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度中性其实也是一种声染色 [复制链接]

查看: 9020|回复: 42
1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12#

呵呵,说到实质了,大家听的是一个系统,不是某一台功放,重播系统(包括房间声学条件),尽量忠实CD碟片的讯息就行了,其它事,交给录音师!!!
TOP
13#

不管中性也好,音染也好,如果系统重放的音乐和人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受到感染,那就不是好系统。
TOP
14#

回复 13# wayned 的帖子

再多嘴两句,重放的音乐和人之间有没有交流,有没有感染力,是演奏者与录音师要做的事,器材永远只是工具,不过不失才是它的本份!!!
TOP
15#

1,假如中性是指完全还原;很中性是很能接近完全还原;较中性是比较接近完全还原。过度中性就是不能完全还原了!
2,仼何软件不能完整记录声音(被录音),任何器材不能完全还原软件,也就是任何系统也法完全还原声音原貌。中性是用泛滥了的没法有定义的词(多数被写手形容于声音只有声音没有音乐的器材)至于过于中性更无法、、、、、、、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2-12-10 09:01:40
TOP
16#

李宇春过度中性
我的HIFI与美女博客:blog.sina.com.cn/athfan
TOP
17#

路过学习了。
美国JPS, 美国Sound Anchors, 美国ABYSS, 美国Cavalli
http://shop34547859.taobao.com/
TOP
18#

原帖由 maurice_zhao 于 2012-12-9 18:55:00 发表
就是论事讨论这个话题:过度中性也是声染色。很多朋友在评论一件器材时会用中性、无添加、白开水来形容某些器材的声底。

试问:交响乐现场的现场谁听下来会感觉一个乐队或者一个音乐厅的声底中性?当弦乐群一响起,只会感觉到一股绵绵柔柔,似云朵般的乐声响起,向听众席飘来,那种天鹅绒般的感觉有谁会联想起中性?就我听过的音乐厅而言,我都觉得现场的声底是偏温暖的。
TOP
19#

回复 18# 再换一次器材 的帖子

很赞同,是这样。
TOP
20#

楼主都没有弄懂什么时候叫中性,什么叫音染。
器材相对中性能把不同唱片公司的风格表现出来,而音染是无论放哪家的唱片都被罩上某器材或咸菜的声音。
至于现场声带些暖润,可以作为你系统整体调声和对唱片公司录音的参考,但是不同现场声音差距非常大,海纳百川才是硬道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