG

TOP
33#

回复: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当中三个圆筒的高度就决定了音场的高度,可以自行调节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人声和乐器都在这一位置。
TOP
34#

回复: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音场的高度太重要了,好的放大器可以还原音场的高度,音场的高度有了,声音很鲜活,音乐的包围感更强烈,胆机可以更容易获得音场的高度,石机和胆机我都有,经常对比,很容易听出差别.
胆机好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音场的高度容易出来,大家也可以对比一下.
TOP
35#

回复: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幻觉与客观存在(转贴)

    96年经常去西安,西安东大街有一个音响城,是纯HI-FI的那种,共两层楼,一楼记得的最清楚的有声源公司,就在进门不远的地方,一进去就能看到。二楼有斯巴克和惠普专买等等,可惜这个音响城在东大街拆迁改造的时候消失了,后来去朝阳门外的轻工市场,还找到过声源,但HI-FI最火爆的时代已经过去,其他店搬那儿去了,再没打听过。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一件在11年前就遇到的事。那时的声源公司,店里看不出什么按特殊声学要求的设计装修,里面不大,记忆中也就是30平方左右,没有独立的试听室,所有的货品都在一起,靠后墙是几层的音箱重叠摆起来,左右都是大大小小的书架、落地箱一字排开,靠门的地方用做办公,只是没注意楼顶怎么处理。就这么简单的布置,使我经历一次HI-END的洗礼,因为是一次洗礼,而且那时是刚进HI-FI门的,所以直到11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得。
    从声源公司旁边经过,里面正在放唱,什么歌曲记得不是很清楚,可能性极大是蔡琴《老歌》,是歌曲吸引了我,就迈步进去,店里器材太多,平常试听的器材就在整个店面里前后的靠前3/1处,左右基本对称,周围架子上,地上也是器材,按今天的说法,没有见到吸收、扩散处理,平平常常。可在我进门的一瞬间,就发觉人声不对啊,不是平常听的从音箱里发出的声音聚集在平音箱的高度,而是人声浮现在空中,随后就赖在那儿仔细的听,仔细的观察,仔细的想,是否自己出现了幻觉,但绝对不是,不论我站在皇帝位(音箱前面有几把椅子),还是挪动着左右走走,不论是正中还是偏左或偏右站立,人声始终浮现在两只箱子正中的上方,非常稳定不漂移,高度基本和我身高一致,即1.75M,感觉或者说看到歌者就站在我的面前演唱,后来坐在皇帝位听,音箱摆放的高度还没有我眼睛平视的高度高,大约就1M的样子,但还是一样的效果,我坐着歌者站着。
    因为初进HI-FI之门,也不知道看看用的是什么器材,什么线材,只是傻傻的站着或坐着听,除了工作人员,再没其他人,如果你不问,工作人员也不会打搅。就是没有看看是什么器材,才一直觉得是个遗憾,但箱子是带架子的书架箱,方方正正(没打开面网看,不知道喇叭的排列),既没有现代的几何切面设计,也没有见到外置高音或超高音单元,仅此而已。事情经过多年,再也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周围的烧友象听天书一样听我经常谈起,我也一直当是自己的幻觉了。大概是在03年,时间久了记得不是太清楚,我在***上曾发贴说过这件事,但没有人能回答,甚至有人说想听站着唱,那就自己坐在地上听,感觉歌者比你高,嘿嘿!不是一码事。我就再次当是自己听错了。
    我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看书,呵呵,眼睛可没看坏,因为我是不戴眼镜的,不象书生,倒是五大三粗的样子。平时喜欢订一些音响类的杂志看,有时候当小说看,家里卫生间就放着很多,打发时间很不错,嘿嘿!订阅的杂志当中就有上海出的《无线电与电视》,极喜欢里面的技术文章,04年4月的某有一天,终于证实了我没有产生过幻觉,因为敖茂群老师也有同样的经历并对此做研究,摘录原文如下:
    “先举3个亲眼所见的例子:①某日到友人家,进门便注意到其播放的节目的声像位置是在音箱上方一尺多高的空中,而不是在通常的位置,JBL书架箱放在矮柜上,不及房间一半高,相距约1M;②在一次音响器材大展上,见到某公司一套由专利放大器和书架箱组成的系统,演示时两箱相对倾斜向上置于地板上,相距越3M,‘梁祝’的琴声却出现在约2M高的空中,绕场两圈感觉声像位置较稳定,但没有找出声像与音箱的对应关系,当时的印象是完全没有关联;③在电影院中观看枪战片,音效为杜比录音,中间有段画外音,小轿车从左后方进入画面,此时汽车声清晰地出现在几长高的侧墙与天顶交界处并向前驶去,设置一圈的环绕箱却似无声,几秒钟的声音令我印象深刻,虽然说不清,但真实的存在必然有其道理,故多年来一直心存疑惑,其实这类现象并不少见,有文章提出不能理解雷声能上天,雨声能落地,因为室内就一对音箱。显然,对于这一点,用直接声、反射声或已知的声像定位理论都无法解释。大自然在这里掀起了面纱的一角,引导人们去探索更深层的奥秘。”(《无线电与电视》2004年第4期P46)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雷声能上天,雨声能落地。”通过一对音箱完全能表现出来。音响市场不需要巫婆和神汉,需要的是客观存在,需要的是大家都能听到或看到的效果,需要科学的依据。前几天去家电论坛,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所以才想起写这个,我们的***论坛,里面高手云集,这就是一个需要大家攻关的课题,也是增强玩的乐趣的课题,在此提请,发现有此效果的朋友,请谈谈感受以及器材的组合。有能力研究的,大家一起努力,这也许就是21世纪音箱革命的一个新领域。
TOP
36#

回复: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呵呵,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是永远不会错的。

先要搞清楚音场的高度是由音响决定的还是由其它因素决定的才行。

挥舞大棒,然后自己做出定论,好象有点武断,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TOP
37#

回复: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7-12-15 18:30:00 发表
当中三个圆筒的高度就决定了音场的高度,可以自行调节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人声和乐器都在这一位置。


声场高度比音箱的上端面高0.5M左右,是否正常,谢谢!

请看: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127719
TOP
38#

回复: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原帖由 djy0511 于 2007-12-15 23:19:00 发表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7-12-15 18:30:00 发表
当中三个圆筒的高度就决定了音场的高度,可以自行调节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人声和乐器都在这一位置。


声场高度比音箱的上端面高0.5M左右......


我个人认为,音场的高度可以通过音箱和房间的扩散来调节,调节得正确后无论站或坐,音场的高度都不会改变,老兄的房间没上图,估计是总合特性刚好在那个高度。

从我上的图可看到,调整简单,花费很少,有兴趣可以试试。
TOP
39#

回复: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7-12-15 18:30:00 发表
当中三个圆筒的高度就决定了音场的高度,可以自行调节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人声和乐器都在这一位置。



我觉得这样不太合理,如果人声乐器都在这位置,是不对的。乐器跟人声高度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小提和大提能一样吗?各种乐器高度都一样就乱了。不同人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小孩那么高就奇怪了。
TOP
40#

回复: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试试看,玩一下也无妨,反正发烧友都是喜欢动动手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