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950515253545556» / 1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散页(《古雷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933242|回复: 1341
521#

《春江花月夜》是著名中国古曲,
彭丽媛女士也演唱过这首作品,是王健重新填词的。
这个版本高贵、优雅、美轮美奂,体现了中国之浪漫和诗意,令人百听不厌。

彭丽媛女士演唱的《春江花月夜》:

https://music.163.com/#/song?id=282023&market=baiduqk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2#

《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曲
王健 填词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惟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
看……
月上东山
天宇云开雾散
云开雾散
光辉照山川
千点万点
千点万点撒在江面
恰似银鳞闪闪
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
呼楞楞飞过了对面的杨柳岸
听……
清风吹来竹枝摇
摇得花影零乱
幽香飘散
何人吹弄笛声萧声
萧声笛声
和着渔歌
自在悠然
欸乃韵远
飘向那水云深处
芦荻岸边
惟有渔火点点
伴着人儿安眠
春江花月夜
怎不叫人流连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3#

春江花月夜这类的改编应该是当年的政治任务吧。另外陈其刚的纪念文写得着实仓促和不用心,对罗先生文革后的开创性作曲成就,没有提及。
罗先生的先驱意义,配得上远远更好的祭文。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524#

春江花月夜这类的改编应该是当年的政治任务吧。另外陈其刚的纪念文写得着实仓促和不用心,对罗先生文革后的开创性作曲成就,没有提及。
罗先生的先驱意义,配得上远远更好的祭文。
乐友老徐 发表于 2022/6/16 15:33:45

这可能也与陈其钢的经历有关吧。陈其钢是77年跟罗先生学习的,84就去法国留学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5#

《春江花月夜》简介:

转载、整理自网络

《春江花月夜》一曲,改编自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

誉满海内外乐坛,由琵琶领奏、丝竹乐合奏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芳园琵琶谱】中的《浔阳琵琶》、【汪昱庭琵琶谱】中的《浔阳夜月》,它们都是由琵琶古曲《夕阳箫鼓》衍变而来。

《夕阳箫鼓》是一首著名的中国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为共6段加1尾声,无分段标题。其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曲。

《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阳箫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流传于世。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较大差异。史上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箫鼓》管弦乐曲,更是直接取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情。张若虚虽不著名,但他拥有这首被后人称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个天才辈出的年代里占有一席之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6#

刘德海演奏的《夕阳箫鼓》:

http://bd.kuwo.cn/play_detail/586899?from=baidu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7#

唐代张若虚诗作《春江花月夜》

转载、整理自网络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唱颂,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白话译文:

摘自网络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简评: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理、情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3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