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35363738394041»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心得汇总———————“四分频”的镁声旗舰电源线—... [复制链接]

查看: 924964|回复: 566
371#

从10年前镁声做品牌线材代理到现在,过手的名线也有几十条了,很难有哪条电源线,同时具备上述诸多特点。原因在之前的帖子里写过:影响线材声音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导体、结构、编织、屏蔽……名线往往是在某一个方面开发出招牌技术,“一招鲜,吃遍天”,很难再对其他环节进行突破。


像NBS和金宝是靠编织调声的,就不会去做单晶铜单晶银,而银彩、丝带和卡玛是做极致导体材料的,就不会去做复杂编织。为了外观的豪华感,很多名线穿金戴银披挂上阵,却往往都是增加音染的负面配件。为了产品的连贯性一致性,库存的线基即使发现不足也无法及时改进,只能等售完后下批次再改进换代。——这些都是名线无法避免的短板。


镁声线作为DIY手工线材,从头到尾,从导体到屏蔽,从编织到外包,从扭矩到压接,每一个细节,每一寸材料,都是借鉴和原创各种调声技术,从声音出发,不断优化。没有教条,没有束缚,没有库存线基压力,没有外观的顾虑,日益精进,不断生长。——这是镁声手编线的长处。


做“世界上最好的线材”,这是镁声终生追求的的目标,是否真正实现,要靠客户们的口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所以,在这个国庆,特别准备了一条《金凤凰3》样品,供烧友们免费试听体验。有意试听请加镁声微信联系。

..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2#


——插接件是选紫铜,镀金,镀银,还是镀铑?——


像古河欧亚德等插接件大厂,同一个品种往往会提供镀金(镀银)和镀铑的版本,甚至还有纯紫铜无镀层。由于紫铜无镀层容易在空气中氧化,所以像欧亚德只在日本本土提供无镀层的紫铜版本。那么问题来了,同一个品种,是应该选镀金、镀银、镀铑,还是无镀层的版本呢?


之前镁声已经在帖子里汇报过各种镀层的声音特点,一般来说,镀金比较温暖丰满,镀银比较清澈爽滑,镀铑比较通透密度高,纯紫铜比较真实和厚润。可以根据系统的声音特点,进行选用。镁声做线,也会根据线基的声底,用不同镀层的头尾进行“色温”微调。


后来镁声开发了插座芯,进一步的测试发现,插座芯的镀层和电源插头的镀层还有个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经过多年的留心测试和归纳,发现对于需要接触配合的插接件来说,最好采用同一种镀层,声音比较自然流畅,否则,总是有点不协和感。


这种感觉也是有点理论依据的,电子在跨过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接触界面时,由于两块金属的费米能级不一样高,电子就会更倾向于从费米能级高的金属向费米能级低的金属流动,从而产生接触电势,这样就会给信号带来附加的染色和“卡顿”。所以,如果选了镀铑的排插,最好也用同样的镀铑插头,机尾座是镀金的话,也最好用镀金的尾插。


发现这个现象之后,镁声在旗舰产品系列全都改用了纯智利紫铜的插接导体,以避免影响声音的鲜活、流畅和真实感,对于镀铑的通透和镀金的温暖,都是可以通过线基的导体和编织优化加以调整。也正是这个原因,镁声不建议用户自行给镁声线更换手头更高级的头尾,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3#

.

说了光泽感,哪能不继续说说“鲜活度”呢?[/ali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22/5/20 16:22:40

光泽感和鲜活度在高端系统上,胆机和晶体管机一样吗?是不是晶体管机更容易调出来光泽感?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374#

光泽感和鲜活度在高端系统上,胆机和晶体管机一样吗?是不是晶体管机更容易调出来光泽感? ningjy12 发表于 2022/10/15 20:07:33

对于顶级器材,出来的声音具有设计师和品牌一以贯之个性化的招牌音色,无论是胆机还是石机,但胆机由于染色重和推力不足,高端系统的应用没有石机广泛。而好的(正确的)线材,能最大限度保留名机丰富的音色和细微的情感变化,也是重要的加分环节。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5#


——镀镍插接件,天使还是魔鬼——


说到插接件镀层,一定要说说镀镍。某些资深老烧对于镀镍的插接件有特别的爱好,并作为自己秘不示人的独门调声秘诀。


其实早期的插接件基本都是镀镍的,因为纯铜容易氧化,必须要有镀层,而镀镍是成本最低、质量最稳固的方法,所以像美国荷宝、cooper、明工社等插接件大厂,要么就是纯磷青铜(黄铜),要么就是镀镍。而所有家用电器的插接件,为了防止氧化,也往往采用镀镍的表面处理方式。


对于发烧友来说,由于镀镍层是有磁性的,必然会对电流信号产生染色,所以音响专用的发烧插接件,对于镀镍避之不及,厂家甚至特别申明,自己的插接件采用的是昂贵的“无镍”镀金工艺(注:由于铜件直接镀金会互相融合,所以要镀很厚很厚才有金的光泽,而且镀层不够丰满。因此几乎所有的日用镀金件都是先镀镍作为底层,然后再镀金,薄薄一层就有很美观的效果)。


但当镀金镀银镀铑在发烧音频得到普遍应用之后,偶尔用上某几种进口镀镍的“不发烧”插接件,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能量充沛,“泛音”丰富,甜美悦耳。


镁声对于这个现象做过深入的测试和思考——


(以下内容只是镁声的个人思维模型,没有图片或者证据,也不做深入探讨。如果觉得和自己认知不一样,可以百度一下相关概念,也可以一笑而过。)


众所周知,电子在导体中的运动速度是很慢的,每秒1厘米的样子,和蚂蚁差不多。电源线传输的是50hz的交流电,也就是说,每秒1厘米的运动过程中,还要前后换向“摆动”100次之多!所以,交流电的电子在导体中其实是以0.1毫米左右的摆动幅度前后振荡,并没有像水管中的水流一样往前流动。


处在镀镍界面的电子,会不断在界面之间来回跳动,由于镀镍层外加磁场的作用,这种跳动会附加一种“扰动”,这种扰动会传递给所有的音乐信号,听感上就会觉得“泛音”更多,推力更强。(说句题外话,还记得镁声前面汇报过的量子隧穿效应吗?利用量子隧穿效应开发的界面传输增强液,也就是镁声黑科技神油,其理论构思也是来源于这个模型)。


如果多听几种录音就会发现,这种附加的“泛音”都是一个路数一个味道,就像炒菜时放味精,都带了所谓的“鲜”味,但和食材本身的特征无关。尤其是高端器材,本身能充分挖掘和再现录音中声音的光泽感,加了带磁性的镀镍层这个“味精”,就变得粘连腻味,损失了音乐的纹理和质感。


话说回来,对于入门系统,如果声音干,数码味重,推力不够,那么用了镀镍的插接件,是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的,这也因此成为某些玩入门器材老烧的调声秘诀。但如果不了解上述原理,推广给顶级器材系统使用,就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发烧30多年,镁声最大的心得就是:音响博大精深,我们常常自以为掌握了某些调声“必杀技”,其实很可能只是对于自己特定的“不完美”的系统,有点改善效果而已,不值得沾沾自喜,更不能故步自封,以偏概全。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6#

——欢迎烧友免费咨询调声问题,感谢大家的信任!在微信交流调声的几点建议——


每天都有很多烧友在微信提出调声问题,镁声每次都会用耳机认真聆听,然后给出建议,感谢大家的信任!有时做线忙碌没有及时回复,一般当天晚上也会回复的。


有些烧友提供的情况比较准确详实,交流起来效率就高,(例如昨天一位烧友的交流过程截图)。有些烧友没有说明自己的系统搭配和供电情况,发了视频就问怎么解决,对于这种情况,镁声很难给出具体的建议。








——————————————————————————

下面是昨天另一位烧友的交流——







——————————————————————————————————

所以在这里统一说明一下:

这个帖子里面有很多调声方法,建议大家先试一试。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建议,请一定要把系统搭配和供电情况告诉我。


另外,发录音请注意以下几点:


1、手机打横直接录,不需要加唛,不要黑灯,不要编辑;
2、请尽量录普通古典音乐,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或室内乐,不要用音效碟,这种曲目不平衡听不准;
3、请尽量录一分钟之内的时长;
4、请注明手机品牌。


镁声听了后,会发一段类似的曲目,您收到也用耳机听一下,开大音量对比两个录音,就大概知道区别了。


如果需要试听线材,也请了解以下内容:


1、除了几种样品电源线,镁声线所有的系列都没有现货,都需要预付款之后定做。目前的制作排期大约需要15天。抱歉不接急单。
2、所有定制的线材,均可免费试听14天(旗舰线5天),任何不满意包退。(买家承担运费)。
3、如果需要镁声推荐线材的调整方案,请说明现用线材是什么品牌型号,常听的音乐类型,希望哪方面得到提升。


镁声每天都要做线到深夜12点左右,所以希望能高效沟通不寒暄不闲聊。感谢大家的配合!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7#

镁声线和调声产品目录及介绍请见这个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3789.aspx



镁声线 购买七问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8#

——能通过波形和频谱分析,“看”出线材的差异和好坏吗?——

烧友是搞影像学研究的,听出镁声的几个产品(线材和黑科技神油)对音响系统带来巨大改善之后,非常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影像分析的方法,让好声音的变化能“看”出来。这是非常有创意有价值的尝试,但镁声一直认为这条路行不通,并不断给烧友“泼凉水”。

烧友很有钻研精神,买回测试设备日夜奋战,几个月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有了一些进展,期间一直和镁声微信交流。

尽管烧友取得了不少进展,但镁声还是认为这条路行不通,原因在这里说一说吧。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9#



麻烦大家看图片内容吧。

无论如何,还是很欣赏烧友的这种钻研精神,如果多一些这样知难而进的音响理论和应用研发者,中国也会有更多自己的好器材,好声音。
在此一并感谢烧友的信任和长期探讨交流。

-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80#


——音响线材神奇的“双向”调节及作用机理解密——

.

通常,发烧友总是会给各品牌的音响线材贴上标签,例如音乐丝带清澈,天仙配厚润,缺高频就用KONDO或者晶彩,缺低频就用NBS或者VD,等等等等。那么,有没有线材能做到双向调节,例如同一条线,缺低频能“补”低频,多低频又能“收”低频呢?

.

看到这里,很多烧友可能认为镁声又要宣扬音响玄学了:线材又没有智能,它怎么知道什么是多,什么是少,怎么可能主动去双向调节呢?!镁声非常理解大家的困惑,毕竟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但开发脚钉的过程,让镁声有了新的认知。

.

今年年初,镁声厚魔垫推出,作为开发者,镁声很清楚它的声音特点——能有效增加两端延伸,尤其是低频改善最大(薄魔垫更多的是改善高频)。意外的是,收到的过百位客户好评反馈中,有的说系统低频过多,用了厚魔垫低频变得恰到好处了;也有的说,系统低频过少,用了厚魔垫低频变得丰满了。那么,厚魔垫到底是“收”低频还是“加”低频呢?

.

细细一想,这也在意料之中。镁声从2000年开始研究脚钉以来,作为汽车设计专业的科研从业者,一直是从减振隔振的理论出发进行脚钉设计的。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音响系统的声音缺陷,多数原因都是“谐振”造成的,只要针对性解决了“谐振”问题,低频臃肿能变少,低频干瘦能变多,这样,脚钉(器材架)就具备了双向调节的作用。

.

前面的帖子里,镁声也多次提到,谐振不仅是机械谐振,也包括电路谐振。音响线材把一套音响系统的几个大件连通起来协同工作,就造成了多个谐振回路(如图所示)。



听感上的低频过多或者过少,也往往是谐振回路造成的结果。改变线材的分布参数,或者利用线材的编织结构,抑制或者隔离谐振的产生,就可以让过多或者过少的低频,都回到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音响线材也有了“双向”调节的作用。

.

玩音响30多年,镁声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其实音源、功放、音箱,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已经足够好了,但对于器材的互连和供电,还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玲琅满目的线材品牌中,“正确”的线材实在是太少了。发烧友对于声音不满意,不断花费时间精力和资金换器材,装空间,为什么不免费试听一下“正确”的线材,让音响系统发出“正确”的声音呢?

.

今天写这个帖子,缘由是昨天一位烧友对于金凤凰3的听感反馈。前面370楼镁声的研发心得中专门说到过金3的低频,“低频是金3特别值得一说的地方,线条清晰,弹跳感好,不臃肿不拖沓;下潜很深,播放交响乐能听到更多的低频和细节质感,就像加了高素质的超低一样,充满着烘托感和铺垫感。
.
这位烧友的系统,低频是比较多的,上了金3,低频会不会更加多呢?昨晚烧友收到线,第一时间反馈了听感。
.
(郑重申明:对于这位烧友,镁声发货前没有做过任何心理暗示,只是让他自己听,对比线是美国金威的旗舰钻星)。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