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071727374757677» / 1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散页(《古雷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929117|回复: 1341
731#

4、《世间始终你好》 罗文、甄妮 1983年

83版《射雕英雄传》是很多金庸迷和射雕迷心中无法被取代的经典版本,除了电视剧的选角、剧情各方面贴合原著外,电视剧的系列主题曲、插曲也是无法复制的岁月记忆。

《一生有意义》和《世间始终你好》都是辉黄二圣创作能力的展示,辅以罗文、甄妮的天作之合,经典粤语歌的魅力令人心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2#

3、《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 1983年

在表达民族情结,彰显爱国情操的歌曲中,一定少不了歌曲《我的中国心》。

这首张明敏的代表作发布于1983年,他多次受邀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演唱该歌曲。

歌曲要表达的情愫浓郁,黄霑的词就是这样,朴素但感情真挚,凝练但包罗万象。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3#

2、《两忘烟水里》 关正杰、关菊英 1981年

1982年的电视剧《笑傲江湖》中,辉黄二圣为本剧创作了主题曲《两忘烟水里》和《万水千山纵横》,《万水千山纵横》由香港殿堂级歌手关正杰独唱,《两忘烟水里》由他和关菊英对唱。

写惯了大情大爱的黄霑,在描述缠绵悱恻的情情爱爱上毫不含糊,《两忘烟水里》的词你侬我侬,浪漫温情。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4#

1、《狮子山下》 罗文 1979年

辉黄二圣+罗文,是香港乐坛知名的“铁三角”,辉黄二圣最多的精品,几乎都给了罗文。

罗文的代表作有很多,但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1979年的歌曲《狮子山下》,这首被誉为“香港市歌”的歌曲,代表了勤劳拼搏的香港市民的精神属性。

歌曲《狮子山下》对香港乐坛的重要性不用赘述,这首歌也鼓舞了黄霑坚持在香港词坛发展的信心。

黄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因为认知和个人偏好,暂选这10首歌曲作为个人对霑叔的怀念,送与喜欢黄霑,喜欢经典港乐的歌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6#

柏林爱乐首席樫本大进

樫本大进(Daishin Kashimoto)197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3岁移居日本,开始随惠滕久美子学习小提琴,7岁进入茱莉亚预科班,1990年移居德国,在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随扎卡.布朗教授学习;在弗莱堡音乐学院随莱纳.库斯茂教授学习。

曾获1993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94年奥地利弗里茨.克莱斯勒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94年法国隆-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的得主。

樫本大进已经推出多张重量级唱片,包括《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

2007年,他成为“赤穗国际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吸引了大量杰出的青年演奏者,“用音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去创造幸福和平的世界”成为这个音乐节的宗旨。

2009年,接替安永彻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首席,2010年正式出任首席。他使用的是制于1722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Jupiter”,由日本基金会提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7#

柏林爱乐首席樫本大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8#

有内涵的诠释:樫本大进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文‧郭汉丞

真的要算?不晓得是第几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了?还是省了吧?因為网购盛行,现在的唱片行大多门可罗雀,我依然习惯在唱片架上寻找珠玉。在新发行的主题区裡面,撇见樫本大进(Daishin Kashimoto)抱着小提琴的照片,又一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买吗?别去想家裡面已经有几套了,收了便是。

拿回家仔细端详,斗大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和樫本大进的名字字体一样大,最下面一行小字加上Konstantion Lifschitz,唉,唱片公司真是搞了焚琴煮鹤之事,怎麼把弹钢琴的列夫席兹沦落為配角。这柏林爱乐首席的来头,确实把俄罗斯钢琴演奏家硬生生压了下去。如果说这是莫札特,或是在他之前的作曲家写的小提琴奏鸣曲,樫本大进盛名压过列夫席兹,那还说得过去,可是这是贝多芬啊!

為什麼贝多芬就不行,莫札特却说得过去?在贝多芬之前,小提琴奏鸣曲比较像是有「钢琴助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可是到了贝多芬,他已经把钢琴和小提琴拉到同等地位,不仅是助奏,更有主导,所以虽然一样叫做小提琴奏鸣曲,但是两件乐器的主从之分已经不明显,甚至许多地方两者还要户别苗头,争夺主导地位。所以听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却把钢琴演奏家摆在相对次要的地位,或者看作是小提琴的伴奏,肯定是不正确的观念。

我相信这不是樫本大进的意思,而是唱片公司行销的错误,让列夫席兹吃了闷亏。唱片公司大概认為柏林爱乐首席的名气响亮,远比列夫席兹知名度高,又刚好是小提琴奏鸣曲,所以唱片封面只有樫本大进,连封底也不见列夫席兹。至于列夫席兹与樫本大进两个人名字来了个「大小眼」,那错该算在美编头上,因為他要摆上四行字,总不能一样大又对齐摆,那样死板板的不好看,所以文字改成大小交错,排列有致,这列夫席兹的名字,就在美编的排版好看考量下,主角变成配角了。

虽然觉得唱片公司这般焚琴煮鹤的唱片封面设计,颇為无礼,但是撇开这些无关演奏与音乐的事情,要讲这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还真的是一级棒的崭新录音。关于樫本大进与列夫席兹的丰功伟业,读者们如果有兴趣,唱片侧标写得很清楚,一连串的国际大赛冠军头衔,十根手指头可能都算不完,我就不做文抄公了。但是我不多想就收了这套唱片,主要不是為了樫本大进,而是為了列夫席兹,因為这位钢琴家近几年与台湾很有缘,音乐经纪公司年年邀请,我听过现场,但听的都是巴赫,没听过他的贝多芬,所以想买。咦?难道我都不甩樫本大进的名气?当然也有,可是更让人期待的是现场音乐会,樫本大进于2014年4月来台演出,您猜搭档是谁?没错,就是列夫席兹。

樫本大进与列夫席兹,年纪相近,樫本大进1979年生,列夫席兹1976年生,两人都是年轻一代的演奏家,小时候就展露音乐才华,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可能「千人斩」更贴切)的神童。樫本大进在2009年继安永彻之后,当上柏林爱乐首席,那是他音乐生涯的高峰,但却也做了个「第二」,因為他不是第一个日本籍柏林爱乐首席,不晓得她会不会觉得「屈就」了。至于列夫席兹,在经纪公司的包装下,变成「巴赫音乐的苦行僧」,不知道他有没有问这「僧」字是什麼意思,西方人当牧师不用剃度,下次恐吓他要剃头髮,不然不能称苦行僧,说不定以后不来了。

玩笑开够了,回到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上面。不管是天才神童也好,是当前活跃的演奏家也好,挑战贝多芬绝对需要很大的勇气,在此之前,真的不晓得有多少小提琴、钢琴演奏家,录过一样的曲目,叁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怎麼比得上海飞兹、葛罗米欧、欧伊史特拉夫,还有海布勒、鲁宾斯坦、欧柏林?贝多芬的乐谱都一样,前面有多少大山挡着,要从数不清的经典诠释当中脱颖而出,这已经不是参加国际音乐大赛那麼单纯的事情,结果不会是「比个输赢」,而是透过录音的记录,把演奏者对乐谱的认知与热情,分分毫毫记录下来。您说,要录这套大家都认得的小提琴奏鸣曲,要鼓起的勇气真的不是普通的大。

在古典的范畴当中,要忠于原谱,还要拥有自我的诠释,空间确实很窄,可是就是因為那个空间很窄,需要更大的想像力。在樫本大进与列夫席兹的合作当中,那个很窄的空间变得宽阔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古典的尊重,但是两位演奏家都「放开了」,用自在的面貌,正面迎接贝多芬的音符。因為放开了,所以个性浮现了,小提琴与钢琴自由自在的对话,互相提携,把两件乐器「摆在同样地位」思考。

因為「放开了」,所以速度的变化上,多了一些自由度,有时候我会想,谱子上有要把速度拉快吗?是有那麼一点意思,可是好像急了一些,可是钢琴跟着迎接小提琴的速度,却又把弹性拉得更大,音乐更放得开。如果您认為自己对全套奏鸣曲不够熟悉,没问题,专注比对Op.24的「春」与Op.47的「克罗采」,只挑一个乐章仔细听,樫本大进与列夫席兹绝对是有内涵的诠释,值得反覆品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40#

樫本大进演奏维瓦尔第《四季》: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512187155415042?from=old_pc_videoshow


樫本大进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小品: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6119525200414099201


樫本大进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586920/


樫本大进演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902313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