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381#

乔治•巴兰钦与《芭蕾圣经》

编写自网络

乔治•巴兰钦是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乔治•巴兰钦之于芭蕾,堪比莎士比亚之于文学、莫扎特之于音乐。巴兰钦是世所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舞编导。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芭蕾和舞蹈编导,更重要的是,他是一种新流派或者说“音乐芭蕾”的创始者,他对芭蕾的革新奠定了他在芭蕾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

《芭蕾圣经》精心挑选了101部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对其故事情节、创作背景、主创人员、演出团体、媒体反响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一部欣赏芭蕾的工具书。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正是乔治•巴兰钦,另一位是曾任文化参赞的著名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梅森。

这是巴兰钦的经典著作,本书力图保持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均衡,既介绍《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仙女》等古典或经典剧目,也介绍《尼金斯基——上帝的小丑》、《三位一体》、《囚笼》、《变》等现代或前卫剧目。

本书涉及的人物众多,包括诺维尔、维斯特里、彼季帕、布农维尔、巴兰钦、罗宾斯、撒普、贝雅等编舞家,巴赫、马斯奈、柴科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伯恩斯坦等音乐家,尼金斯基、塔里奥尼、巴甫诺娃、方廷等舞蹈家,伯努瓦、毕加索、博尚、卡林斯卡等舞美设计家,以及佳吉列夫、弗谢沃洛日斯基等剧团领导或经理人。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芭蕾圣经。既是一本有关芭蕾的经典著作,也是一本平易近人的芭蕾艺术通俗读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2#

乔治•巴兰钦是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3#

乔治•巴兰钦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4#

乔治•巴兰钦

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是现代芭蕾中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之一,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开办了“世界最优秀芭蕾舞校之一”的美国芭蕾舞学校;建立了“世界六大一流芭蕾舞团之一”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培养出大批国内外著名芭蕾舞团的大腕明星和艺术总监;编导出大量早已成为各国芭蕾舞团经典剧目的作品。

巴兰钦是一位芭蕾天才,他一共编创了大小百余部芭蕾作品,其中有5部登上了世界权威舞蹈刊物——美国《舞蹈杂志》评选出的全球《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舞蹈》榜单中。巴兰钦一生对芭蕾艺术的执着贡献,不仅使他获得了“美国芭蕾之父”的美誉,同时也被誉为“20世纪最富有创造活力的芭蕾编导家之一”。

巴兰钦与斯特拉文斯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5#

《乔治•巴兰钦传》

作者罗伯特•高特利伯曾与乔治•巴兰钦共事多年,他所创作的这本传记将为您透彻解读巴兰钦的艺术人生打开一扇窗户。

乔治•巴兰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编舞家之一。他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后在欧洲演出,1933年定居美国,创办了美国芭蕾舞学校、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等机构,并长期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与舞团艺术指导。他被誉为“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一生创作编排了许多部作品,执导多部歌剧、音乐剧、电影的芭蕾布景。巴兰钦将芭蕾的传统表演风格与开放的美国现代文化相融合,创作了大量作品,奠定了美国芭蕾学派的基础。巴兰钦向传统挑战,他的编舞排除戏剧、文学的影响,强调芭蕾本身与音乐,更加纯粹。《小夜曲》、《巴洛克协奏曲》、《四种气质》、《阿贡》、《插曲》等一大批音乐芭蕾是他的著名作品。

当欧洲古典芭蕾渐渐变得机械、苍白无力时,乔治•巴兰钦用自己的勇气,谱写出新的芭蕾篇章。他经历了从东到西的迁徙,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成就了自己,更改变并提升了芭蕾这门艺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6#

芭蕾舞的前世今生

经常和大家谈到芭蕾。在90年代,我看过中芭的《天鹅湖》现场,留下难忘的印象。所以多年以来,也比较关注芭蕾这种艺术形式。在论坛我发过一些芭蕾的资料,现在我将这些资料汇总一下,这些资料转载编辑自网络。

芭蕾舞(意大利语:balletto;法语、英语:ballet),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

芭蕾舞孕育于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芭蕾在近五百年的持久历史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列国影响很大,传布极广。

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芭蕾是法语音译。特指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形式;或泛指以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一定的情绪、意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舞蹈表现形式。前者有时译作“舞剧”。ballet一词源于古代拉丁语ballo,原意为当众跳一定样式的舞蹈,并无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始见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之中。后来由佛罗伦萨公主——美第奇的凯瑟琳将这一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宫廷。1581年,法国宫廷表演的第一部芭蕾《王后的喜剧芭蕾》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各国宫廷纷纷效仿,并把芭蕾视为宫廷娱乐的典范,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建了皇家舞蹈学院之后,又于1669年授权在巴黎成立了歌剧院,从此结束了“宫廷芭蕾”的黄金**。芭蕾进入剧场之后,先后经历了“喜剧芭蕾”和“歌唱芭蕾”阶段。18世纪中叶,“情节舞”及相关的理论日趋完善,芭蕾才彻底改变了依附于戏剧和歌剧,仅仅在幕间表演插舞的地位,发展为用舞蹈和音乐推动剧情发展,具有严肃社会意义的剧场艺术形式。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的又一个黄金**,在内容与题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脚尖舞技巧逐渐成为女演员的主要表演手段,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影响,欧洲各国芭蕾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表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丹麦学派等不同的风格的芭蕾学派。20世纪以来,俄罗斯取代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传统芭蕾发展的中心。而在欧美各国的舞台上,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现代芭蕾逐渐显露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而为芭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 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实现了舞剧音乐的革新,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启发和丰富了舞剧编导的舞蹈交响化的思想。《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被奉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以后又有格拉祖诺夫写出的《雷蒙达》(1898)、《四季》(1900),这些作品在继承浪漫主义芭蕾传统的同时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传统。

以下介绍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7#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几个芭蕾舞团之一。我们熟知的《皇家芭蕾》、《女大不中留》就是他们的著名作品。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于1931年由英国著名芭蕾舞演员,芭蕾舞教师和编导尼内特·德瓦卢娃(Ninette de Valois)创立,原名为萨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The Sadler's Wells Ballet)。二战结束后,1946年2月,舞团迁往伦敦新建的皇家歌剧院(The Royal Opera House),并在那里常驻。由于舞团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坚持为英国人民表演,鼓舞了全英国的士气,舞团受到了英国观众的尊重和认可。1956年,在舞团成立25周年之际,英国皇室为舞团进行加冕,舞团正式更名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The Royal Ballet)。
作为英国最负盛名的芭蕾舞演出团体之一,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芭蕾舞演员和芭蕾舞编导。演员有诸如玛戈-方婷(Margot Fonteyn),莱斯利-克莱尔(Lesley Collier),安托内特-西波利( Antoinette Sibley),莫妮卡-梅森(Monica Mason)等,此外誉满芭坛的鲁道夫-努尔耶夫(Rudolf Nureyev),娜塔莉娅-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希薇-季莲(Sylvie Guillem)等等也是舞团客席。而编导,则在20世纪涌现出了弗里德里克-阿什顿(Frederick Ashton)和肯尼斯-麦克米兰(Keeneth Macmillan)两位大师。
舞团现有首席15名,客座首席6名,其他级别演员共计90名。此外还有驻团编导,舞台设计,灯光,道具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多名,规模庞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8#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俄罗斯历史最久的芭蕾舞团。1773年,莫斯科孤儿院开设了舞蹈班,1776年班主M.梅多克斯和贵族V.乌鲁索夫修建了彼得罗夫斯基剧院,1780年由舞蹈班与戈洛夫金娜农奴剧团在剧院联合演出了舞剧《幻想的玩具店》。19世纪40年代,著名舞蹈家M.塔利奥尼父女、J.佩罗等曾来剧团工作,对其影响很大。

十月革命以后,该团得到各项优厚的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后成功地上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天鹅湖》、《天方夜谭》、《红罂粟花》、《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高加索的俘虏》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该团的演员阵容空前强大,包括A.M. 梅谢列尔、G.S.乌兰诺娃这样世界一流的艺术家。

二次大战后不久,该团上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获得巨大成功。但此后由于片面追求戏剧化,舞蹈被淡化,也出现过一些失败之作。到50年代末,以I.N.格里戈罗维奇为代表的交响芭蕾成为该团的风格,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宝石花》、《爱情的传说》、《斯巴达克》、《安娜.卡列尼娜》、《海鸥》等。

芭蕾舞团还附设有舞蹈学校,学制分6年、9年两种,教学以芭蕾为主,另设5年制民间舞专修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9#

俄罗斯圣彼得堡基洛夫芭蕾舞团

1860年建于俄国圣彼得堡,十月革命前称圣彼得堡帝国歌剧院芭蕾舞团,俗称马利亚剧院芭蕾舞团。18世纪30年代,俄国宫廷中已有芭蕾演出,由贵族武备学堂学生和外国舞蹈家任演员。1738年俄国建立第一所舞蹈学校,毕业生成为俄国剧团的骨干,但是当时的舞坛仍被外国舞蹈家所控制。18世纪60~70年代俄国最著名的本国演员是T.C.布勃利科夫。18世纪后期,西欧舞蹈家G.安焦利尼和F.希尔弗丁等曾在这里工作,培养出象И.瓦尔贝尔赫、E.科洛索娃等农奴出身的芭蕾舞蹈家。

19世纪初,在C.迪德洛的指导下,这个舞蹈团成为欧洲主要芭蕾团体之一。迪德洛排演的《弗洛拉与泽费鲁斯》等剧,使它逐渐形成了俄罗斯芭蕾风格,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30~50年代,它主要上演法国浪漫主义优秀剧目,如《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和《海侠》等。这些剧目大多逃避现实,遁入幽灵幻影的缥缈世界。先后到俄国工作的J.佩罗、A.圣莱昂、M.珀蒂帕等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剧目,培养出一批驰名世界舞坛的演员,尤其是珀蒂帕担任总编导期间(1864~1905),基洛夫剧院芭蕾舞团攀上了当时世界芭蕾艺术之巅。

20世纪初,M.M.福金的革新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从1909年起,它的主要演员在巴黎、伦敦等地举办的“俄罗斯演出季”(见C.∏.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获得了世界声誉。十月革命初期,尽管人才外流、资金短缺,但它仍保存了古典剧目遗产,创造了新剧目,并培养了一代新的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团迁往彼尔米市,留下一个小组在被围的列宁格勒坚持慰问演出。舞剧《加雅涅》(1942)的上演鼓舞了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苏联人民。50年代以后该团又恢复了交响芭蕾的传统,排演了《宝石花》(1957)、《爱情的传说》(1958)和《列宁格勒交响曲》(1961)等。在这种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年轻一代的编导们排演了《山里的姑娘》 (1968)、《创世记》(1971)等成功的作品。该团现任舞剧总编导是O.维诺格拉多夫。  

基洛夫剧院附设有舞蹈学校,1738年建立,是苏联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舞蹈家。1957年苏联**正式以A.瓦加诺娃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学校学制设6年、9年两种,1934年起开设2年制教育系,同年又设立了民族舞蹈系。1979年学制改为8年,实验班为6年,性格民间舞蹈系为5 年。该校艺术指导是K.谢尔盖耶夫。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0#

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世界著名芭蕾舞演出团体之一。巴黎歌剧院原名皇家音乐研究院,建于1671年。该团曾经是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世界芭蕾中心,也是浪漫主义芭蕾的发祥地,古典名剧《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等都诞生在这里。  

20世纪20年代,在C.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演出季的影响下,振兴复苏。后在S.利法尔等舞蹈家的主持下,造就了一批优秀演员,如肖维雷、浮鲁波娃等人。

1965~1972年间,著名编导R.珀蒂在这里排演了《狼》、《幻想交响曲》和《双人舞》(舒伯特曲)等。M.贝雅在这里排演了《浮士德》、《列那狐的故事》、《春之祭》和《火鸟》。此外,还邀请了G.巴兰钦、Ю.格里戈罗维奇等著名外国编导来团排演剧目。从70年代以后,在保存著名古典剧目的同时,该团鼓励年轻编导进行新的创作探索。为此目的,1974年设立了巴黎歌剧院戏剧探索小组,努力寻求新的舞蹈形式。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附有舞蹈学校,创建于1713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学校之一,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1#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美国著名舞蹈表演团体之一。前身是美国芭蕾舞团。1934年L.柯尔斯坦聘请G.巴兰钦赴美建立美国芭蕾舞学校之后,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这个剧团。1946年巴兰钦和柯斯坦创立“芭蕾学会”。由于一系列成功的演出,于1948年应邀迁入纽约市音乐和戏剧中心,改名为纽约市芭蕾舞团。1949年J.罗宾斯任该团艺术指导。从1950年开始,剧团多次到欧洲巡回演出,并两度访问苏联,获得国际声誉。1964年剧团迁入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纽约州立剧院。1983年,P.马丁斯和罗宾斯接替巴兰钦的工作,担任首席芭蕾编导。

多年来,剧团在巴兰钦的主持下,把俄罗斯芭蕾传统和当代的美国舞蹈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剧目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从古典芭蕾到具有美国风格的作品,从情绪舞蹈到大型舞剧都有,其中无情节芭蕾最为突出。在巴兰钦的作品中,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他与现代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合作,为本团编导纽约市芭蕾舞团演出剧照了许多作品,最著名的有《阿贡》等。该团保留剧目大部分是巴兰钦的作品,如《火鸟》(1949)、《浪子历程》(1954)、《堂吉诃德》(1965)等。该剧团的主要著名演员有M.托尔奇夫、M.海顿、S.法雷尔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2#

美国芭蕾舞剧院

美国最重要的芭蕾演出团体之一。1939年由R.普赖曾特和L.蔡斯创建,并由前者任团长;1945~1980年由蔡斯和O.史密斯共同接任团长。

1980年后由M.巴里什尼科夫任团长。它不仅介绍古典芭蕾名作和上演各国优秀编导的作品,还鼓励年轻而有才华的编导进行创作,因此剧目广泛多样,兼容并蓄,包括各个**、各种风格的作品。
而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最初是福金的作品如《仙女们》、《蓝胡子》和《俄罗斯士兵》等;随后是A.图德的舞剧《丁香花园》、《幽暗的挽歌》、《潜流》等及当代美国编导的一些作品;70年代以后,重点又放在古典作品上,排演了著名芭蕾《舞姬》、《雷蒙达》和《睡美人》等大型剧目。
图德曾担任该剧院的艺术领导工作,对剧院的艺术风格有较大影响。A.阿隆索、F.布琼斯等都曾在美国芭蕾舞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出照为了培养人才,剧院设有附属的舞蹈学校,并于1972年建立附属剧团,取名保留剧目剧团,后改为2团。美国芭蕾舞剧院是第1个到苏联访问演出的美国芭蕾舞团,它还曾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南美洲和东南亚各国演出。

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OperaHouse)是大都会歌剧团与美国芭蕾舞剧团的驻在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3#

以下是介绍一些芭蕾明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4#

芭蕾星空最璀璨的一颗星:希薇•纪莲

希薇·纪莲 (Sylvie Guillem)的成长经历在芭蕾舞界早已成为一段佳话。11岁由体操转而学习芭蕾,不过5年便进入巴黎芭蕾舞团,年仅19岁已成为首席舞者,成名之路坦荡顺畅。而星光无限之下,纪莲却已经开始反思古典芭蕾,在她看来,古典芭蕾僵化的程式、演员的故作姿态及服饰妆容都已经几乎完全掩盖了舞蹈本身的意义,她需要更自由的舞台。尽管那种自由的不安状态会令她害怕,但她依然从古典芭蕾中出走,为的是,去探索芭蕾舞的更多可能性,去追问舞蹈的意义,去寻找舞者的自我。

希薇•纪莲号称百年不遇的天才,旁腿轻易高举过头呈180度,获得“天下第一腿”的美誉。她有高贵的气质、登峰造极的技巧、出神入化的灵性,还因为她的坚持自我和特立独行,而成为舞蹈界的叛逆者和革新者,在巨大的争议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获得了“不**”的称号,最终使体制适应了她。

她于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带来两台完全不同的芭蕾节目,一为已成为最新芭蕾范本的现代芭蕾舞节目《六千英里之外》 (6000 miles away),一为古典芭蕾的典范之作《练习曲·玛格丽特与阿芒》。希薇·纪莲破天荒地将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于同一个舞台上展现。使观众领略“双面纪莲”的魅力。希薇·纪莲非常明白自己的天赋在何处,并能完全自如地倚靠天赋去创造属于她自己的舞蹈。2012年6月希薇·纪莲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了金狮终生成就奖,《六千英里之外》也获邀演出,作为艺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练习曲·玛格丽特与阿芒》由《练习曲》、《玛格丽特与阿芒》两个作品组成。《练习曲》(Etudes)呈现的是一堂生动的古典芭蕾课堂,是丹麦编舞家哈罗德·兰德尔 (Harald Lander)向古典芭蕾致敬的作品。《玛格丽特与阿芒》 (Marguerite and Armand)则是古典芭蕾的一座高峰,这座高峰所表达的是芭蕾中的情感。希薇·纪莲演出的版本是1963年原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团长弗雷德里克·阿什顿 (Frederick Ashton)专门为英国舞蹈家玛格·芳廷 (Margot Fonteyn)和前苏联舞蹈天才鲁道夫·纽瑞耶夫 (Rudolf Nureyev)量身打造,也成为两位舞蹈奇才最后一次合作公开演出的传奇舞剧。此剧曾常年成为无人敢挑战的作品。其对于人物悲剧情感的细腻要求,尤为考验演员的表现力,被誉为“芭蕾中的芭蕾”。

希薇•纪莲辉煌的职业生涯历经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两大名团。毫无疑义,她是美丽的芭蕾星空里最璀璨的一颗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5#

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

今天,不少人将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与巴黎歌剧院巨星希薇·纪莲相比,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扎哈洛娃有多红。

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被称为“上帝送给芭蕾舞的礼物”。1979年出生于乌克兰卢茨克市,在基辅芭蕾舞学校学习芭蕾舞,1989年进入基辅舞蹈学校,在瓦列丽亚苏列吉娜班学习了6年。其间参加了在圣彼得堡举办的Vaganova-Prix 青年舞蹈家比赛,获二等奖,被推荐进入瓦加诺娃俄罗斯芭蕾舞学院毕业班学习。1996年,扎哈洛娃自该学院毕业,成为马林斯基剧院著名的前芭蕾舞演员叶琳娜•叶甫捷耶娃的首批毕业生之一。同年,扎哈洛娃进入马林斯基剧院,次年秋天成为该剧院的独舞演员。她的编舞指导教师是奥里加莫伊谢耶娃。

扎哈洛娃属于一毕业就被重点培养和重用的那种。“我觉得自己并没为马林斯基剧院做过什么,但刚加入舞团,我跳的就是领舞——三大天鹅和仙女,而我第一个重要角色是《巴赫支沙莱的喷泉》里的公主玛利亚。”17岁主演《吉赛尔》,18岁跳《睡美人》,19岁跳《天鹅湖》……这些角色的邀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扎哈洛娃涌来。名团加名角,扎哈洛娃早早站上了让人艳羡的高起点。

1995年赴圣彼得堡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学习,1996年加盟基洛夫(马琳斯基)剧院, 1997年晋升首席演员,2003年她加盟莫斯科大剧院,现任首席女演员。扎哈洛娃离开马林斯基剧院转投莫斯科大剧院的消息震惊了俄罗斯舞蹈界。对扎哈洛娃来说,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我还在马林斯基剧院时,莫斯科大剧院就曾多次邀请我,甚至在我跳第一季时就想让我加盟。只是17岁的我还没准备好做如此重大的决定。”直到在圣彼得堡连跳七季,扎哈洛娃才确信,是时候改变落脚的城市和剧院了。“我需要新挑战。莫斯科大剧院给我提供了最棒的工作条件和大量自由时间,也不限制我和其他舞团合作。”

1997年获得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一等奖学金,1997年获得巴蒂卡酿酒企业赞助的“希望奖” 1999,2000连续两年获得俄罗斯戏剧界最高荣誉“金面具奖” 2001年获得圣彼得堡市“人民艺术家”称号2005年获得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

顺便说一下,扎哈洛娃的丈夫是著名小提琴家瓦汀.列宾。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6#

波丽娜•塞米诺娃

波丽娜·塞米诺娃Polina Semionova是现ABT首席。曾任柏林国家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客席艺术家,在全世界各大城市客座演出。这应该是全世界无数女孩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芭蕾明星之路对于这位颇有名望的独舞演员而言也并非坦途。

Polina Semionova,1984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音乐世家,三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她的妹妹是一名钢琴演奏家。从小,Polina便和哥哥一起学习花样滑冰,但很快又转习芭蕾。8岁那年考入举世闻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学院,从那天起,她便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舞蹈艺术。16岁那年,她参加了莫斯科国际芭蕾舞大赛,凭借出众的表现一举夺魁。2002年,17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学院毕业。毕业后被Vladimir Malakhov看中,选聘为柏林国家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18岁那年晋升为德国最年轻的首席芭蕾舞女演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7#

波丽娜•塞米诺娃:《巴赫的最后一天》

波丽娜•塞米诺娃是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现任ABT首席。
1984年9月13日出生于莫斯科。1994年起在Bolshoi芭蕾舞学校学习。2002年毕业于Bolshoi Ballet School,毕业后被“世纪舞神”德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Vladimir Malakhov看中并加盟德国柏林芭蕾舞团,以18岁的年纪成为该团最年轻的首席女演员。
这个视频是波丽娜早期在德国时拍的一个MV,非常有名。这段芭蕾音乐是德国歌手Herbert Gronemeyer 从巴赫的未完成曲《Letzter Tag》(最后一天)获得灵感,并进行了改编,作为纪念他的妻子的作品。MV 特别邀请了波丽娜出演。

这段芭蕾有多种版本,这是歌词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96349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8#

卡洛斯•阿科斯塔

阿科斯塔的传记电影《尤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9#

影片讲述了古巴舞蹈家卡洛斯•阿科斯塔的故事,他在片中演自己。
从他在哈瓦那贫民区的出身,直到成为家喻户晓的芭蕾明星。
并打破禁忌,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里第一个出演罗密欧的黑人舞蹈家,
从此奠定了长达17年的星途和神话。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00#

芭蕾在中国

转载自网络

发展历程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天鹅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继《天鹅湖》之后,5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著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RTRE-DAME DERARIS)(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