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8329|回复: 1950
1261#

相对于臂长来说,两个支点间的距离很小,角度偏差几乎不是问题
TOP
1262#

阿杰的这个概念的图中,要么是他没考虑到,要么是画的不准确。准确的应如下。图中的A1B1和A2B2的距离是变化的,故这个臂应是能伸缩的。见黑色带箭头的线。考虑到这个伸缩动作的复杂性,及针压变动机构的复杂性。我对这个概念基本持否定态度。



这里我上阿杰原图以作为留存。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10 02:46:02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263#

什么你都加一腿,就爱钻牛角尖。
这本来就是个设计草图,所以什么数据都没标。
你所说的本来就很容易解决,但对于没有平面几何知识的你来说,的确是感到相当难的。
关于针压的问题,我前面早就说过加多一个节点来解决。
全世界都懂就你不会,哈哈哈哈。
TOP
1264#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5-9 22:36:00 发表
什么你都加一腿,就爱钻牛角尖。
这本来就是个设计草图,所以什么数据都没标。
你所说的本来就很容易解决,但对于没有平面几何知识的你来说,的确是感到相当难的。
关于针压的问题,我前面早就说过加多一个节点来解决。
全世界都懂就你不会,哈哈哈哈。


我说画的不准确,并说这臂应该是可以伸缩的,我都是给你个台阶下。可你还不领情。还要贫嘴。如果你要这样,我也不谦让了。


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想到这个距离是变化的。这个设计概念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再回头来看看这个概念和你前面那红线的概念。这里压根没有联系。在前面那红线至少得交于那两个零点,给人一种具有某种变化规侓的假象。


从侧滑力来说,你仍然认为在零距上没侧滑。这完全是错误的。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265#

这里我本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可以告诉阿杰,思路基本正确,下去再纠正纠正再拿上来。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266#

回复 1265# redsox 的帖子

我的图是画给懂的人看的,基本的原理已经表达够清晰了。
你的理解水平有问题还是不要在上面画蛇添足了。
你连切点弧线都不会画,还说什么红线呀!
糟糕,忘记删除多余的线条,让你偷学了切点弧线。
不过168的网友都知道你的静态曲线是剽窃切点弧线的了,无论你如何百般狡辩和抵赖,都逃不脱这个事实。
TOP
1267#

弱弱的建议:绕过这儿的纠结,进入侧滑实践中去
TOP
126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5-10 6:14:00 发表
我的图是画给懂的人看的,基本的原理已经表达够清晰了。
你的理解水平有问题还是不要在上面画蛇添足了。
你连切点弧线都不会画,还说什么红线呀!
糟糕,忘记删除多余的线条,让你偷学了切点弧线。
不过168的网友都知道你的静态曲线是剽窃切点弧线的了,无论你如何百般狡辩和抵赖,都逃不脱这个事实。





杰哥,是这个原理吗?图片在网上盗用的。
TOP
1269#

回复 1268# 石公子 的帖子

谢谢石公子。
TOP
1270#

原帖由 Real 于 2014-5-10 23:08:00 发表
弱弱的建议:绕过这儿的纠结,进入侧滑实践中去

这张测试唱片B面的第一段就是用来调整抗侧滑力的,上面记录了一段315Hz在+12db内从小到大渐强的正弦波信号。
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用示波器检测左右声道其正弦波输出信号,调整抗侧滑力是使正弦波信号不出现失真并且相位一致。
测试唱片.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5/13 9:30:51 上传)

测试唱片.jpg

315Hz.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5/13 9:30:51 上传)

315Hz.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