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960616263646566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民的音响梦 ——织梦GOTO号角扬声器 [复制链接]

查看: 952226|回复: 657
621#

回复 620楼f5www的帖子

年底事多,久未上论坛,多谢提点,见信!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1-21 20:41:26
TOP
622#

经历一番龙争虎斗,慢慢沉淀后,对于论坛的分享有了新的感悟。




对于一个志于追寻的人来讲,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 都能吸取养份,转化为前进的能量,方为智者!





所以,无论朋友或者敌人,都由衷地感谢你们!
TOP
623#


我做避震做了几年了,现在才知道?


我只说我稍微想讨论的问题。线材的避震为什么会有效果? 1, 线材的震动会影响电流的传输。2,线材震动,会令插头插尾的接触点不断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声音。这绝对不是什么玄学。只是你没有玩到这一步,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理解不了,就急匆匆的批判别人。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11/23 10:14:24
                         线材是得避震
TOP
624#

因原来的电位器老化,换了一个分流步进电位器

进口25档全新架,镀银触点,先通后断切换无噪音。
高精度金属膜vishay dale 军规蓝阻,双声道之间误差1%以内。


这个电阻的特色是毫无特色,但声音全面,不会突出某一频段,在本人无焊锡系统的信号通道里,电位器可谓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部件!我原来用的日本发烧级电位器因为经过无焊锡的处理,如果不是出现老化,还真下不定决心升级。因为这玩意换上后,随便一数都得增加十多个焊点,对于一个完美主义强迫症的发烧友来讲是难以接受的。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1-25 15:59:34
TOP
625#

现在市面上最常用的电位器可以分为以下3种:

ladder type分流式可使声音路径只经过两只电阻,减少杂音干扰,但缺点就是输入阻抗有些微飘动(但比shunt type好很多),成本较高。

serial type(就是常说的分压式串接结构)输入阻抗稳定,成本低,但声音路径较长(经过所有的电阻,焊点多),杂音较高(理论上的,仪器测试级别的杂音,耳朵听不到)。

shunt type也是分流式,不过和ladder type不太一样,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随着开关转动,输入阻抗变化太大(在正常音量调整范围内基本变化不大,没什么影响)。
TOP
626#

更换电位器后,声音并末如想象般出现大幅提升,可见玩音响,没有试过是不知道的,永远没有不走弯路一说!下面来描述一下前后两者的声音区别。
TOP
627#

进口架是起点!


TOP
628#

楼主能提出观点,分享经验,非常值得肯定。无可否认,发烧友在论坛发表了很多经验,大家也从中得到了益处。当然,观点有对有错,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与接受批评都是需要勇气的,希望批评者不要抓住一点点的问题纠缠不放,如此论坛才会有自由而和谐的气氛。
TOP
62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30#




   日本70年代古董发烧普通型电位器  


                             与    


                分流步进电位器  

                          
                          大PK


   在没有更换之前,已经了解分流步进电位器要比普通电位器的高频好很多,至于怎么好法,还得用上听过才知道。

      经过近一整天的奋战,终于可以开声。一般来讲,试听都是用CD为主,图方便。拿出一张舒伯特的四重奏,以前听这张唱片直接单调,没有吸引人的乐感,此时一开声,便发觉高频的信息量丰富了很多,音乐的表情出来了,开始抓耳朵了,满意!


       再来一张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没听够半分钟,差点晕倒。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的水漫金山般的极低频铺陈竟然消失!!准确来讲就是低频少了一段,老天,我不断地换碟以印证自己的听感,每一张都一样。我开始犹豫是否要把原来的电位器换回来。在犹豫中不断聆听,权衡利弊。高频方面毫无疑问是出现明显的提升,低频虽然少了一段,但是质感却比原来的要好,交响曲中大提琴部擦弦的质感,悬空的定位感,这些都要比原来优秀。也就是说,声音的素质还是整体提升的。至于低频的量感,我有几十种方法获得增加,只是如果没有必要便懒得麻烦罢了。


    另外,毕竟这个电位器才刚刚上机,还得煲几天看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