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970717273747576» / 8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99楼关于(发烧)线材是否在音响系统中有作用(兼谈音响系统搭配)... [复制链接]

查看: 1734364|回复: 828
721#

一.基础篇(初级)
       已具备理工本科学识水准的朋友可绕过此章节往下看。
       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始于初、高中。在初、高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数理化、史地生……。在学习数理化的过程中,我们初步知道和了解了牛顿三定律、欧姆定律、电磁定律、趋肤效应、代数、几何、三角、酸碱反应、元数周期表等等。
       这些最初级的理科知识不仅为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提供了简单的理论工具,进而为我们将来(理、工科)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绝不能认为就此了解和掌握了这个世界(这里仅指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因为,在此阶段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一点点宏观世界,对于微观世界,我们基本上还是一无所知!
TOP
722#

一有更新,立即认真学习!感谢!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723#

感谢分享,认真听课!期待!
TOP
724#

        例如,物理学中的欧姆定律,它只是介绍了导体中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定律对于纯铜,比如4N铜(一定长度和一定截面积)来说,电阻值一定时,但从微观来看它们因冶炼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亦相差极大,进而对电子运行规律的影响也不同……!再比如说,常用金属元素电阻率表中:金的电阻率比铜的电阻率高;但是当它们按某一特定成分配比的合金(铜基、金基合金)中,电阻率却基本上于纯铜相同或者低于纯铜;银的电阻率低于铜。但是当它们按一定成分配比的铜基、银基合金中的电阻率却高于铜(例如美国著名卡达斯的合金线材;或者在铜表面进行渗金渗银等处理过的线材等)!这是为什么?
       以上这些物理常识基本上都属于经典物理学范畴(相对于现代物理学)。如果经典物理学(比如初、高中物理知识)能完全解决世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和问题的话,就不需要有物理学学士-物理学硕士-物理学博士-物理学博士后了。
再比如,初、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它只能解决生活中一些最最简单的求解问题(列个简单的方程式、求个简单平面面积或立体体积等等)。而对于及其复杂的建模及求解问题却毫无能力……。
       同理,初、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基本上也是如此……。
       以上所说的初、高中数理化知识,只能算是我们一生中求知的初始扫盲阶段,是为进一步进入大学学习而事先需要准备好的一些名词解释罢了……。对于没有机会上大学或者考上文科的朋友而言,一生中的理、工科知识水平也就到此为止了(通过其它渠道或者自学者除外)……。
TOP
725#

密切关注!请继续
TOP
726#

应该是这几年有关线材论的最强帖,顶一个!
TOP
727#

二.基础篇(高级)

       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要完成了大学学业(某一专业)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是专业人士!?其实,只能是说对了一小部分。初、高中,是我们人生启蒙中的求知扫盲阶段;而大学却只能算是在我们一生求知路途上,学到(或者说是掌握)了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而已……。
在我们进入大学(理、工科)后,还要进一步学习(二到三年)基础理论课:数、理、化。
       就拿大学物理学来说:有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种。在现代物理学中,又分别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细分就有气态物理学、液态物理学及流体物理学、固态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海洋物理学、地质物理学等等。固态物理学又分金属物理学和非金属物理学、金属电子动力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等等……。例如,中科院属下有物理所、高能物理所、固态物理所、金属物理所、化学物理所、物理化学所等等……。
另外,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基础之基础!
       比如,像北大、清华、浙大、吉大、山大、川大、南大(排序不分先后)等大学除数学专业外,理科专业一般开设数学分析基础课;而工科大学各专业却开设高等数学基础课。
       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数学分析对于将来进行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工作时提供分析计算工具,所以,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一定要打好数学基础;高等数学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其将来工作重点是应用科学,所以其对于数学基础的要求就比较宽泛一点……。
点评
TOP
728#

怪现象还不少,比如,煲透的线材,因为某种需要,取下再装上,就会有一种声音,好像这线材变成新的了,而且跟该线全新的时候还不同。又比如:调整了听音室里面大物件或重新装修了,就会出现生硬的声音,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趋于稳定。
TOP
729#

       一般人认为,只要学过了高等数学就掌握了建立数学模型,并能处理和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其实不然,只能仅仅说是初入数学殿堂而已……。
       化学,在大学里又分理论(基础)化学和应用化学;进而又产生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等学科……。在化学这门基础学科中又产生了一个及其重要的概念-熵!熵概念的建立对其它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产生了划**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尤其对物理学中的固体物理学(金属物理学)中的金属合金的相变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例如,在微观电子动力学中,电子在导体内运行时,和其它粒子发生碰撞而产生的能量场(电、磁、振动、热量等)的变化及计算;又比如,在冶金行业,进行研发特殊合金时,对微量元素成分的配比量进而对该合金性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比如与线材有关的铜基合金等)……。
       朋友们可能认为我此时此刻跑题太严重……!其实不然,以上这些极简的介绍,是为了下面对线材进行简单的专业介绍时,提供一点广义上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而已
TOP
730#

三.专业篇(初级)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对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做过辩证而详细的阐述。他说过:外因再好也不会把石头孵化成小鸡崽儿……!对于发烧线材亦是如此。制作再精细、外观再漂亮而内部导体的材料和内部导体的晶体组织结构不行亦是枉然!
       在本初级专业篇中,将对非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专业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线材中的导体因纯度不同以及内部所含杂质、晶体组织结构缺陷等等所涉及的一些理论知识。您看完后自己再对其中一些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学习,再结合平时应用线材的一些实际操作,就能达到对线材尤其是电源线中所包含的一些理论,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目前,金属材料中分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用于做线材导体的金属材料一般公认为最好的是有色金属材料中的铜、金、银。而金、银又属于贵金属而很少直接用于制造线材。对于黑色金属材料中的铁用于制造线材(民用照明导线),最早大约是在1879-1890年由外国人传入我国的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大连。后来因其价格虽然不高,但其导电性能不佳逐渐被铝质线材所代替。我小时候住的四合院里的照明电线就是那种2.0-2.5平方单芯铝线。其外表包覆胶皮后再用纯棉编织网包裹……。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国民经济逐渐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用线材(导线)逐渐用各种性能优越尤其是导电性能比铝线更好的铜线所代替。至今铝线普遍已经退出全国主要一、二、三线城市五金家电市场(当然,在高压动力传输线上至今还在采用铝线的综合原因,这里不予以讨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