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机与石机经几十年的声音实践比较,石机声音没办法超越胆机! [复制链接]

查看: 70471|回复: 254
19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92#

回复 189# znd06 的帖子

真HI--FI 不予采用,是理论解释。以你的技术是否可以消除胆管.场管的染色及虚化,如有可能,请简单的谈一谈实际使用手段。如无可能,那么‘不予采用’就值得商权了。HI---FI是理论.是概念,是行为引导。其中不包含器材的技术指标,它[HI--FI]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它来源于系统重放与现场比对中出现的差异所提出的目标;HI--FI [外文],真实还原.高保真[中文]。每个烧友的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音染’‘.失真’,这是人力去除不掉的。音响界不存在‘真HI---FI’系统,有的只是每个人对HI---FI理论的了解与认知。
TOP
193#

音响界里的HI--FI如同共产主义一词类似,可望不可即。我不听胆,是石系统。
TOP
194#

       首先要明白HIFI是在电声技术发展到较高阶段出现的提法,至今也有半个世纪了吧,它表明了爱好者的良好愿望和追求,人们的理解随技术提高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没有那个文献会制约技术发展,不过基本科学规律方法仍需遵循,应该看到HIFI高保真能够对应技术产品,不是子虚乌有。
       现阶段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材料工艺等飞速发展,远非几十年前可及,唯有电声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之前提到过,失真越小越HIFI,但现实商品组合(包括这里胆石争论)均表现为失真较大的更好听,这也是胆粉的理由。
       明确的说这一现象根源即来自不被理解的隐性失真(驱动失真)。因为这是基本原理决定的,导致了高指标器材组合反而声音较差,传统方式没法根本解决。本人提出真假HIFI亦鉴于此。真HIFI当是消除驱动失真,此后各部单项技术指标将与音质共高低,当然不是没有失真,是顺理成章了,而假HIFI是拧巴的。
      顺便答复你前一个问题,不采用存在明显失真的元器件是因为有现成好件,没必要为它费心纠缠。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2-19 17:45:44
TOP
195#

人类拿一个每秒38万公里的东西为载体来储存、记录和重播一个每秒330米的东西其本身所遇到困难可想而知。
TOP
196#

奇了?为何电波的速度和声波的速度的数字都是3,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TOP
197#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4-12-15 14:50:00 发表
‘石机’和‘胆机’的主要差别在于‘速度’。改变速度可调整音色,可以改变系统重放效果中的‘感染力’。它和器材制造中的元器件材质.工艺相关联。当一套系统基本搭建后,就要试听,主要的是;你在重放效果中想要听的是什麽。片源内容. 内涵. 感染力.  音质. 音色. 立体声效果. 或解析力等等。当你知道自己需要听什麽,再懂得了怎样听或理解了‘听’之中的技巧,才能正确解释‘胆’与‘石’。  HI--FI 是理

非常正确!赞一个。
TOP
198#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4-12-19 15:07:00 发表
音响界里的HI--FI如同共产主义一词类似,可望不可即。我不听胆,是石系统。

我也有同感,他是一种属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
TOP
199#

系统重放效果中的‘音质’可以形容为声音‘骨架’,‘音色’可为‘肉’。肉的多少可以改变声音的外形,而骨架则是支撑外形的基础。从美学[听感]上来讲,人们侧重的是外型,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审美[听感]观点,就接近了HI--FI。关键是;HI---FI理论是共享的,HI--FI系统是个人的。
TOP
200#

自然真实的声音时时刻刻都在你耳边回响这就是标准。
虽然我们现阶段的重播系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它并不影响人们向这个标准努力前进的步伐。
尽管理论上K和tg没法常数化,就象方波的上升时间没办法是零一样,但人们会无限迫近。
最后编辑Faithfully 最后编辑于 2014-12-19 20:23:0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