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多与琉森的音乐传奇

作者:徐尧
(注:阿巴多已经于2014年去世,转载此文是纪念这一伟大指挥家)
今年6月26日是意大利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的80岁大寿。对于许多乐迷来说,阿巴多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传奇。2000年,当时67岁的阿巴多被诊断出罹患胃癌,随后也离开了任职十多年的柏林爱乐乐团——1989年,他接替年迈的赫伯特·卡拉扬担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带领这支百年名团完成了世纪之交的变革。就在人们以为癌细胞将使阿巴多永远告别指挥台时,他却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当然也付出了大半个胃部被切除的代价。
2003年,大师的艺术生命从瑞士琉森重新开始。这个被浩瀚的四森林州湖与奇伟瑰丽的阿尔卑斯山环抱的小城有你能想象得到的人间至美,不论是碧波荡漾的湖水映衬着的蓝天白云绿草以及成群的天鹅,还是四周的铁力士山、瑞吉山与皮拉图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都足以让置身于此的人们暂时忘却琉森以外的整个世界。也难怪理查德·瓦格纳会选择在湖畔的草坪上建立宅子,并且在这里完成不朽的《齐格弗里德》,也难怪拉赫玛尼诺夫会在这里长期流连,写下《帕格尼尼狂想曲》里那段美得使人屏息的旋律。
1938年,意大利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第一次在琉森举办了音乐节演出,地点就在瓦格纳故居门前的草坪上。当纳粹政权于德国兴起时,许多指挥家不愿意在纳粹控制下的拜罗伊特或是萨尔茨堡演出,于是中立国瑞士境内的这个风景如画的小镇成为了他们的首选。2003年,身体刚刚康复的阿巴多入主琉森音乐节,并且亲手组建了琉森节日管弦乐团——这支乐团以马勒室内乐团的青年音乐家们为基础,招募了大批明星演奏家入团,其中就包括了单簧管大师萨宾娜·梅耶、传奇大提琴家纳塔利亚·古特曼、柏林爱乐乐团的长笛家帕胡德与圆号大师斯蒂凡·多尔等,当世恐怕只有阿巴多这样深受爱戴的指挥大师才能将这些巨星调教得服服帖帖。
在过去的十年里,阿巴多已经与这支乐团在琉森演出了古斯塔夫·马勒除第八号之外的所有交响曲、布鲁克纳的第一、第五和第七交响曲、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莫扎特安魂曲等许多重要作品,同时还带领乐团走访了世界各地,从伦敦的逍遥音乐节到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厅,从东京的三得利音乐厅到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一位向死而生、脱胎换骨的指挥大师与一支不可思议的管弦乐团,这样的组合每到一地都是票房与艺术上的双重胜利。2009年,琉森音乐节来到北京,阿巴多大师指挥了马勒第一与第四两部交响曲。这次音乐节成为了整整一代古典音乐爱好者的“**礼”,他们成为了音乐厅里的常客,音乐对于许多人来说也从单纯的爱好变为了终生的信仰。
今年是指挥家的80大寿,也适逢其加盟琉森音乐节十周年,阿巴多将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在琉森执棒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前者是作曲大师对死亡的终极解读,后者则似乎暗示着指挥家自己。紧接着,他们还将带着这两部作品造访东京,这也令许多亚洲乐迷雀跃不已。没有人知道已经80高龄且身材日渐消瘦的阿巴多会不会在今年宣布结束自己的音乐生涯,倘若是这样,那么今年的琉森音乐节就将是人们与这位传奇大师的最后告别。
马勒《C小调第二(复活)交响曲》阿巴多指挥:
https://v.qq.com/x/page/f0844fiii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