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869707172737475» / 1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散页(《古雷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930242|回复: 1341
71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5#

今天是感恩节。
感谢来论坛的每一位网友。感谢家人,感谢伟大的祖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再听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尤其是末乐章。
感受一下贝多芬对大自然和世界的感恩之情。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6#

听过很多贝多芬《田园》的不同版本,还是觉得瓦尔特最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7#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版本比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375927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8#

他好酒好色,却是绝世鬼才

整整十八年前,2004年11月24日,一代鬼才黄霑病逝。

在他的万人追思会上,背景音乐是他自己作词的《楚留香》。

那些久久回响的歌词,像极了他一生的写照:

人生休说苦痛

聚散匆匆莫牵挂

未记风波中英雄勇

就让浮云轻抛剑外

千山我独行

不必相送

01

1941年,黄霑出生在广州,8岁的时候随父母移居香港。

他和李小龙都曾是香港喇沙书院的学生。有一天,黄霑的弟弟跟他告状,说被李小龙欺负了。瘦瘦弱弱的黄霑要替弟弟出头,便跑去找李小龙决战。

决战场地定在巴富街沙桥,双方打斗维持了不到十分钟,以黄霑伤痕累累而告终。

但他和李小龙在此事之后成为莫逆之交。黄霑后来经常把这件事挂在嘴边,当作自己的威水史。

黄霑的另一段威水史,则发生在情场上。

1976年,他遇到了才貌双全的女作家林燕妮。林燕妮被金庸评价为“现代最好的散文女作家”,曾嫁给李小龙的哥哥李忠琛,是李小龙的大嫂。与黄霑相遇、相爱时,林燕妮已经和李忠琛离婚。

但这段被拿来夸耀的情史,却是黄霑一生的污点。

因为他当时是有妻室之人,而且他的发妻华娃正怀着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后来,华娃果断跟黄霑签署了离婚协议。面对媒体的谩骂,黄霑承认错误说:“我是全世界最坏的男人。”

黄霑与林燕妮随后经历了15年的爱情长跑。1989年,在金庸府上开派对,黄霑当众向林燕妮求婚,还请金庸做见证人。金庸二话不说,当场写了一副对子:

黄鸟栖燕巢与子偕老,

林花沾朝露共君永年。

然而,黄霑与林燕妮并不能偕老共永年。

仅一年多后,1990年10月,两人的感情以分手收场,而且闹得十分难堪。林燕妮提到黄霑,总是咬牙切齿,这个男人,一辈子也不原谅,死都不原谅。

老顽童黄永玉当时住在香港,听说黄霑因为分手很伤心,就跑去安慰他,一进门便说:“失恋算什么呀,你要懂得失恋后的诗意!”

黄霑一听,火冒三丈,开口便骂:“放狗屁!失恋得都想上吊了,还有什么诗意?狗屁!”

02

与林燕妮分手的1990年,也是黄霑事业的低谷。在此之前,一身才华的黄霑,事业顺风顺水,尤其是在填词领域,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1980年代初,金庸武侠小说的影视改编热兴起。TVB拍摄了82年版《天龙八部》,分为“六脉神剑”和“虚竹传奇”两部,其主题曲《两忘烟水里》和《万水千山纵横》,均由黄霑填词,顾嘉辉谱曲,被当作“辉黄”(辉煌)二圣的代表作。

献尽爱,竟是哀,风中化成唏嘘句

笑莫笑,悲莫悲,此刻我乘风远去

往日意,今日痴,他朝两忘烟水里

这些歌词,带有浓厚的古典意境,给人一种唐诗宋词在当代复活的感觉。这对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古典诗词功底深厚的黄霑而言,却只是信手拈来的事,堪称流行乐坛的“绝世鬼才”。他一生写过2000多首歌词,有很多很多早已成为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

后来,黄霑被问到对自己哪支作品最得意。他点了两首:《沧海一声笑》高迈悠远,最为侠气;《旧梦不须记》哀而不怨,柔情万般。两首歌曲集结侠骨、柔情,可谓双璧。

这话传到顾嘉辉的耳朵里,顾嘉辉笑着说:

“一首《两忘烟水里》就已经侠骨柔情,两样都有了,这个笨黄霑居然要讲两首!”

黄霑得悉顾嘉辉的说辞后,立马登报表示收回之前两首歌的双璧言论,唯辉哥马首是瞻。

而作词人黄霑和作曲人顾嘉辉最经典的一次合作,应该是《狮子山下》。

1979年,他们写出《狮子山下》一歌,由当时名满香江的罗文演唱。罗文唱出了香港人经久不息的精神。2002年,朱总理访港时,曾深情朗诵《狮子山下》,勉励港人奋发振作。

黄霑说话向来无所顾忌,公开说罗文是“香港最姣的男歌手”。罗文回答:“如果别人这么说,我会不高兴,但黄霑这么说,我觉得是夸我。”

但进入1990年代,黄霑投资电影失利,欠下千万巨债,与林燕妮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事业、爱情都不顺,黄霑说全香港都巴不得他死。

曾经,在他辉煌的时候,他肆无忌惮,公开宣扬自己对于酒色的爱好:和老友做一档夜谈节目,是因为看不够美女明星;在节目里,他还可以翘起二郎腿,端着酒杯,不时抿上一口。但懂他的人,都知道他表面的放荡,是源于他的不装X。

他是在以大俗对抗主流的虚伪。

听到有人评价自己“好色、好酒、好财”,黄霑笑着回应说:“好色无胆,好酒无量,好钱无能。”

03

徐克拍《笑傲江湖》的时候,黄霑已经相当落魄,但徐克还是请他创作主题曲。

黄霑接手写《沧海一声笑》的词、曲,六次被徐克打回重作,“六易其曲”。黄霑说,一被打回就心中有火,肚中有气,不过已经接下来的工作,还是要完成,于是再挑灯夜战,苦苦思维。

最后,在翻看《中国音乐思想批判》时瞄到了“大乐必易”四个字,脑中马上轰了一下,就这样豁然灵通。

为了使《沧海一声笑》的旋律符合“大乐必易”的精神,黄霑选择了简单的传统五声音阶,逆向表达徐克在影片中传达的无奈、悲凉、挣脱等思想主题。

获得灵感后,黄霑说,写旋律仅用了五分钟,“再砌了半小时”将五段词填好。

写好后,他对徐克说:“最后一次,第七次,你爱要不要,你不要,你就另请高明。”还附上粗话,传真给徐克。

这一次,徐克十分满意。

黄霑亦对《沧海一声笑》十分自得,他解释说,这首歌是江湖高手金盆洗手之后,退出一切纷争,和知己、知音、挚友合奏的歌。

“这首曲上有两大可能。一是极深奥,非有极高功夫,根本弹奏不来。一是极简易,连小孩都会,但一经高手演出,其韵味也超凡入圣,有如天籁。伟大的音乐,一定是容易的,因为这样才心口相通,**相传。人人传诵,歌唱不绝,才会永垂不朽。”

《沧海一声笑》实为一曲江湖人的挽歌,处处透着英雄的悲凉、侠者的寂寥,无疑也契合了黄霑这一代音乐人的心境。

04

伴随岁数的增长,黄霑的火气也越来越大。看不惯娱乐圈的人和事,就会直来直去,甚至开骂。

这一半源于他耿直的性格,一半源于他晚年的境遇。

随着老一代歌手的隐退或离世,乐坛的后起之秀几乎很少人再找他写歌。他变得颇为落寞,慨叹潮流变了,变得不好:

“为什么没人再找我填歌词了?怎么那些狗屁不通的词反而有人要?”

他还给自己刻了一方印,上书“不信人间尽耳聋”。

晚年,黄霑得了癌症,治疗过程不断掉发。但他把生死看淡,索性剔了个光头,拿“光头”当创意,邀请麦嘉和罗家英做了一个新节目——“三个光头佬”。

也是在这种身体条件下,黄霑选择继续在香港大学读书,并于2003年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据说他的学位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无人敢审,直接通过。

第二年,2004年11月,黄霑因肺癌恶化抢救无效于香港逝世,享年63岁。

黄霑去世后,歌坛中人开始鼓噪他的丰功伟绩,唯有与他反目成仇的昔日爱侣林燕妮直言道:

“虽然词坛上他是一等一的大师,奈何后来**变了,潮流变了,大众弃他如破履,让他伤心难受,在他死后却善颂善祷,太迟了吧?当年你们的品味哪儿去了?”

黄霑曾和罗大佑、徐克一起合唱过《沧海一声笑》。如今再听,歌里全是苍凉。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老了,一个**,就这么过去了。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转载自网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9#

香江才子黄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0#

黄霑与《我的中国心》

西话影视

歌曲《我的中国心》是由黄霑和王福龄共同创作,张明敏演唱,这首歌曲一经流出就火遍了我国的大街小巷,听到这首歌曲总会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热血沸腾,同时激起的是我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更是写出了一众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声。

当时正处在香港回归问题的关键时期,邓 小 平和撒切尔夫人开始会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唱片公司的老板抓住时机,开始为张明敏制定个人专辑。于是找到了香港词曲家黄霑希望他能帮助出专辑。而1982年,日本在教科书上无耻的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国内无数人民的愤怒,在这其中就包括黄霑,爱国情怀在黄霑心中已经扎根发芽,对于这首《我的中国心》更是得心应手的快速完成,之后又联系到王福龄作曲。

张明敏演唱发行后这首歌反响平平,却被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的央视导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所听到。歌声打动了导演就此张明敏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正是这样才让这首《我的中国心》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将歌声转化为爱国情怀,击中了每位炎黄子孙的心。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