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最后一篇:交响乐的录音
1.交响乐是音乐中最为复杂的表现形式。多个声部、多种音色(包括乐器和人声)、复杂的音乐结构、有多人统一调控、配合(指挥、各种首席、演奏员)是其主要特征。欧洲交响乐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脱胎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歌剧,18、19世纪是其最为辉煌的年代,从巴洛克的大协奏(Bach、Handel)到古典(Haydn、Mozart、Beethoven、Brahms),再到浪漫主义(Berlioz、Mendelssohn、schumann、List)、民族主义(Tchaikovsky、Grieg、Sibelius、Dvořák)、印象派(Debussy、Ravel)、晚期浪漫主义(Wagner、Mahler、Richard Strauss)、无调性(Webern、Schoenberg)、新古典(Stravinsky、Shostakovich)、百老汇(Webber、Bernstein)、好莱坞(JohnWilliams、Hans Zimmer)……,当今,交响乐的创作更多是为影视服务了,有点回到了它的起点的意思(作为伴奏形式的存在)
2.交响乐的录音和重播是困难的。首先是其从30db到130db的动态范围(44.1千hz、16bit采样率的cd格式可达96db理论动态,据说就是根据交响乐的动态确定的,74分钟左右的时长也是按照录下贝9设定的);其次是其宽广的面声原特性(一个面宽不小于15米、进深10米左右的空间发声体,上百件乐器的组合);最后是其多样的音色和较大的音域范围(弦乐组4件、木管4-5件、铜管4件、打击乐、特殊乐器、人声都有不同的音色,基频从30hz到4000hz还不包括特殊的东东,如管风琴、低音大鼓、音叉等)
3.交响乐的录音兴盛于20世纪50到80年代,从mono到stereo,从Analog 到Digital 。应该说,DDD时代已经是交响乐录音辉煌时代的尾声了,所以,尤其是那些传奇大指挥的碟片上经常是AAD与ADD。个人认为,真心喜欢交响乐的烧友还是应该主玩LP更好,AAD与ADD的过程毕竟有数字时代的影子,有过分玩弄动态、信噪比之嫌,临场氛围或有损失(个人愚见,无意于深究)。另外,除非是乐迷,愿意听听交响的烧友也最好还是听stereo(可惜了富特文格勒、瓦尔特、托斯卡尼尼这些大师了……),没有场面感,何来交响!按古法听sound field除外。以听声辩器为乐的烧友就来点“天碟片段”ok了,交响这东东,如果你不爱,整首整首的听,枯燥乏味绝对不假!对了,其实电影原声配乐可以听听。
4.录制交响乐,首先要交代出一个面声源,如果听不出个“前后左右”成片的声音覆盖,那就算失败(自己家里如果听不出,是另一回事)。stereo成熟后,这件事情变得简单了,“左右”有了彻底的解决之道,无非就是把双耳的时间差与强度差分成两个声道嘛(关于ab、xy、ms、ortf、仿真头、声像电位器等具体制式,可百度)!而“前后”的事,mono就解决了,空间残响变化而已。(整天纠结于音场的朋友,真是痛苦啊!明明录音简简单单做到的事,就是播放不好);其次是要弄出点环境声(混响)。多轨混音时代,这也是小菜一碟,设置一组全指向咪收录下来,等着后期混缩吧;上述两项,也可统称为“sound stage”。回顾历史,我妄议,管弦乐同室同录,以面对乐队前排宽度等边三角形顶点听到的声音听感为参考标准是decca的风格,更近些的是rca的风格,更远些的是DG和Philip的风格,精心加入环境声是decca的风格,控制环境声是DG的风格,对环境声少加约束是rca的风格……;最后也是最难的问题是音色的呈现,这个就没那么简单了!没有音色的填充,再大的声音舞台、再精准的乐器定位、再威猛的动态都是无本无缘的空洞形式。
5.交响乐的音色,既要体现统一的和声色彩,又要有不同参与乐器的个性表达,其间分寸的微妙拿捏,孕育了无数不同风格的指挥大师……录音时“音色的呈现”,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一两组咪就可以营造出立体声的声像舞台,而要把音色填充其中,所要用到的指向咪就多了,其间,根据音乐进行中实时动态的电平调整,也是事先要做认真背书的,后期成品制作,也算是一门艺术了。如果说录音师是交响录音的指挥家,也一点不过分,decca的Wilkinson就是这样的“指挥大师”……
用管乐组来说说音色录制之不易:管乐组通常4件乐器,小号、长号、圆号、大号。小号!轴向0.5米距离,可测得130db声压,4米可测得96db声压,长号加5db。高频,谁会凑近号口去听啊!想变聋子?对这兄弟俩,录音咪离轴30°,大于4米,是个常识。由于其强指向性,棚内录音有条件时,要加大尤其是小号的录音距离,这样,可获得融合的音色。现场录音,没办法,主话筒可能会捕捉到其轴向声音,虽然在10m开外,有的录音,小号声还是偶有尖厉和不稳定。而圆号又不同,音色温暖,4个八度,可从大号连接到小号,录音时基本把它组和在木管组后面,有solo段的通常要加指向咪录。大号,有特殊的分裂音音色,要把这种质感录出来,仅靠指挥后面的主话筒不成,但交响录制通常不强调这个音色,所以不加咪!爵士就不一样了,最好是用超心型话筒捕捉,所以,交响里通常听不到爵士里大号刺激的音色……
6.一碟好好的交响乐录音拿到你的手里,到底能放出几成功力呢?从其中一个方面来看,是你能整出多大的不失真动态——这取决于你的系统、听音环境和播放软件本身。家庭音响发烧,能在听音位获得40db-90db的动态范围听交响,很好了。对于系统来说,把钱堆进去,100db的可听动态范围也没问题(关键是极低频声压要上得去130db声压级,看看那些“低音柱”或巨大口径的低音单体。中低频段,95db以上可算噪音了,中高频段,85db以上也可算噪音。另一个关键是30db声压级的中、高频弱奏要有合格的乐器质感),但要在这个动态范围听音响,环境营造就是大问题!有的烧友说“环境没影响”,在45-75db声压级动态范围听点小东西,没多大影响正常!……总之,我认为,用音响听交响乐,假设软体技术能储存90%的重播信息,你在家里也就能等比缩小后播出个音乐厅或教堂管风琴现场的3、4成功力。其实,即便你精心打造出100db动态范围的音响系统、专属空间(我认为,至少1200立方起步),你也面对录音本身的动态压缩问题,在流行届这是惯例的母带处理方法。为照顾到实际音响播放的大多数情况,以音乐欣赏为主导,交响录音其实也极少有混缩成等比来记录现场的。我孤陋,所有的软件里,仅此管风琴一碟。说自己系统牛逼的,找来听听看,能不能细若游丝,又能不能排山倒海……,这才是对你系统最大的考验(一般系统,数十秒时间里,你要不什么也听不到,要不就听到电声噪音),如果你完整再现了这碟的动态,你才知道,坊间所谓音响发烧的动态,大多也就是“叶公好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