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748495051525354» / 1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散页(《古雷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933366|回复: 1341
501#

《我和我的父辈》共59位主演,其中19位最难忘,包括5位老艺术家和3位小演员

湃客:老电影的那些事
作者: DJ雅清

连续三年,进影院观看“国庆三部曲”,已成习惯。

继《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之后,我以为今年的《我和我的父辈》会有“凑数”之嫌。但看过之后,虽说与前两部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但其中也有众多惊喜呈现。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观看《我和我的父辈》之后的感受,那就是让人“又哭又笑”。

电影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吴京执导的《乘风》和章子怡执导的《诗》,让人接连破防,哭得稀里哗啦。而后半部分,也就是徐峥执导的《鸭先知》和沈腾执导的《少年行》,又让人笑得前仰后合。

章子怡和沈腾,似乎都是第一次以导演身份亮相大银幕,但实力却不容小觑。尤其是章子怡,通过《诗》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光影的运用,和对题材的把握,以及对情感的处理,都很娴熟。有人说章子怡是《我和我的父辈》中给人带来的最大惊喜,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像《我和我的父辈》这种“拼盘”似的电影,其中的演员阵容,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重点。

我特别关注了一下,在《我和我的父辈》中出现的主演,一共有59位。除吴京、章子怡、徐峥和沈腾外,其他大多数都是近年来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熟面孔,如黄轩、宋佳、吴磊、马丽、李光洁、万茜、祖峰、沙溢、胡可、张小斐、杜江等,真称得上群星荟萃。

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以客串的身份在影片中一闪而过,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

数来数去,也就只有19位演员,令人难忘。

其中还包括了李雪健、张艺谋、陈道明、张建亚、张芝华这5位老艺术家。他们的加盟,的确使该片锦上添花。

那么,这19位演员,分别都是谁呢?

一、《乘风》中的吴京、吴磊

吴京作为第一个单元《乘风》的导演,在展现冀中骑兵团在枪林弹雨中策马奔腾、勇猛出击的大场面时,拍出了磅礴的气势,也拍出了难以言说的悲壮。这段场景令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当看到红旗经过无数骑兵战士之手后,终于插上了制高点,迎风飘扬,我忍不住泪如泉涌。

吴京在表演上,延续了他一贯的简洁硬朗的表演风格,凭借浑然天成的硬汉气质,塑造了骑兵团团长马仁兴这一角色。但与《战狼》相比,他的表现并未有太大突破,显得中规中矩。有网友反馈说《乘风》中的马仁兴,就像是抗战版的冷锋,这话也不无道理。

倒是扮演儿子马乘风的吴磊,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

昔日的童星,如今已经长大,经过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学习,他的表演更加趋于成熟。然而与他愈发健壮的身体所不同的是,他的双眸,还是那么清澈而干净。这为他所扮演的乘风,增色不少。最后牺牲在敌人包围圈的那场戏,他对人物内在心理的驾驭十分精准,令人由衷赞叹。

二、《诗》中的章子怡、黄轩、袁近辉、陈道明

章子怡第一次做导演,将作品《诗》呈现到大银幕上,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赞誉。但是她的表演却令人感到“似曾相识”。当然她也的确演得很好,将母亲这一角色对待事业的赤诚、对待儿女的关爱,以及她性格中倔强、隐忍的部分,全都演绎了出来。但总感觉她有些用力过猛。相比之下,同一单元的黄轩、陈道明等演员,都显然更加生活化。

黄轩在《诗》这个单元中,以含蓄内敛的表演基调,塑造了一个内心纯净善良,对待事业像夏天般火热,对待妻子像春天般浪漫,对待养子又像秋阳般温暖和煦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他的表演自然、接地气,温暖的笑容令人沉醉。他在《诗》中出场并不多,却成为最令人难忘的一位演员。

小演员袁近辉出生于2011年,今年才10岁。但却已经是位“老演员”了。而且他在《秋蝉》中扮演的小叶冲,和在今年播出的《天龙八部》中所扮演的小乔峰,都凭借机灵可爱的形象而受到观众的喜爱。而在《诗》这个单元中扮演哥哥一角,他的表演情感真挚,却又富有层次,在挨母亲打的那场戏中,他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一句“我的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都死了”令人瞬间泪崩。而和妹妹一起放飞孔明灯的那场戏,他用一段无声的流泪的表演,令人看到了成长后的哥哥,那隐忍、坚毅却又敏感的内心。

而陈道明扮演的是成年后的哥哥。他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现了一种宛如静水深流的表演。他通过精湛的演技,仅仅凭借一个为妹妹梳头的动作,便将角色性格中,既有父亲温润的一面,又继承了母亲刚毅特质的东西,全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2#

三、《鸭先知》中的徐峥、宋佳、韩昊霖、张艺谋、张建亚、张芝华

作为四位导演中唯一参与了全部“国庆三部曲”的人,徐峥执导的《鸭先知》,我个人觉得是四个作品中最为成熟的一个。

我认为他很聪明,他总是会拍一些自己熟悉的并且有能力把握好的东西。比如在《鸭先知》中,他通过上海第一支广告的诞生,来体现改革开放的成果,构思很巧妙,效果也不错。韦斯安德森美学的展现也令人眼前一亮。

在表演方面,他通过带有现实主义表演风格的演绎,将一个思维敏捷的具有“预知”能力的80年代的销售科长,塑造得活灵活现。在略带夸张的喜剧情景中,他以带有明显**特征的表演,表现了赵平洋的聪明、智慧和“妻管严”的特质,令人捧腹。

宋佳在《鸭先知》中扮演赵平洋的妻子韩婧雅。很多观众说没认出来,也许是在造型上跟之前有些区别吧?

我觉得小演员韩昊霖的表现很是抢眼。他其实也算是“老演员”了,而且似乎还是徐峥的“御用男主角”。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中,都有他的出现。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的陈冬冬,表演自然流畅,令人难忘。在《我和我的父辈》中,他扮演赵晓冬,再一次延续了机敏而鬼马的表演,尤其是在公交车厢做广告那场戏,和徐峥配合默契,精彩纷呈,而且与影片的搞笑风格融为一体,实属难得。

张艺谋在《鸭先知》中的出现算是亮点。他的形象大家都实在太熟悉了,所以由他来客串电视台台长一角,观众感到惊讶又兴奋。虽然只有一场戏,但他表演非常认真,一句“我可是拍过电影的”的台词,令人忍俊不禁。

《鸭先知》单元中,还出现了张建亚和张芝华两位昔日上影厂的老艺术家。他们其实也都有在徐峥执导的众多影片中出现过。我想,徐峥之所以喜欢找他俩,完全是因为在他们俩身上,具有上海市民的一些特质。而且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所以使他们演起蒋大爷和蒋大妈来,是那么得心应手。

四、《少年行》中沈腾、马丽、洪烈、常远、艾伦、辣目洋子、李雪健

沈腾执导的《少年行》中,给我们留下印象较深的演员比较多。

我想,这其中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开心麻花的影响力比较大。而《少年行》中几乎汇聚了开心麻花团队的几位核心演员。

沈腾就不用说了,他的表演早已自成一派,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辨识度。那种有点“拧巴但又很可爱”的表演很受欢迎。在《少年行》中,他挑战起了一个机器人的角色,有众多意外的惊喜呈现。

而马丽,作为观众最熟悉的开心麻花的女演员,她在《少年行》中呈现了最为搞笑的一个桥段,也就是在社区健身的那一段,简直制造了整部电影中最爆笑的场景。

小演员洪烈在《少年行》中也呈现了不俗的表现。很难得的是,他小小年纪,却具有收放自如的表演能力。无论是与沈腾互动时的搞笑场面,还是哭戏,他都展现得很到位。无愧于“男一号”这个称谓。

常远和艾伦,开心麻花的电影中最常见的两位演员,一个在《少年行》中扮演4S店销售经理,一个客串学生王明图的父亲,两人也几乎延续了自己以往的表演风格和人设,同样搞笑,令人难忘。

辣目洋子是近年来开始走红的喜剧女演员,和贾玲一样拥有过人的天赋。她在《少年行》中扮演一位女教师,造型很卡通,表演很拉风,别具特色。我觉得她最大的优势就是形象虽不艳丽,但却是自带喜感和亲和力,这一点,与郭麒麟似乎非常相似,也就是天生具有观众缘的演员。

而在《少年行》中最大的惊喜,是李雪健老师的出现。他扮演一位老科学家。令人感动的是他呈现了自己最真实的状态,无论是因为生病而暗哑的含混不清的嗓音,还是他向祖国汇报时坚定的眼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是的,作为2021年国庆档献礼片的《我和我的父辈》,真可以说是明星云集,但却并非每个演员都令人印象深刻,我想,也应该也是很多观众看过之后的共同感受吧?那么,在看过《我和我的父辈》之后,各位怎么看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3#




“水果姐”凯蒂·佩里的音乐

(Katy Perry),1984年10月25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芭芭拉市,美国流行乐女歌手、演员、词曲作者。

被歌迷称为“水果姐”的凯蒂·佩里,是美国最新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最爱糖果色**装扮,偶尔也会像Lady Gaga那样穿戴夸张的衣物和配饰。

2008年,发行个人首张音乐专辑《One of the Boys》,凭该专辑获得MTV音乐录影带大奖与MTV欧洲音乐大奖的“最佳新人奖”。2010年,发行音乐专辑《Teenage Dream》,该专辑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8倍白金唱片”销量认证,并收获五首登上美国公告牌100强单曲榜冠军的音乐单曲 。2011年,获得第24届儿童选择奖“最受欢迎女歌手奖”  。2012年,获得美国公告牌年度女性大奖  。2013年,发行音乐专辑《Prism》,并获得第20届MTV欧洲音乐大奖“最佳女歌手奖” 。

2014年,她的音乐单曲《Dark Horse》获得第42届全美音乐奖“年度单曲奖”。2015年,担任“第49届超级碗中场秀”表演嘉宾 。同年,她的《凯蒂·佩里“棱镜”世界巡回演唱会》登陆中国 。2016年,推出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宣传曲《Rise》  。2017年,发行音乐专辑《Witness》。2018年,担任美国广播公司(ABC)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第十六季》评委 。2020年,发行音乐专辑《Smile》  。同年,担任比利时Tomorrowland明日帝国电音节表演嘉宾 。(ZZ)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4#

凯蒂·佩里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
从小聆听福音音乐,在教堂里唱歌,听着福音音乐长大。
长大后,她着迷于艾拉妮丝·莫莉塞特和佛莱迪·摩克瑞的音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5#

凯蒂·佩里是一位很有爱心的音乐人。

2013年12月3日,凯蒂·佩里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亲善大使。2014年11月20日,参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牵头的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筹款活动,参与翻唱音乐单曲《Imagine》 。

2016年11月29日,出席第12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雪花慈善舞会 。2018年1月9日,美国加州蒙特斯托发生泥石流造成近20人死亡,多人被困。随后,凯蒂·佩里亮相泥石流募捐资金慈善会,演唱歌曲《Roar》和《Firework》  。12月,美国加州马里布火灾后,凯蒂·佩里参与主办”One Love Malibu”慈善演唱会,并担任表演嘉宾 。

2020年2月2日,录制视频为中国武汉新型冠状肺炎防疫加油,并特意用中文打上“武汉加油”的话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6#

凯蒂·佩里的音乐受麦当娜影响。
她拓展了复古、舞曲、电子等风格,展现出其驾驭多元化音乐曲风的能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7#

凯蒂·佩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宣传曲《Rise》 :

凯蒂·佩里《Rise》完整版-原创-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 (iqiyi.com)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8#


凯蒂·佩里音乐试听: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6288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9#

《Rise》(崛起)歌词:

I won't just survive
我不单单只是苟延残喘
Oh, you will see me thrive
你将看到我奋勇向上
Can't write my story
没有什么成功故事
I'm beyond the archetype
我也不是什么模范榜样
I won't just conform
但我绝不会乖乖服从命运的剧本
No matter how you shake my core
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去动摇我的心
Cause my roots, they run deep, oh
我的信念也是早已深深扎根
Oh, ye of so little faith
不要缺失心中那渺小的信念
Don't doubt it, don't doubt it
不要怀疑,胜利早已流淌在血液中
Victory is in my veins
你早该预见胜利曙光会照耀我身上
I know it, I know it
我也决不妥协
And I will not negotiate
我会奋斗到底
I'll fight it, I'll fight it
勇往直前
I will transform
凤凰涅槃 改变自我
When, when the fire's at my feet again
当烈焰再次环绕身旁
And the vultures all start circling
天上的秃鹰盘旋
They're whispering, "you're out of time."
它们低声细语“你时间不多了”
But still, I rise
但我依然如朝阳般升起
This is no mistake, no accident
我没犯错,也没什么偶然因素
When you think the final nail is in; think again
当你觉得你即将走到悬崖尽头 请三思
Don't be surprised, I will still rise
不要太意外,我还会崛起
I must stay conscious
我必须保持神志清醒
Through the menace and chaos
克服各种威胁和混乱
So I call on my angels
所以我呼唤了我的天使们
They say...
他们说
Oh, ye of so little faith
不要缺失心中那渺小的信念
Don't doubt it, don't doubt it
不要怀疑,胜利早已流淌在血液中
Victory is in your veins
你早该预见胜利曙光会照耀我身上
you know it, you know it
我也决不妥协
And you will not negotiate
我会奋斗到底
just fight it, just fight it
勇往直前
And be transformed
凤凰涅槃 改变自我
When, when the fire's at my feet again
因为当烈焰再次环绕身旁
And the vultures all start circling
天上的秃鹰盘旋
They're whispering, "you're out of time."
它们低声细语“你时间不多了”
But still, I rise
但我依旧如朝阳般升起
This is no mistake, no accident
这不是什么错误 也不是什么偶然
When you think the final nail is in; think again
当你觉得你即将走到尽头 请三思
Don't be surprised, I will still rise
不要太意外,我还会奋勇向上
Don't doubt it, don't doubt
不要怀疑 不要怀疑
Oh, oh, oh, oh
噢,噢,噢,噢
You know it, you know it
你早知道
Still rise
坚持到底
Just fight it, just fight it
战斗到底 勇往直前
Don't be surprised, I will still rise
不要太意外 我还会崛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10#




110周年诞辰,《思乡曲》中忆人民音乐家马思聪

卞祖善/文  音乐周报

1929年12月22日,中国少年小提琴家马思聪与上海工部局乐队合作演出莫扎特《降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68),由意大利指挥家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执棒。

上海各大报刋对马思聪的演出活动争相报道,马思聪被誉为“中国音乐神童”,“音乐神童马思聪君,自回国在港、粤、沪各地表演后,深得社会人士之赞许……”(上海《申报》)。

此前,马思聪在广州、香港、南京等城市举办的独奏会,好评如潮。广州《民国日报》称:“马君天才,名副其实,技艺已造极峰。”香港《行政公报》报道:“马思聪的演奏使他跻身于世界小提琴的佼佼者之列。”南京《中央日报》评论:“神技一奏,全场屏息凝听。其顿挫抑扬,令人神志飘逸。”

马思聪是登上上海工部局乐队音乐会舞台的第一位东方小提琴家。作为“技艺已造极峰”“跻身于世界小提琴的佼佼者”,他与纷至沓来的国际知名小提琴家米沙·埃尔曼、克莱斯勒、海菲兹、西盖蒂、津巴利斯特、蒂博等大师比肩,在上海这座“充满了梦想与冒险的都市”(克莱斯勒语)展示其高超的小提琴艺术魅力,此乃划**之创举——中国小提琴艺术史的第一里程碑。

然而,称马思聪君为“神童”不啻为谬赞,实属误会。

留学法国

1912年5月7日,马思聪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幼年时他对音乐已有浓厚爱好,喜欢吹口琴、弹月琴等。1923年,大哥马思齐自法国带回一把小提琴,马思聪非常喜爱。同年冬,他跟随大哥赴法国学习小提琴。

面对技艺艰深、文献浩如烟海的小提琴世界,11岁方才起步未免为时已晚。况且学琴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3年内他换了5名教师之后,方才考取法国东部的南锡音乐学院专攻小提琴。这对一般的琴童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然而马思聪酷爱音乐,刻苦钻研,每天练琴五六个小时。对这一段经历马思聪不尽满意:“论提琴则弓的运用是错误的……最得益的要算视唱和乐理。”马思聪听觉敏锐,演奏的音准备受夸奖,为日后深造奠定了专业基础。他在南锡音乐学院大考演奏帕格尼尼协奏曲获得最优第二奖,此后,师从巴黎国家歌剧院首席保罗·奥别多菲尓(Paul Oberdoerffer,1874-1941)继续学习小提琴,并随奥别多菲尔夫人学习钢琴。马思聪庆幸地说:“这回才得一位正派的教师,把我从歧途改转来……我所得的东西,无论直接或间接,多由他赐。”

1927年秋,马思聪以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布舍利夫(Boucherif)小提琴班,成为第一个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的中国人。他每天练琴六七个小时,演奏技巧与曲目积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绩斐然。1929年春学成归国,他在上述粤、港、沪等城市演出,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

然而在当年的一片赞扬声中,有一份左翼刊物(《大众文艺》1930年2卷3期)发表了《听马思聪的音乐会》一文,表面上宣扬马思聪是“我们的天才”,实际上却把马思聪列为在外国从事“学习音乐的有闲资产家”,把马思聪音乐会归结为在中国“提倡西洋音乐”,是为一部分**和有产阶级服务的。这恰恰预示了马思聪的艺术人生将不断经受社会政治思潮和风暴的冲击,而且愈演愈烈,终致其不得不遭遇死里逃生的厄运。

1931年初,马思聪再度远赴法国,师从作曲家扬科·毕能蓬(Janko Binembaum,1880-1956)专研作曲,经历反复严格的训练获得了和声、作曲的奥妙,艺术修养与哲学视野亦得到全面的充实和提高。

烽火年代的艺术之路

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浴血奋战、艰苦卓绝而漫长的斗争年代里,马思聪并未像文艺界左翼人士断定的那样“好像天上落下来的宝石,非落到美丽**手指上不会发亮”,而是将其小提琴的演奏生涯和音乐创作与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成长为一名不负**使命的杰出音乐家。

1932年初,马思聪结束第二次赴法学业后返回祖国。1932年春,马思聪与同乡、留法同学陈洪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院,任院长,教授小提琴、钢琴和视唱练耳。同年,马思聪和钢琴家王慕理(1910-2000)在上海结婚;翌年,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奔波于沪宁之间。

1936年5月,马思聪偕夫人抵达北平。此次北平之行,让他领略了京韵大鼓节奏、旋律之奇特自由,风格新颖。马思聪从收集大鼓的曲调开始,不断地收集祖国各地的中国民歌。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思聪与家人(有时甚至还要带上几个学生)颠沛流离,辗转于云、贵、桂、川各地,坚持创作、演出、教学和指挥。不论环境与条件多么艰苦,马思聪义无返顾地投入大后方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之中,创作了二十多首抗战歌曲和描写七步硝抗敌斗争的《石鼓口大合唱》(1944)。代表作有《战歌》(梁宗岱词)、《战士们,冲锋啊!》(克锋词)等,还有一首用粤语谱写的《武装保卫华南》(欧阳山词),曾在广州地区广为流传。作曲家还经常在广东广播电台教唱抗战歌曲。

在接受了严酷的抗战斗争的洗礼与磨砺之后,马思聪坚定了艺术人生的方向:“中国的音乐家们,除了向西洋学习技巧,还要向我们的老百姓学习,他们代表我们的土地、山、平原与河流。新中国的音乐不会是少数人的事,它是蕴藏在四万万颗心里头的一件事。”(马思聪:《中国新音乐的路向》,原载《新音乐》1946第6卷第1期)

抗战时期,不论走到哪里,他都要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向广大听众普及古典小提琴协奏曲和世界名曲的同时介绍自己的作品。他经常举办为抗日救亡活动募捐义演,单在桂林他就为抗战募捐举办了近10次独奏音乐会。闻名遐迩的《思乡曲》,谱写了亿万人民思乡忧国的家国情怀,是一首抒发了民族灵魂的诗。

抗战胜利后,受到民主运动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马思聪谱写了一系列大合唱。1946年,马思聪和作家端木蕻良合作《抛锚大合唱》和《民主大合唱》,及时抨击镇压民主运动的**当局,声援民众的正义斗争。《民主大合唱》由当时正在贵阳的“演剧四队”演出,舒模指挥,马思聪钢琴伴奏(可惜钢琴伴奏谱已佚失)。他和诗人金帆合作,连续完成了《祖国大合唱》(1947)和《春天大合唱》(1948)。作曲家在《祖国大合唱》中采用了陕北郿鄂的调子,象征着光明将从延安方面来。马思聪亲自指挥《祖国大合唱》在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和中山大学的演出,受到四千多名听众的热烈欢迎,唱完之后又从头到尾唱了一遍。《祖国大合唱》很快传遍了祖国的各大城市,香港、南洋、日本都在演唱。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马思聪还坚持在器乐曲创作领域勤奋地耕耘开拓。代表作有《B大调钢琴三重奏》(1933),《摇篮曲》,3首《小提琴奏鸣曲》,《第一回旋曲》,《绥远组曲》(后改名《内蒙组曲》,含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三章),《钢琴奏鸣曲》,《第一交响曲》、《西藏音诗》、《跳神》(又名《秋收舞曲》),《牧歌》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4)等。

作家徐迟曾目睹马思聪在防空洞中创作《第一交响曲》的情景。马思聪满怀信心地说:“写这一首交响曲的动机是明显的——爱国精神、民族风格和英雄气概。”“我想,在交响乐里,我该写我们这浩大的**、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奋斗、忍耐与荣光!”这是一部纪录中华民族抗日烽火年代的音乐史诗,是中国作曲家驾驭古典交响乐套曲形式获得成功的标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