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071727374757677» / 8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99楼关于(发烧)线材是否在音响系统中有作用(兼谈音响系统搭配)... [复制链接]

查看: 1734360|回复: 828
731#

       为什么铜线会替代铝线?我们来看看下面铁铝铜金银的几种性能比较:
1.电阻率:银<铜<金<铝<铁
2.硬   度:铁>铜>铝>金、银;
3.强   度:铁>铜>铝>金、银;
4.塑   性:铁<铜<铝<金、银;
5.密   度:金>银>铜>铁>铝;
6.相溶度:金>银>铜>铁>铝(相溶度:与其它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相溶解的程度)。
       另外,铜耐腐蚀性好,尤其是裸露接头处既耐腐蚀又益于焊接。
TOP
732#

        另外,铜耐腐蚀性好,尤其是裸露接头处既耐腐蚀又益于焊接……。基于以上各点,在民用380伏以下基本上都是采用导体是铜的线材,已经是没有异议的问题了。
对于一段不太长的导体(一般电源线1.5米、信号线1.5米、喇叭线3.0米)来说,请千万不要小瞧它们!它们的内里却包含着许许多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一些朋友们,尤其对发烧电源线抱有成见,那么下面我就拿发烧电源线进行介绍和讲解。一条发烧电源线,和它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有:
1.物理学科中的电磁学、热力学、振动学和固体物理学、金属物理学、电子微观、宏观动力学、以及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等;
2.材料科学(材料工程);
3.冶金、铸造与加工;
4.电子科学(工程)与技术;
5.机械设计与制造(也包含振动学)……。
       物理学科中的固体物理专业和材料科学专业有些雷同,但两者又有些差别。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性质、微观结构、固体内部粒子(电子、原子等)的运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材料科学是研究固体的成分、微观(晶体)组织结构和性能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材料科学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另有生物、计算机)。
TOP
733#

(一).发烧电源线的生产过程
       一条质量上乘电源线中的导体,基本上都是采用原始铜或其它原始合金制成;而一般廉价电源线,线材中的导体基本上都是用再生铜或者锌铜合金等。更有甚者是以集肤效应为准绳、为宗旨而采用纯铁丝外镀铜层制成。那么,发烧电源线中的导体(铜线)是怎样生成的?它经过怎样的生产过程?
       首先,铜矿石经过冶炼(冶金专业)生成铜线的原材料铜坯;再经过挤压或拉丝(机械专业和热处理专业)成线材;再经过编织、屏蔽、减振(电磁学、振动学)等工序,最终制成一条质量上乘的发烧电源线。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TOP
734#



1.生产铜线
       目前我国生产铜线的矿石一般是智力和澳大利亚产。进口的矿石经过精选后进行冶炼,其冶炼方法有多种,但最为广泛采用的是熔炼和电解的方法。
       采用熔炼方法生产出来的铜原料,一般纯度不太高(95-98%),其含杂质较多。这种铜料一般不作为生产铜线的原料,而是用它生产诸如铜板、铜棒(铜条)等材料。
采用电解方法生产出来的铜料纯度很高(一般能达到3N,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纯度是99.9%),其作为生产一般的工业或民用线材(电缆)的原料,已经达到某些标准的要求。但是其作为某些高标准要求的线材,其纯度还远远不够,还得进一步提纯去除杂质以便达到生产高级线材(线缆)的质量要求……。
       把这种经过提纯的铜原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后,经过挤压、拉拔,生产成不同线径的铜线。另外还有生产成不同尺寸的铜条和铜板(比如用于生产电源线插头插尾的铜配件和音响器材一些接插件等等)。在挤压、拉拔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铜线外表氧化还要进行防氧化处理。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铜线就是大家常说的“无氧铜线”其纯度可达到4N以上(纯度>99.99%)。
另外,当把提纯的铜原料在特殊形状的矸锅、矸炉(其耐高温可达到1600℃ 以上)中熔化。然后,再把熔化后的液体铜降温到铜的临界温度(似熔非熔既固态和液态共存相变状态)后,用一牵引棒拉出的同时并挤压成铜丝。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保护气体中进行生产的。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铜线就是我们常说的单晶铜线。
       对于单晶铜线来说,其内部一个晶粒的长度,在实验室中可做出数米长。而在现实自动化生产线中生产出来的单晶铜线,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中的铜晶粒长度一般较短,平均长度在几个厘米之内……
TOP
735#

搬板凳学习
TOP
736#

搬板凳学习+1
TOP
737#

搬板凳学习+2
TOP
738#

介绍的有点多了,显得有的累赘。现实中,感觉文化层次越低的,反而购买线材的越贵,他们非常相信
TOP
739#

2.铜线的处理(世界上品牌线材厂家对铜线的处理方法)
       铜线生产出来后,因在挤压、拉拔的过程中,铜线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会产生变形也会产生应力,所以还要对铜线进行稳定晶体组织结构和去除应力处理。稳定晶体组织结构和去除铜线内部组织应力的方法,在热处理专业中有两个个名词,叫做“回火处理”和“时效处理”。经过“回火处理”的铜线,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的方向性一般因“回火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经过“时效处理”的铜线,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中的应力会达到最小。去除应力后的铜线,再进行表面防氧化和绝缘处理(一般这一过程都是连续完成的。熔化-拉拔-挤压-回火(或者时效)-清洗-绝缘等)。这样铜线就经历了从矿石-铜料-铜线的整个生产历程。
       关于“回火”和“时效”,我要单独谈一谈。时效和回火:是一个热处理名词。它们都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使金属内部晶体组织结构稳定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对于线材中电源线的插头、插尾的片状铜导体,一般是采用冲压生产所得;音箱线的Y型插头一般也是采用冲压方法生产;而模拟信号线的插头、插尾(RCA)一般却是采用铜棒车削方法生产;平衡线的插头、插尾(LXR)一般采用既冲压又车削的方法生产。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生产这些零件,最终都会在生产过程中破坏原有的金属晶体组织结构(包括方向性)。因此,就要对这些零件先采取“回火”工艺处理,使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进行再结晶(提高稳定性);而后,再对“回火”处理的零件进行“时效”处理,以便在其提高硬度(强度)的同时也消除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中的应力。时效有两种,一种叫做自然时效-它是指金属零部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时间的流失,慢慢的使金属零部件的内部晶体组织结构趋于稳定的方法;另一种叫做人工时效-它是指金属零部件在专用的热处理炉中,把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再使其慢慢冷却到室温,以达到金属零部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稳定的方法。这两种时效方法,各有利弊。自然时效的方法,在节省能源和人工的条件下就能使金属零部件的内部晶体组织结构更能趋于稳定,但是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等待。人工时效的方法,是时间短,见效快。但是在温度逐渐降到室温的过程中,金属晶体组织结构内部还会因温差而产生新的应力(当然这种应力会比前者小)。因此,有些线材厂家会采用自然时效的方法使生产发烧线材的原料(线材)进行时效。例如,日本的KONDO等厂家就是如此。另外,朋友们经常说的“煲机、煲线”就是在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的一种自然时效。
TOP
740#

把电子管买回来放40年再听,也是一个办法,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40年之后,我有极小概率不存在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