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还原唱片信息而生的唱头-----再说蜂鸟! [复制链接]

361#

我爱LP兄,玩的越来越宽泛,越来越精彩啦。只要能让音乐美好再现的载体,都是好的。
TOP
362#

谢谢Jacky兄,蓝光这东西也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了,以前没玩是觉得自己的系统还没有具备玩好蓝光条件,直到去年几乎推倒重来之后,我才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63#

LP兄,又升级器材啦?黑胶系统好像又升级啦,翻看了下帖子。
TOP
364#

说回之前的话题(有关图片在360楼)。
关于阿巴多、琉森乐团的马勒,网上各大论坛的的介绍已经够多了,我觉得实在没有重复的必要了。
马勒的交响曲结构庞大而复杂,而且对乐器的音色、效果的要求都非常高,从图二、三的截图就可以看出,乐团的小号手们演奏至不同的乐段时,经常会加上弱音器或用绒布盖住乐器以达到产生不同音色的效果,当然这两种不同音色的效果差别也是比较明显的,我觉得在一般正常的系统上应该都能够听得出差别。
而图四、五中,鼓手的鼓槌敲在大鼓用绒布盖住的部位和没有盖住的部位就比较难过关了,因为这两种声音的差别极微,而且鼓手敲击的力度很弱很弱,估计在五线谱上的强弱记号会是个ppp吧,低频分析力不行的系统就大多过不了关了。
至于要还原好图一中的低音大提琴的声音,我相信会是最难的,马勒的交响曲里面,低音部的旋律经常会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低音大提琴那种微弱的颤奏以及起伏也是非常轻的,记得邝版就讲过,他还未换喇叭功放之前,用蓝光机播放这几张阿巴多的马勒时,屏幕上当然能看到琴手们在动作,但喇叭里居然听不到低音大提琴的声音。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65#

回复 363# jacky70 的帖子

是的,除了唱盘唱头没换之外其他几乎都换过了,而且为了加强唱盘的避震搞的垫板还付出了比这台阿玛尼唱盘还高的代价。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66#

具体啥垫板?
TOP
367#

回复 366# jacky70 的帖子

是零振台的垫板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68#

哇,碳纤维很贵吧
TOP
369#

看到两块避震板,武装到牙齿啦。

这避震板啥情况,分享下。
TOP
370#

现在碳纤维材料已经比以前普及很多了,价格贵不到哪里去了,但零振台的垫板是有点秘密武器的,之前胡乱写过一个帖子: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20545-1.aspx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71#

大概看了一下LP兄链接的帖子。

避震的确很重要,玩黑胶基本是玩避震,玩机械,玩电子。

零震台的弹性阻尼系数很重要,估计也要和唱盘自身重量和避震搭配好,才能出更好的效果。下次去广州,找机会了解下这东西,希望价格不要太贵。

碳纤维在黑胶上肯定是有好处的,最近没事,做了点碳纤维小道具,效果还真的不错。

那个帖子中,阿杰兄的双层大理石板,加工业弹簧,应该是个不花钱有效果的玩法。很多大品牌唱盘,都有用大理石材料的,例如ROCKPORT旗舰。
TOP
372#

手工挫的,样子很丑,效果却明显。
IMG_104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3/5 15:50:28 上传)

IMG_1048.JPG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6-03-05 15:50:27
TOP
373#

网上有卖成品的,但是比较薄,效果差一些的。
TOP
374#

LP兄,你的两层大理石之间加的什么?

零振台的啫喱胶垫有没有规则的方块形状的?哪里可以搞到?
TOP
375#

大理石板是三层,底面各用的黑金沙,中间层用的是比较软的石,不记得什么名字了。零振台的啫喱胶垫是专门设计成这样子的,有方向的,具体找富盛。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76#

回复 375# 我爱LP 的帖子

好的,下次去海印去看看。谢谢。
TOP
377#

之前看到论坛上右不少关于调音标准的争议,很多什么“ 薄.、厚,松.、紧, 干、润, 冷、暖”之类的非常主观化的形容词,还有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之类的。不过声音的标准确实是很主观的东西,用语言来描述声音就更不靠谱了,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杂志写手,写A牌子和B牌子的喇叭,2万和20万的系统,来来去去也是差不多的形容词叫人难以分辨,因此我觉得用蓝光来作为调音的手段倒不失为一个直观而有效的方法,屏幕上有的,喇叭发出来的声音也能够反映得出来,这就基本OK了。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78#

加上位置对应就是比基本更进一步了
TOP
379#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6/3/7 21:48:00 发表
之前看到论坛上右不少关于调音标准的争议,很多什么“ 薄.、厚,松.、紧, 干、润, 冷、暖”之类的非常主观化的形容词,还有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之类的。不过声音的标准确实是很主观的东西,用语言来描述声音就更不靠谱了,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杂志写手,写A牌子和B牌子的喇叭,2万和20万的系统,来来去去也是差不多的形容词叫人难以分辨,因此我觉得用蓝光来作为调音的手段倒不失为一个直观而有效的方法,屏幕上有的,喇叭


很有道理的,尤其是KUANG版说的那个鼓声,以前只见敲击,听不到声音。音乐作品的强弱音是情感表达,尤其重要。


音乐还原,如果缺失了信息,那是非常大件事。黑胶更是如此,事实上90%的黑胶系统,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交代不出来唱片中蕴藏的丰富音乐信息,在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这一过程中,真的是牵一发,动全身。
TOP
380#

我曾经痴迷惰轮唱盘,随着把玩的深入,觉得在信息还原方面,还是有天然弱势的。

玩音响就是个自我否定,在否定中提升的过程,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