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960616263646566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民的音响梦 ——织梦GOTO号角扬声器 [复制链接]

查看: 951422|回复: 657
641#

本人设计的全落地式中高音号角架,其独特之处在于由极简洁的设计,三点接触落地,细丝绳悬挂式软避震……我本以为这样处理会让中高提升许多,实质连中低频的质感都有优越的变化,可见十多斤重的号角压在箱体上足以让低频劣化。
TOP
642#

可以帮忙定做一个吗?
TOP
643#

不做了,做的话我的就不是独一无二的了。
TOP
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TOP
645#

对于落地号角架,还漏说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必须得运用多种材料结合,不锈钢、纯钛、钛合金、钨钢、铜、铁等等,然鹅,这一切都成了浮云,因为,本人要正式开玩goto号角了。在讲自己的把玩心得之前,先贴点goto系统图片热热身吧。
TOP
646#

goto多路号角,声音那是当然好,但是却不容易弄得好看,这也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他们家的中低音号角150足足有1,4米长,最大直径达74公分,要把多少人吓跑,更加别提低音号角的尺寸了。下一图是本人觉得搭得最有感觉的一套,舒朗简约,满满的后现代风。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9-04-27 19:42:18
TOP
647#

这个是将号角架固定在音箱上面的设计,远看还不错,就是号角架的金属部分弄得太复杂,很明显脑袋不够用,而且那么重的号角压在音箱上,很怀疑它的声音。但是远看真心还是不错的。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9-04-27 19:51:13
TOP
648#

先来普及一下基本知识。

    大约上世纪20至 40年代,那时娱乐项目少,音响技术作为一项高精尖的科学,全世界很多最有头脑的人员在研究,其中西电当之无愧为至杰出者,器材价格高昂,多为专业用途。40年代后,音响技术已达颠峰,再无需一流人才进入边缘学科进行研究,而广阔的民用市场,令商家挖空心思降低成本,赚取最大利润。偶有铭器出现,亦不过小家碧玉,徒有虚名而已。到了现在,试问真有本事的人哪还会去一个无比边缘化小众化的圈子混?相比那个年代来讲,当下音响设计者虽受益于科技的发展,但其实都不过是一些不入流的人才罢了,汗一个……

日本是一个奇异的国度,全世界唯一公认能延续西电研究的是日本
YL音响研究所,以继承西电为宗旨,并最终在某一些领域超越西电,例如它完成全球第一个研发出低音驱动头的创举,由于长期研发投入,最终经营难以为继,于80年代初期倒闭。kondo为避免这份历史遗产丢失,收购YL,但是kondo向来善于在理想与经营间取得平衡点,当然不会傻乎乎地疯狂投入扬声器的研发,它除了生产了一部分全频和低音单元外,在市场上也渐销声匿迹了。



被kondo收购后,YL的工程师们无用武之地,纷纷出来成立自己的品牌,ALE 和GOTO的设计师就是从YL出来的工程师,其中GOTO比ALE早十年左右,大概80年**始,全号角驱动头系统,价格高昂,一些庞大的低音号角需要在房子设计时一起构建,一时间大兴土木,成为空前绝后的现象级事件。由此它们在日本是神殿级的人物和系统。
现在GOTO的第一代Seiya先生已经85岁左右,不得不退休,Seiya的儿子接任,50多岁,正在壮年;
ALE还是第一代,Endo先生70多岁,还可以继续工作多久是个未知数。

就整体素质而言,ALE与GOTO无疑站立在当今音响界的颠峰。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9-04-28 11:16:14
TOP
649#

最近国内出现了一家音响厂,以高昂的价格,复杂的多路电子分音,庞大的体积吸引了不少眼球,他誓要做世界最好的系统,世界第一是他的追求,当然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它就是阳江十八子也相中并刚刚购进的隐士龙吟全号角系统。
TOP
650#




以下为枪文:





隐士音响创办人戴尚镯拥有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履历非常丰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超级发烧友。Kharma、Westlake的大型系统全部都玩过了,因为觉得难有突破空间,所以戴先生开始接触多路电子分音的号角音箱,最后几乎把全套日本ALE Acoustic Lab(日本除了GOTO之外另一家超级单元公司)的驱动头收集齐全。我见过一位香港超级发烧友,全部使用日本ALE单元,包括756PP中低音驱动头(重43.2公斤)+356PP中音驱动头(重24.6公斤)+186PP高音驱动头,组成100Hz-20kHz的超级号角系统。但这套组合即使在日本找到的二手价格也要数百万日币(不含号角),全新的ALE单元就更不得了,美国Magico推出的超级号角音箱Ultimate只用ALE单元当中音,就要价四百万港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