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475767778798081» / 1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查看: 1045490|回复: 1300
771#

读书+音响+古典音乐=我全部的信仰   2012我读完的书籍:1.忏悔录(卢梭)
2.悲惨世界(雨果)
3.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蒋方舟)
4.陈伯达传(叶永烈)
5.四人帮的兴亡(1-4册,叶永烈)
6.**的联共与**(杨奎松)
7.革命年代(高华)
8.最后的天朝:**、金日成与中朝关系(上、下,沈志华)
9.安托瓦内特传(茨威格)
10.中间地带的革命(杨奎松)
11.在历史的风凌渡口(高华)
12.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复旦大学张汝伦)
13.凯撒(莎士比亚)
14.亨利五世(莎士比亚)
15.双城记(狄更斯)
16.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17.红色的起点(叶永烈)
18.历史选择了**(叶永烈)
19.历史学的境界(高华)
20.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中、下)(沈志华)
21.中世纪思想史(上、下,文聘元)
22.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盐野七生)
23.汉尼拔战记(盐野七生)
24.胜利者的迷思(盐野七生)
25.凯撒**(上)(盐野七生)
26.凯撒**(下)(盐野七生)
27.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盐野七生)
28.臭名昭著的皇帝(盐野七生)
29.危机与克服(盐野七生)
30.贤君的世纪(盐野七生)
31.条条大路通罗马(盐野七生)
32.结局的开始(盐野七生)
TOP
772#

读书+音响+古典音乐=我全部的信仰   2012我读完的书籍:1.忏悔录(卢梭)
2.悲惨世界(雨果)
3.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蒋方舟)
4.陈伯达传(叶永烈)
5.四人帮的兴亡(1-4册,叶永烈)
6.**的联共与**(杨奎松)
7.革命年代(高华)
8.最后的天朝:**、金日成与中朝关系(上、下,沈志华)
9.安托瓦内特传(茨威格)
10.中间地带的革
wwx2000 发表于 2021/12/30 11:42:59
我的信仰和您一样,也是读书+音响+古典音乐。
一边读书,一边听古典音乐,是很好的感受和体验。
兄台读的很多书是关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方面的,这些书很适合当官的人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3#

有人做过调查,是关于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的。
美国的很多大学生喜欢政治学方面的书籍,象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霍布斯、马克思等人的著作非常受欢迎。
而我国的学生,更喜欢小说和文艺方面的书籍。象《平凡的世界》,《明朝的那些事儿》这些书。
美国最多学生喜欢的书籍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4#

美国的学生普遍喜爱政治学方面的书籍,体现了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吧。
正如安兰德所说的那样:不要将这个世界让给你鄙视的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5#

学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摘自:https://www.sohu.com/a/248967816_403780

在历史上,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与哲学差不多,都显得特别“没用”。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可谓一个高峰,他算出来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比西方领先几百年。但可惜的是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学术也没有被后人传承。原因就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数学知识太难了,很少有人看得懂。最重要的是祖冲之这些艰难晦涩的数学理论不能让人发财致富、飞黄腾达——总之就是“没用”。在大半个中国古代史中,研究四书五经、苦练书法远比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医药有用的多。

  在生活中,这些知识也往往难以用到。买菜需要用到微积分吗?划船需要懂得流体动力学吗?炼铁需要懂得氧化还原的原理吗?养牲口需要懂得基因与遗传规律吗?——古代人会觉得,这些都有啥用呢?不懂这些不也活的好好的?

  但现代文明社会与古代蒙昧社会最大的区别,我认为就是现代人愿意花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那些看似“没用”的东西——很多细分学科也许不能帮你发财升官,但却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客观、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

  更何况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东西的研究是真正“没用”的。如果没有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在很多人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互联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文明成果。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农业文明。但可惜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历史上中国人太过注重“有用”和经验主义,感性思维远远高于理性思维,没有形成细分的科研学科和成体系的科学理论,最终被西方快速超越。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带给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今天的中国人很可能很可能依旧只能用肉眼观察星星,很可能骑马仍是最快的交通方式,很可能依旧在油灯下刻苦研读两千多年前圣人留下的文字,很可能在肺结核仍然是不治之症的同时仍然崇拜着扁鹊、华佗等神医……

  中华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最终却被后来居上的西方击败,靠的就是那些当时看起来“没用”的东西。

  说回哲学,很多人觉得哲学还不如数理化那样“有用”,其实只不过是古代急功近利思想的“升级版”——古代读四书五经有用可以升官发财,现代则改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殊不知哲学在西方社会和科技文明中,起到的作用是极其巨大而关键的。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与科学思想是相辅相成、同源共生的——它们的目的都是研究和探索自然万物的本质。如何更准确、更客观、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和人本身,哲学和科学都在不断研究进化、升级。

  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上对自然本质的探究欲望,就容易在“有用无用”的选择前迷失,失去科学(尤其是理论科学)发展的思想动力。哲学与科学,往往能够在方法论上相互借鉴,在不断发展中相互验证,没有哲学的科学是机械空洞的,没有科学支撑的哲学也虚无缥缈的。

  我们不能用现在有没有用判断一个学科、事物的价值,学习哲学也许不能让人快速致富、官运亨通,但可以让人心智更加清醒、认知更加通彻,这种“内功”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的世界,除了需要埋头苦干的人,也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6#

回复 772楼shinelb的帖子

我不是体制内的人。只爱智慧,不附和,不响应,不奉承。
TOP
777#

《不是对谁都会心生思念》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这是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在狱中出版的新书。

2021年12月28日,这本名为《不是对谁都会心生思念》的书信集,登上了韩国最大书店教保文库的每日热销榜第一。《不是对谁都会心生思念》主要记录了朴槿惠4年多牢狱生活期间,从支持者收到的信件以及自己回信的内容,书名的灵感,也来自支持者的来信。朴槿惠在序言中写道,回首自己当总统的时候,在任何时候都处于连续紧张的状态。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了国民工作的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追忆往事,她倍感痛心。“因为自己曾经信任的身边人的越轨行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被打上积弊的烙印,为此感到非常痛心。”她还提及当下的心情,认为应该放下怨恨别人的心态和委屈心理。“谎言能暂时蒙蔽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欺瞒世人,但相信随着时间流逝,真相一定会显露。”

由于朴槿惠的住宅已被检方强制拍卖,用来抵押罚款,所以获释后面临无家可归的尴尬局面。25日,胞妹朴槿姈透露,朴槿惠有了新住处。朴槿姈说,之前就流传朴槿惠会被特赦,所以弟弟朴志晚一直在为朴槿惠安排住处。为了方便姐姐看病,朴志晚干脆在医院附近找了个独栋小楼。朴槿姈还表示,朴槿惠听说被特赦后,原本牙齿不能嚼东西、只能喝粥的她,当天就要了一碗软米饭。“她恢复健康的意志变强了,希望以健康的状态站在国民面前。”(海外网 刘强)

朴槿惠新书封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8#

回复 772楼shinelb的帖子

我不是体制内的人。只爱智慧,不附和,不响应,不奉承。
wwx2000 发表于 2021/12/31 12:13:1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9#

朴槿惠的名字,是朴正熙夫妇和她的阿姨3人一起翻着辞典,费了一番功夫后才取的。
朴正熙认为“槿”不仅代表韩国国花“无穷花”,也代表“国家”之意;“惠”则象征“恩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80#

朴槿惠个人著作:

01
《心之新路》
1979年
02
《如果我生在平凡的家庭》
1993年
03
《将苦难当做朋友将真实作为航标》
1998年
04
《一大把,一小点》
1998年
05
《我的母亲》
1999年
06
《人与人》
2007年
07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2007年
08
《朴槿惠日记》
2013年06月
09
《不是对谁都会心生思念》
2021年12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