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度中性其实也是一种声染色 [复制链接]

查看: 9019|回复: 42
21#


另外补充一点,很多人喜欢用直白来形容监听,貌似只要是监听喇叭,声音就会直白,其实不然,或许有些号角喇叭在没调整好之前会声音比较耿直,但有些文章就喜欢把冲说成直白,然后再把直白和监听挂上钩,真是混淆视听。好的监听系统只会让你感觉置身现场,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时刻提醒你在听监听。
所谓的“器材太中性了\声音比较耿直、直白",等等,不是声染色,已是一种听感可觉的失真。
很简单,现场乐器若真是又耿直、又直白还监听,把人的耳朵搞得辣辣的、神经弄到紧张兮兮的,你会花钱买票去听吗?
TOP
22#

回复 1# maurice_zhao 的帖子

在正规的声学环境听现场,那就是中性。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qq:43172678                                         
TOP
23#

概念的界定出了问题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24#

说明很多所谓的监听器材还不够中性,或者说现阶段的音响技术离真正的中性还有不少距离
TOP
25#

对,现有器材离真正的中性还远着呢,妥协是对现实差距不得已而为之的高明手法,只有在扭曲型失真与丢失型失真两方面努力降低的过程中,寻求最合理的平衡
TOP
26#

       楼主所说,其实是对中性的认识和对现有商品器材的认识还不到位。
      真正的中性指对录音信号不缺失也不附加,尽可能如实进行电声转换。这是hifi高保真的目标。
      但现实商品器材因原理缺陷无法做到。所以楼主根本不可能听到确实中性的声音。
      接近中性回放的电声是非常美好耐听的。绝非各种变异所能及。这需要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目前只有本人DIY可做到。
TOP
27#

原帖由 maurice_zhao 于 2012-12-9 18:55:00 发表
就是论事讨论这个话题:过度中性也是声染色。很多朋友在评论一件器材时会用中性、无添加、白开水来形容某些器材的声底。

试问:交响乐现场的现场谁听下来会感觉一个乐队或者一个音乐厅的声底中性?当弦乐群一响起,只会感觉到一股绵绵柔柔,似云朵般的乐声响起,向听众席飘来,那种天鹅绒般的感觉有谁会联想起中性?就我听过的音乐厅而言,我都觉得现场的声底是偏温暖的。

没有器材可以完全还原录的实况
也不是所有的唱片都是录现场。
排练厅去听过吗?很多唱片都是在那录的。那种发干发紧的音色我觉得非常传真,尽管很难听。

TOP
28#

看来什么是发干发紧的标准偏差比较大了,真实乐器(非演奏级别乐别另讲)在演出水平的乐手手上,以及较有水平的歌者的歌声,即使普通环境下,也很天籁!和难听一点不沾边!!!
TOP
29#

本来不想说的,想想还是说上一二吧。所谓hifi高保真就是指完全还原录(不是现场),其它一律称为失真(有的失真是很好听的,有的则不然)。
TOP
30#

以前也常用中性这个词,后来发现各自对中性的理解不同,所以现在我喜欢说透明(不是指声音的通透感),也追求器材的透明感。窃认为,所有的器材或配件,都应该是透明隐形的,音源里面有什么,就出来什么。这样的器材,才是最有音乐味的器材。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