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见证录制广州交响乐团一场音乐会的非常发烧之旅 [复制链接]

41#

回复 40# recorders 的帖子

那你说呢?
TOP
42#

如果在我面前摆两场音乐会门票,一张是近七十岁的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出,另一张是中国金钟奖第一名的小提琴手的音乐会门票,二选一的话。我一定会选后者。看了一些世界伟大小提琴家的介绍,他们很多都是青少年时就表现优异,脱颖而出。很多十来岁就登台演出,令很多导师都非常赞赏。有趣的是很多小提琴家,或者指挥家经常是在救场的时候一炮出名,震惊乐坛。他们在成名前绝大多数都是每天超过8小时练琴,风雨无阻。他们多数不缺技巧,只是缺乏登台表演的经验。其实登上事业高峰前的“黑暗路程”,这段人生的经历往往是最难忘的。很多的音乐家因为没有遇到伯乐,没有良好的机遇才未被发现。善于发掘提拔青年人才,才是中国音乐界的希望。希望象张金茹一样的青少年人才能在音乐事业上最终获得璀璨的成就。
TOP
43#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3-1-25 23:52:00 发表
这个非常不同意,在坚叔处听到的ADAM专业喇叭的表现是非常自然的,声音的密度、信息量远非一般民用喇叭所及,如果觉得专业喇叭不好听的话,我觉得除了个人主观喜好之外,八成是因为音源不给力。


那你可以试一试把这对喇叭买回家放在自己的听音房中细听,看看和棚里的感觉是不是还一样。


这对喇叭也不是特别贵,本地有烧友在用,从国外全新买回大概20几万吧,里面还内置多套ICE POWER功放,后级钱也省掉了。


我始终觉得厂家设计一样东西,是考虑到它的用途和使用目的的,所以丹拿有民用丹拿和丹拿声学,ADAM有专业版ADAM和民用ADAM.实际把位置互换了,并思考为什么民用的都是瘦面孔,专业的就可以是大胖子等等,才会感觉到什么叫合适,而不是简单的好听不好听的问题,那是关乎箱子素质的另一个话题了。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3-01-26 08:14:34
TOP
44#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3-1-25 23:55:00 发表
这个倒是没错,所以我才说以现场的声音作为调整系统的方向,绝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也有大量的录音是很接近现场位置聆听的中远场录音效果,不能因为录音中有近场录制的小提琴等独奏录音,细节表现比我们在现场听到的更好更多,就放弃和怀疑现场高质量演出是我们调声和追求的方向这一准则,否则的话,那就是一叶障目,刻舟求剑了。


正如现场听完了,回来录音还是要听的,毕竟我们能听到的现场的水平和曲目范围和经典录音的差距还是巨大的,这不是现场一听那声音一激动就能弥补的,多听听就能品出味,更全面理性地看待现场和录音等等这些问题来了。
TOP
45#

只能说录音更好听、更HIFI,
现场就是现场,什么座位就有不同的感受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46#

白天要上班,错过了精彩的排练现场,非常遗憾。
坐在操控台前,并不是单纯摆个蒲士留念,因为这是整个录音系统的监听位。
在这里的听感,仿佛是站上了星海的指挥台,整个广交仿佛就在面前铺开,每个乐手仿佛都清晰可见,每件乐器仿佛都触手可及.........
这一切一切的细节,不都是在我们的音响系统里苦苦寻觅的声音吗?!
许多烧友在摆弄音响系统时,都常说是以还原现场为依据,这其实是个误区。
要说现场,我们以那个位置作依据呢?
前排皇帝位?后排?楼上?
错了!
其实音响系统要还原的是录音师想让我们听到的声音!
而大多数录音师心目中的位置,就是想让我们站在指挥台。
对于众多优秀乐团来说,有能力、有机会站上指挥台的人并不多。
但在自己的音响系统里,却完全有机会做得到。
因为自己才是皇帝,否则就不会有皇帝位了,呵呵。
这就是我对于现场与录音最大的感触。
1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1/26 17:20:44 上传)

123.jpg

TOP
47#

由于现在的录音技术,麦克风无法把现场的声音作全息记录。
也由于监听喇叭采用入墙设置,我们在录音现场听到的声音很纯净、很直白。
这需要后期录音师混音后,才算是真正的成品。
这比如最优秀、最新鲜的食材,在烹调时也需加入调味佐料,才能最后上桌。(最少也要放点盐吧?)
当晚完成录音后,坚叔就即时作简单的操作示范。
稍加混响处理后,出来的声音就变得圆润、饱满,极具现场感。
坚叔还给大家提出思考问题:对于现场录音与后期处理,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重要性和侧重点?
我当即就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话非常行货,顿时惹来哄堂大笑。
表面上看,后期处理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他直接面对消费者,以丰富的经验制作出与现场相符的声音。
同时也可以对前期录音的不足加以修饰。
但我觉得前期录音作为信息记录的源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记录的信息丢失太多,对于还原现场来说,再伟大的后期,最多只可做到形似而非神似。
只有现场演绎、前期录音、后期处理这三者之间达到完美地配合,才会产生真正的天碟。
这才是真正的发烧。
TOP
48#

享受呀!
发烧友只是在录音作品里选择适合自己胃口的音源产品,如果还需要加料调整或纠偏到自己需要的声音旅轨道,那就是音响产品的个性化特质应该承担的作用了。
发烧!大抵如此。
TOP
49#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3-1-25 21:47:00 发表
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动!
听过现场和录音的对比,我觉得在音响系统上要还原现场的声音是绝不可能的,而且以现场的声音作为调整系统的方向也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尽最大努力的也就是能够听到录音师们想给你听到的声音罢了。


我自己坐在音乐厅里,总想找一个开关,把全场的音量开大。
重放现场声不可能,首先就找不到一千多人坐在那当吸音材料。
TOP
50#

回复 44# johnleeh 的帖子

先撇除是远场还是近场的因素吧。每个录音场地的声音、每个录音师录音的理念、摆咪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再加上变化可能更多的后期制作,就算能听到一张接近现场声音的唱片,也是录音师想让我们听到的声音而已,这点在坚叔的录音室里听录音的回放就可以清楚的体现出来。但问题在于不是每个录音师都以接近现场听众听到的声音为制作标准,因此若以还原现场为方向才真是一叶障目,刻舟求剑了。
上面阿杰、时光兄和老范的观点其实也都差不多是这样,我的观点是能够充分还原录音师们想给你听到的声音,也就是唱片里面的信息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TOP
51#

原帖由 Willson 于 2013-1-25 19:20:00 发表
很佩服Shotchen兄的记忆力,就如回到现场一样。顶一下,稍后我也上我一些体会。
上168玩也有2年多,虽然感觉陈生不是版主,但他对168的工作比较热心、热情,完全是一种奉献精神!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52#





TOP
53#

有几种现场声是很难还原的,比如乐队从极轻到全体合奏的瞬间音量变化,还有一些声音的细节,像低音提琴的协奏,某一处的三角铁,有时坐在音乐厅里会觉得奇怪,这些为什么以前听唱片时听不到。
音乐厅里的声音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发烧、或者说不夸张。
去年在纽约,一天之内听了两场,纽约爱乐和费城交响,晚上回到Q兄的水寒居,再一打开音响的时候,要过一会才适应过来。
TOP
54#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3-1-26 21:46:00 发表
有几种现场声是很难还原的,比如乐队从极轻到全体合奏的瞬间音量变化,还有一些声音的细节,像低音提琴的协奏,某一处的三角铁,有时坐在音乐厅里会觉得奇怪,这些为什么以前听唱片时听不到。
音乐厅里的声音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发烧、或者说不夸张。

那是因为你没有在指挥位上听。
TOP
55#





TOP
56#



TOP
57#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3-1-26 20:25:00 发表
先撇除是远场还是近场的因素吧。每个录音场地的声音、每个录音师录音的理念、摆咪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再加上变化可能更多的后期制作,就算能听到一张接近现场声音的唱片,也是录音师想让我们听到的声音而已,这点在坚叔的录音室里听录音的回放就可以清楚的体现出来。但问题在于不是每个录音师都以接近现场听众听到的声音为制作标准,因此若以还原现场为方向才真是一叶障目,刻舟求剑了。
上面阿杰、时光兄和老范的观点其实也都差


好的录音师做录音是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给你听什么就听什么,天马行空,无所顾忌,没有规矩,没有参照?


建议你还是多听几次,甚至几十,上百次现场后,然后再结合中外优秀的录音制品再慢慢思考,总结吧。不着急听一次就急于要得出什么结论。
TOP
58#

回复 53# 老范 的帖子

这个有同感,听完广交现场再去录音室听录音,刚开始的时候真的不习惯,看见坚叔的咪就摆在乐团头上,有点后悔没有走去第一排认真听一会,这个位置应该跟录音的差别小一点的。
TOP
59#

第一排声音不好的,当天排练的时候坚叔安排大家坐的的位置才是星海音乐厅的最佳效果位置,如果按照监听系统里听到的效果,要站到指挥位置去。还有个位置的效果很“监听”就是在管风琴区最接近乐团的位置。
TOP
60#

回复 57# johnleeh 的帖子

录音师怎么搞的、用什么标准,建议你多听听再慢慢想啦,反正我就算是听威尔金森的唱片,录音也不是每个都相同的,而且是连英国版与美国版得声音都几乎完全不同。我这个观点也不是刚得出来,N年前第一次听现场时就已经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这次去录音室听完录音就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而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