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戒烧必读 [复制链接]

61#

回复 199楼烧到残废的帖子

老兄想说什么就好好说。
TOP
62#

       读空间声学第一点体会是人耳对声音的空间定位精度非常有限。即便采用脉冲声(嘀嗒声),在水平面上精度也只有1度。比视觉差一个数量级,在中平面上仅有10度。又差一个数量级。

      从知觉角度,视觉主导位置,听觉主导节奏。音色、音准本属于听觉。音响还原一个依赖听觉的立体方位感比还原音准、音色、节奏对完成的精度要求小得多。

       声音的空间定位还有视觉引导性,一个例子就是多声道影院的中置,关掉影像,你就意识到它的存在了。

      听觉有限的空间定位能力加上两声道的局限,在音响发烧界被挖掘到了极致,导致诸如去点合唱团的人数事件的发生……以至于成为录音蒙太奇艺术的一个重要制作方向。
TOP
63#

回复 203楼circle的帖子

同意!
TOP
64#

回复 204楼chena的帖子

讲这段话的那个朋友很有见地!
TOP
65#

  空间声学读后感第二篇
     虽然从生理机能比较上指向音响对音色追求的玩法,但在视觉缺失时,玩声场、定位却能避免听音娱乐的单调性。同时,双耳效应也有赖于声音精确的频谱和声强级,其电声还原精度不比音色要求低。
       立体声运用人对声音“方位”和“距离”两个方面的辨识能力来实现。方位涉及两声道的声级差和时间差(第一波阵面原理是毫秒级,合成定位精度更高,后掩蔽效应则是70毫秒级);距离却由对直达声强度、早期反射声比例、混响声比例、等响曲线效应、频率衰减特性这几个方面的综合经验来判断。所以距离听感的变化也带来音色的变化,相反,熟知的声音的音色变化也带来距离感的变化。
       玩声场定位,主要是玩空间,也是不太花钱带来声音变化的玩法。其背后皆有基本原理。举几例:
       1.在一定范围内,音量开大,声场会更浑厚——等响曲线效应。
       2.听音位靠近些,声像提高——中平面听觉原理。
       3.音响距离反射后墙远些,空间感加强——直反声比例。
       4.合理吸、扩后录音细节呈现更好,更好的保留录音中的空间信息——听觉掩蔽效应,初始延时效应
       5.合理摆位带来音质提高——避免拍音、梳状滤波、非均匀共振简并。
       6.短边摆放,房间尺寸的选择——空间共振简并计算
       7.认真调整不同录音的播放音量,听音位置,灯光场景,获得更好的空间临场感。——距离听觉及其视觉引导。
       8.矩阵玩法中运用侧墙来拓展声场宽度。——第一波阵面衍生的后掩蔽。
       9.小音量聆听带来更加清秀的音乐线条感——等响曲线效应
      10.调整音箱内凹角度,在包围感和清晰感之间权衡——直反声比例
       总之,空间有很强的声音塑造力,其中,直反声比、直混声比可以作为结合不同录音的主要调声手段。当然,亦有人对空间玩法不感兴趣。
TOP
66#

关于看,有个方法可以尝试。
以听音位为点,分别做中线、30°夹角线、60°夹角线到音箱背墙(如无此点,可考虑离开侧墙20公分),得到背墙上5个点,以1.3-1.4米为中心高度,悬挂5副画,可以是音乐家头像、歌星……。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水平面定位声音,亦可引导你获得需要的中平面声像高度。
TOP
67#

然后买来这片碟,听听看,30°、60°夹角的4个点能不能对应到这4把吉他的声像。60°夹角时,声像已经远超出两箱之间的水平距离之外,而且有大段的solo,这是这片碟制作的考究之处。注意,第三吉他(左10-15度间)是低音吉他,这把琴的声像最不容易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7-11-14 20:39:46
TOP
68#

空间声学读后感最后一篇
说一下低频的驻波

1.在同样的响度感下,低频消耗的电声能量可以是高频的数百倍以上(详等响曲线及声压级db与电功率w的换算),能量大,波长长,容易形成驻波的可闻影响。

2.所以,空间对低频的影响主要是共振导致的驻波及其简并效应。共振是基本问题,驻波是波动声学中的共振现象,简并是规律性的模式频率(半波长的整数倍)。可以把驻波简单想像成吉他弦的震动,而吉他固定弦的两端想象成空间中一组平行墙面,弦的震动会有一个包含基频及其谐波的持续稳定阶段,这就是驻波了。(突然想起刘慈欣关于弹响宇宙的科幻)

3.驻波问题,主要怕的是所谓“简并”。轰头、严重时波形出现两个以上的峰值(10ms内的自然峰值和100ms前后更大的激励峰值都是可能出现的),这时您再想用摆位、吸声去处理都是杯水车薪!

4.所以,听音空间的低频处理主要就是防止驻波的简并效应了。如何防止,理论上叫做“让空间的共振频率均匀化”。举两个反面例子:
        一、4.2米见方的立方体封闭空间,344(声速)/4.2/2=40.9(接近E1音频率),这时如果奏响低音提琴的E1音,大提琴的E音,空间三组平行墙面都会形成这些频率的驻波,互相激励共振(简并),于是就出现3里面说的情况了。
         二、这是公寓家庭很容易出现的情况,2.8米左右的层高和4.2米左右的开间或进深,在40hz和60hz左右出现两个大的峰值,这里也有简并,因为对应20这个数字,这两个频率都是所谓半波长的整数倍,一样有简并共振问题。

5.所以,对于低频,第一性的问题是空间尺寸的合理化(算一个数学游戏,计算出驻波在空间中“轴向”、“切向”、“斜向”的共振频率总和,避免模式频率的出现),就能实现所谓“让空间的共振频率均匀化”的结果(均匀不等于平直,反射空间对频响曲线的影响是必然)。下面给出几组最佳尺寸的房间长、宽、高比例:1.39:1.14:1,1.54:1.28:1,2.33:1.6:1。

6.当然,落入简并空间里硬玩低频吸声也好玩,杯子足够多也能灭火的。这就要提到低频吸声结构。通过对赫姆霍兹共振原理、空气柱共鸣原理都可以制作出具有频率靶向性的低频吸声结构,这里就免谈了……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7-11-16 12:56:10
TOP
69#

回复 215楼circle的帖子

声级差形录音,有著名的正弦公式及其近似修正系数原理。在700hz 以下频段,双耳时间差可以等价转换为声级差,这就是为什么心里声学说1400hz以下的声音方位有赖于双耳的时间差,而双通道立体声录音可以采用声级差形录音的原因。关于录音,接下来3篇读后感讲。
TOP
70#

运用等响曲线原理仔细调整这片格里高利圣咏播放音量真是好玩!

TOP
71#

音量变化带来等响曲线变化,等响曲线变化带来音色变化,音色变化带来距离感变化,距离感变化带来空间感变化,环环相扣!总有一点是恰到好处的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7-11-17 23:32:41
TOP
72#

回复 232楼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帖子

电声我不懂,诚邀老兄在此贴发表电声基础三篇!
TOP
73#

        我写这些基础声学的读后感皆是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泛泛而谈,挂一漏万!无任何商业目的,亦无蛊惑人心之非分。
        上次机缘巧合,免费参加了168广州聚会,受益匪浅,觉得这个论坛几位中坚骨干是务实做事的,因此激发我尽微薄之力的想法。发篇帖子,聊表心意!
TOP
74#

回复 241楼circle的帖子

您欠缺一个学习型的认知架构,不懂得学问中广泛的相互交融性及其共通的基础渊源。
TOP
75#

回复 246楼circle的帖子

我有一个建议:“立体声的看”是个好题目,您不妨以此为题,另立一篇,以飨读者!
TOP
76#

回复 248楼时光车间的帖子

啊!时光兄。4对阵列可调试完成?
TOP
77#

录音第一篇:音乐录音历史随感
      以一天来比喻,0点出现了音乐,直到23点后才有了录音,这“一瞬”=160年,精彩纷呈!
      最早的录音是对波动声能的直接记载和还原,称为“声学录音时代”(令人遗憾的是,西方音乐辉煌的整个17-18世纪,据说仅有勃拉姆斯的声音被记录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由贝尔实验室成功完成电气录音。进入“电声模拟录音时代”后,又过了20多年,大家熟知的DG、RCA、DECCA、PHILIPS才逐步登上舞台,从而开启了20世纪50-70年代所谓“音乐录音的黄金年代”。
     1980年代后,以cd的量产为标志,录音进入了“数字时代”,兼容、便捷的编辑功能使得“音视一体”成为了大众娱乐的主流,独立音频艺术逐渐简、快餐化,把录音看得那么隆重也仅仅是发烧友的事了。(中国大陆却在此时才逐步进入物质繁荣时代,1980年代后期开始的“音响热”,相信会勾起这里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当今,在这个科技几乎要带领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时代,街边小店也可以为你去圆歌星、演奏家之梦了。录音技术虽然还可以朝着完美走下去,录音艺术的创作源泉也还远远未到枯竭,但它们确实也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象牙塔……
TOP
78#

录音第二篇:录音的技术与艺术
     1. 录音技术的发展,使得音乐录音经历了从记录到还原再到创造的过程。今天,音乐数字平台里的多轨混缩、剪辑、变速变调这些技术对原始采录而言,就是高超的整容术。完全不依靠采录的电子合成音乐节目单也在不断加长。声音的vr、ir、mr早已实现。“录音”这个词,已经不是发明它时的本意所指可以涵盖的了,针对录音的本科教育也更多是归到艺术类了。
     2.技术不断向前走,各种可能性被开辟出来,审美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了。今天的录音界,“古法酿制”还在继承,同时,针对大众娱乐快速传播的“整容录音”和为影视作品进行的“配乐录音”,是技术进步主要的目标方向,原因是这些领域有更多的购买力。
     3.当然,发烧友喜爱的“黄金时代”录音绝对算一笔宝贵的遗产,这笔遗产记载着对待严肃艺术的崇高精神。某著名指挥家连RCA的大ab式录音都表示反对,因为在他看来,声音的统一作为“交响精神”是神圣的,而夸张的音场营造带来对和声色彩的渲染,就是“该由马戏团来表演的娱乐”。当然,在专业界,这也是有争论的,想想斯托科夫斯基那片“白头翁”吧!
     4.说到这里,穿插一段以前写的感受:
“有时很好玩,指挥希望声音集中,凝聚,甚至要求一、二小提琴上弓时尽量往里靠!往里靠!而录音师呢又希望分出乐器层次,要求乐器离开点!离开点!记得雨果试音一里有录制乐器布置示意图,我一看海顿奏鸣曲第三章的录音布置,吓了一跳,主奏提琴和乐队完全分离(当然,这也算不得什么,各录各的再合成也行)”
我想,这就是我前文说的“录音蒙太奇”的一种。
     5.说到录音中“蒙太奇”艺术形式的运用,也是录音技术进步开辟出的“新审美”。录音史里也都提到采用磁带记录后,其相对便捷的剪辑功能对后世录音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深远影响。再看看当今的数字技术,那已经是翻云覆雨了!
     6.即便是继承传统的所谓“古法酿制”,亦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虽然有反对之声,但其实是好处多多的。著名古典吉他演奏家大卫.罗素就曾提到,录音时他用高张力琴弦,而现场演奏时用普通张力。为什么?因为录音时放松啊,不好可以剪,也不需要从头来过。对于所有演奏家,技术的瓶颈更主要是心理状态所致。因此,他录音里华丽的音色变化反而在现场很难听到。(当然,不是指那些把头伸到共鸣腔里才听得到的蒙太奇,这个我还是能分辨的)
       7.发烧友对音色的苛刻追求,可能是古法录音的强项,想想那些价值不菲的真空管麦克风。Tacet的录音价值观中就多次提到古法在他们的发烧录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发烧友,我还是认同这种执着的,甚至,沐浴熏香这种更古老的雅仪,我都不想放过……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7-11-24 21:07:43
TOP
79#

回复 255楼Real的帖子

好听重要,还是真实重要
TOP
80#

回复 258楼circle的帖子

如果是几日的现场录音合成,唱片会告诉你几号到几号。

哦!举个例子学习下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