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久违了,小米----从零开始,玩转MAC MINI CAS(更新-空间再... [复制链接]

521#

       1、景丰HDM-03,定位为HIFI的数字播放器,算是国内生产比较早的一批,定价也很实在,这是厂家聪明的地方,国内产品相比国外产品,要获得认可,需要杀出一条血路,一口想吃成胖子,还真不如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相比音箱、功放,我更看好国内的数字产品,这点国内国外起点其实差不多,看看OPPO的厚积薄发,再想想当年VCD MAID IN CHINA一枝独秀的盛况,或许就能看出点道道来了。

   朋友是个AV影院高烧烧友,但也知道景丰这个牌子,年初,AV系统升级后,声音品质提升了,就想着组建一套简单的HIFI听听口水歌。选择景丰的理由很简单,简单、易用,用惯了硬盘播放器,再用这个没压力。跟着景丰HDM03来的,还有一台kerll 老版的KAV 300i双声道HIFI功放。
IMG_9806.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4/9/9 11:55:53 上传)

IMG_9806.jpg

TOP
522#

    先说说k佬,主要是这台功放给我印象太深了,实际上在场的烧友都有类似的感觉。这台KAV 300i是国产后S300i的前身,百分百原产地血统,老K佬以推力猛、动态强的暴力美学著称,不少玩家拿来推丹拿、ATC等大食音箱,这次,我也试试推推我的PMC 小书架。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台150W的合并机推起PMC来说,可以说是干柴遇烈火,直白爽朗的小伙儿遇到朴素不修边幅的MM,一个就想直接推倒,另一个拼命的大喊:MY GODMY GOD!蔡琴大妈厚厚的粉底没了,只剩下素颜朝天;童丽妖艳的眼睛闭上了,听着她卖力的唱着太湖水,感觉她更需要一瓶矿泉水。。跟我一起猫在听音房工地的几个烧友不是撇嘴就是摇头。这个时候,我用平板迅速切换到audiofone公司出品的大提琴《假日小品》,然后,再切换到斯塔克,同一首《摩西》,斯塔克直接给归类到民工和街边流盲乐手。。这,不科学撒。

    不信邪,换上我的75W小功放,preout输出,300i切换到后级模式,娇娇肉肉的童丽从后台回来了,补充了水分的童MM,湿漉漉的感觉真好;蔡大妈洗掉了风尘,土豪金的话筒前找回了自信和从容;斯塔克大叔从地上拿起了帽子,穿上了燕尾服,一曲摩西,跌宕起伏,颤动的弓毛,像腊月天簌簌发抖的鸭子,又如九曲十八弯烟花小巷凄厉缠绵的叫卖声。。。。如泣如诉,如泣如诉啊,一哥们拍着大腿嚎叫着:这大叔分明就是西方的阿炳哥撒!众人朝这哥们齐齐翻了白眼,哥们继续嚎:还有,还有,刚才那童MM,真他x的娇啊妹啊,湿了湿了,这就是贵气撒,女人不湿,价钱不贵,待会给哥刻2张!

     声音前后的巨大差异,一方面充分体现了k佬的暴力倾向和直白不加修饰的声底;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有推力不一定代表就有好音色,好听感。音响系统讲究搭配和整体,将k佬扔进我这套调整了4年的系统,水土不服,是必然的。同时,换前级,声音的巨大差异,也说明k佬对前端的忠实还原,起码,做后级是合格的,低频上的表现,无论是下潜深度还是弹性收放,相比小功率功放明显占有优势,而实际上这台带影院直通的合并机,用在AV系统上听感是令人惊艳的,与天龙AV功放配合,暴力、速度、瞬态、场面,都很到位,因此,本想出手的朋友,立马刹车,抱住不放了;而不好听的原因,也有推力足了,细节多了,前端弊端给放大了的缘故。但总之,用k佬推PMC,声音肯定不是我的菜,直白的K佬加上白开水般的PMC(虽然,我始终认为PMC并不是白开水,直白也不代表朴素),这感觉就像吃10块钱1个的窝窝头,卖相不错,但口感的嘛,呵呵。


IMG_980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9 13:26:51 上传)

IMG_9802.jpg

TOP
523#

    再来说景丰,一开声,感觉就不错。背景很安静,相比MAC MINI,线条要清晰一些,声音厚度、音场范围明显小了一圈,但是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人声表现上口型要小一些,人声结像虽然不够扎实,但听感实际上更轻松一些,器乐表现上高频略亮,整体细节明显少了些,弦乐声音幼细,形体偏小,打击乐没有强烈的金属感,,低音贝斯、大鼓缺乏重量感略感浑浊,但总体层次上没有乱的感觉。

    先后听了1个多小时,整体感觉上,这个播放器听感上属于比较耐听的,没有类似OPPO等数字转盘声音明显硬、燥的感觉,声底属于小清新,安静的背景,对于喜欢小音量聆听的烧友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也和同类播放器一样,声音的偏薄,细节上的淡化,表现一些复杂场面和动态较大的曲目,感觉不够流畅,乐感上还是有所欠缺,也不能完全抹去数码味。朋友,拿景丰和300i配合推一对杰士落地箱,他喜欢听口水歌,因此,听感上人声还是不错的,没有明显的薄、硬的感觉,气势上甚至还有所增强,只是器乐上不够柔顺,水分少一些,稍显干、涩。换一台胆功放或加一台前级,用来听流行、口水歌,其实也不错。朋友计划升级影院箱子百里登,相信声音表现上肯定要比现在的杰士要好的多。

    如果,你想和我朋友一样,尝试玩玩数字音源,又不想折腾PC或者MAC,选择一款简单、易用的数字播放器其实也是个不错的想法。景丰这款播放器,相对它的价位来说,声音表现感觉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定律一样存在,关键看你如何给它一个合理的定位,阿Q精神不能要,但用显微镜去放大和审视,也很累。就如我一直认为的一样,玩CAS可以和CDLP去比较,但没有必要苛求孰优孰劣,本来二者或三者之间都存在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关公战秦琼,还是李逵打李鬼,答案其实并不重要,不是吗?
IMG_988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9 16:21:17 上传)

IMG_9886.jpg

TOP
524#

       2、逸恒USB处理器-魔方和数字界面Audiophilleo 2 USB-S/PDIF converterAP2


    今年以来,国内数字音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推出试听活动,感觉这样的推广活动很不错,有利于烧友对新产品的实际体验,比纸面上的广告效果好的多。


    一直忙于听音室改造,上网很少,在环境改造未完成前,也没多少精力和时间关注新产品。享声数字播放器、逸恒USB处理器是近期比较活跃的2个国内品牌,网上评论也不错,这让我也有些小期待。 上周,获得逸恒USB处理器试听机会,恰好朋友刚进了一个AP2数字界面,就一起拿过来,做了对比测试。一直犹豫是先进行MAC MINI线性电源改造,还是先解决USB的独立供电问题,也对一个好的数字界面是否比USB处理器等更值得投入有所疑问。此次对比测试,刚好找到一个答案。

IMG_989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9 17:04:26 上传)

IMG_9893.jpg

TOP
525#

继续…………
TOP
526#

原帖由 ok527 于 2014-9-9 17:33:00 发表
继续…………

一天都忙单位事务,争取晚上更新
TOP
527#

     在描述对比测试结果前,有必要先说说环境、设备和听感的习惯。影音室HIFI调整基本完成。整个听音室的改造过程,这个帖子有记录,都是些流水账,但基本能看到9个月的折腾过程,这段时间有空了,会针对HIFI部分,做个梳理,写个帖子和目录,会有更详细的图片说明,后期调音测试,会有一些家访的内容做参照:http://www.av1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0951&extra=page%3D1%26filter%3Ddigest%26digest%3D1%26digest%3D1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4-09-11 01:11:28
TOP
528#




     测试频响曲线,与原始曲线很接近,主频段都在+-3db范围,低频靠摆位和声学部件加强,后期专门针对PMC进行了优化(会有相应的测试图片)。关于频响曲线和实际听感的差异,上面的帖子有所描述,但还不完整,我的观点就是:频响曲线可以不追求完全的平直,实际上不少厂家根据单元设计、调音习惯频响曲线会做微调,并且会标注误差值多少。但频响曲线尤其是房间听音位的实际测量值,反应的是对某一频段声音响度(dB值)的响应,如果某一频段出现大于6DB的偏差,甚至更多,那么要么强化这个频段遮掩附近频段(波峰),要么弱化甚至缺失某一频段(波谷),技术或理论上就是信息的不完整,这个会比数码音源的jitter(抖动偏差)偏差更大,会比胆机的谐波失真更加离谱,这时候再去讨论三段的所谓平衡、音乐的所谓流畅、还原唱片信息甚至还原现场,还有多大意义呢?这个通过原始声谱和录音声谱的比较,可以看到频响曲线对信息量还原的影响,因此,保持一个相对误差范围内的频响曲线还是必要的,起码走向上和原始曲线不能偏差太多,在后面会补充这部分的测试。房间的天花,还没完成,会采取一个非常规的方式进行声学处理,使用声学大忌的玻璃材质,结合球面、曲面和沙、水等填充物做声学微调,也算是对传统的一个挑战吧。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4-09-11 01:20:06
TOP
529#

    实际听感,三个频段基本均衡,因为喜欢爵士,低频做了强化,但不会感觉太突兀。基本达到我音场无边界,音箱隐身消失的目的。我追求的音场,不会仅仅局限于音箱后场,不会是扇形,也不会是梯形,或者什么形状,而是一个无边界的自然声场,纵深上,不会勉强去追求深入巷子的感觉,因此不反对一些夸张的录音,在前场,侧后方,甚至脑后出现,高频不会过分追求顺滑而丧失细节,中频更喜欢一种自然朴实的质感,低频的弹性和氛围会比速度、爆棚更关注,低频我喜欢的描述叫“裙摆效应”,无方向的扩散和按摩感,即使是人声,小音量也能感受这种低频的按摩感,不要怀疑人声的音域范围。
    我喜欢躺着听音乐,因此,影音室的皇帝位没有沙发,只有一个硕大的豆袋(现在换了一个更大的,躺的更舒服),采取近场等腰三角的监听模式,而大部分时间,在皇帝位会感觉是在乐池里,音乐呈现一种包围感,而非远离的舞台,而实际上,我希望的效果,除了皇帝位,在其他位置,人声的结像和定位不会有很大偏差,因为喜欢坐在后排的书柜前看书。
TOP
530#

     多乐器出现的时候,我更关注他们的定位是否符合规律,更注重自然音场的形成,例如大提琴和小提琴、吉他一起出现,大提琴要在音箱下面出现,小提琴要偏上方,吉他则在偏中间的位置,至于偏左还是偏右,偏前还是偏后,要看录音,钢琴出来的时候,我会去辨别它是背对还是侧面,形体大小如何,更注重流畅的听感,而非所谓动态等等。过于干净、完美的器乐,给我的感觉12张录音可以,但如果全部都这样,会让人昏昏入睡,就需要检讨自己的系统了。对于人声,对于器乐,PMC的直白不会是白开水,应该是一种类似朴素的还原,该娇媚就不会做嗲,该是破锣嗓子就不会涂上润滑油,该是弹棉花的,不会华丽转身变成金手指,对于一些单声道历史录音,永远也不会变成百听不厌的天籁之声。
TOP
531#

对于mini这家伙我也算是对它够用心的了,先是换电源线、SSD、换内存,中间上USB处理器(包括两条价值还过得去的USB线),移动硬盘用火线连接且用线性电源供电,到最后上MOJO线电来伺候它,配给它的解码是M1,到目前的表现已经可以比美甚至胜出我以前单用歌匠ONE时的表现,可以做到非常耐听了,可如果拿它单独和高级纯转盘来比,还是有差一口气的感觉,当然在播放高清文件时还是有非常优势, 而且使用方便,拿着IPAD就可以非常直观的遥控,对于我来说,PCHI和CD是并存的,不是谁可以代替谁的。
最后编辑飞驴 最后编辑于 2014-09-11 10:49:53
TOP
532#

LZ有无试过MAC MINI的雷电接口?
TOP
533#

原帖由 飞驴 于 2014-9-11 10:40:00 发表
对于mini这家伙我也算是对它够用心的了,先是换电源线、SSD、换内存,中间上USB处理器(包括两条价值还过得去的USB线),移动硬盘用火线连接且用线性电源供电,到最后上MOJO线电来伺候它,配给它的解码是M1,到目前的表现已经可以比美甚至胜出我以前单用歌匠ONE时的表现,可以做到非常耐听了,可如果拿它单独和高级纯转盘来比,还是有差一口气的感觉,当然在播放高清文件时还是有非常优势, 而且使用方便,

兄对Mac mini的确仁至义尽了,爱护有加,点32个赞!

mojo audio是计划中的,能否谈谈更换后的听感,还有M1也是近期比较热的一款解码,它的对手貌似也出现了, Ps audio directstream
最近新品不断,数码更新换代太快,快跟不上节奏了。
耐听是必须的,mac mini声音相对CD应该更柔顺些。至于差一口气的问题,飞驴兄是否考虑过:数码的播放方式,信息量还原相对CD的“过量”问题?还有,CD格式的削波处理,抓轨即使完美,结果还是削波,播放方式的不同,是放大CD这个弊端还是遮掩呢?为什么24bit、DSD和SACD之间的差异,争议就小的多?
感觉,就如胶片机和数码相机,一个是化学反应显影,物理特性决定特点,色调过渡定义为自然,一个是像素点1比1数字还原,数码技术决定结果,定义为解像力犀利,艺术上自然的定义永远高过清晰度的分量,而技术上,清晰度比自然和美感这些模棱两可的定义更容易找到标准。即使现在数码影像几乎一统江湖,但像素的提高,清晰度的提高,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新事物,接受起来都有个过程,听感与视觉相比,更加不直观,更加容易混乱。这个过程会更加的漫长。因此,我完全赞同兄的看法:CD和PCHIFI或MACFI,是无法相互取代的。而可遇见的,则应该是LP复兴和数码的日新月异共存齐舞,而CD或许真的会沦为尴尬的第三者。因此,我下一步的计划是玩LP。
TOP
534#

原帖由 bcline 于 2014-9-12 0:57:00 发表
LZ有无试过MAC MINI的雷电接口?


没试过,即使苹果开发雷电的目的是取代HDMI,即使现在DSD播放最佳方式是源码输出,但目前支持雷电口的解码器还是很罕见,如果有玩hilo雷电口解码的朋友不妨来分享下。
TOP
535#

    影音房HIFI调整期间,先后来了4波烧友光临,有玩DIY,有玩成品机的,有玩LP的,也有玩CDPCHIFI,MACFI的。从私下和公开的听感反馈来看,比较集中的是:音场很好,定位较准,层次清晰,人声口型好,声音自然,器乐质感强烈,能表现各种风格,爵士、小制作比较突出。比较感兴趣的,也多是这套MACMIN音源,声音顺滑,无任何薄、燥、涩,没有什么数码味,听感流畅、自然,耐听、悦耳,久听不累。75W的功放能推动PMC,尤其还算不错的低频表现,也是意料之外。最后,一致对影音房的配色表示惊讶,这颜色,也忒闷骚点。。。。
    关于这台功放,力保声(Exposure这个牌子绝对是给低估的牌子,先后听过八度、PASS、贵丰推的PMC,感觉仅仅从音乐的还原、自然度和流畅性上,这些高大上的牌子,比不上力保声 ,这是一种称之为“庄正”的味道,这个味道在另一个品牌乐圣(ROKSAN)上听到过,区别于传统英国声的暧昧、浓郁和所谓音乐性,也有别于现代欧洲声的追求动态比的HIFI性,不追求极致,只求恰到好处。而这种感觉,在4年前是完全感觉不到的。4年时间,环境折腾了3次,花的钱足够换1台把PMC小书架推到爆的功放了,但我的感受还是:环境是王道,耐心是时间的杀手,把玩的是过程,结果有时候反而是其次了。在环境完善之后,再去折腾器材,或许比频繁更换进出更明智一些。头脑发热的时候,建议看看这个认为一套3万台币的器材和300万没有本质区别的台湾人的帖子,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579-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古典音樂美感的經歷(長篇連載)&p=7119#post71194年前惊为天人,小菜鸟终于见着大师了;2年前,认为这家伙就是个神棍,和极品论坛的几个极品有得比;现在,感觉:原来简单的东西也可以用几十万字来做注解,估计这位老兄已经换了好几个键盘了。看他的东西要挑着看,有些是精华,有些纯扯淡。
6926609371383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4/9/12 14:20:41 上传)

69266093713830.jpg

TOP
536#

    经常对比测试一些器材,我不是金耳朵,听不出水电和风电的区别,记忆力也特别差。对于数码产品、咸菜,养成的习惯是聆听一些人声或较为简单的器乐作品,很少用交响来做对比,太累,而且切换时间不超过30秒,保持一定的听感记忆。最近的对比测试基本用下面的一些:
    1、人声,选择是:1Camerata Iberia Songs and Dances from the Spanish Renaissance,西班牙风格的人声,除了能让人汗毛竖起来的纯净人声,它的伴奏很有特点,手鼓也好,拨弦琴也好,对器材更换相当敏感;麦克风单点录音的特点,听第1首和第9首会有明显的人声结像变化,第9首的人声会前移,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是偏左还是偏右,不同器材会有不同表现。


     2Ensemble Planeta乐团,这是我音源库里唯一的日本人专辑,224BIT,无任何伴奏的纯人声,很多人喜欢数人头,能数出大型乐团的人头都是扯淡,如果你数不出黑教堂的人头,那么,这2张专辑你应该能轻易的找到各个声部的位置,而且超级宽的人声音域表现会检验你系统对人声的综合表现,这里有一段视频,可以看出5个人的排列,大致录音方位也类似http://v.ku6.com/show/KguU3YyOkAzvUH3F.html?loc=youce_tuijian其实,美声是测试人声细微变化的最佳范例,类似的还有JanGarbarck The Hilliard Ensemble、国王组合,胖子和多明戈不推荐,不解释;跨界的推荐Katherine JenkinsMy Christmas,大量管风琴伴奏,对系统的考验很残酷。


    3Barb Jungr-love Me Tender,这是一张Linn出品的示范级24bit爵士女声,不仅体现了24bit高格式录音的特点,密度、质感还有宽松自然的听感。Barb Jungr的声音极具穿透力,而其中的钢琴伴奏动态之大,泛音之丰富,CD格式还没找到一张可以媲美的。胖妞阿黛尔的不推荐,无论是黑胶转录还是24BIT,看了蓝光现场演唱会,就可以忘掉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表现。


    4Eva Cassidy-songbird12张专辑里,最好听的一张。cassidy已经去世,“用生命去歌唱”,或者是对这个不修边幅的女歌手的最好注解,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嗓音特色,会轻易将人带入她的世界。


5)其他还有台湾33届音展CD,这张CD录音一流,相比国内的夸张录音,这张CD 3首人声,无疑给出了很好的示范,第一首钟志刚的《忘了谁》,胸腔出来的声音带着强烈的共鸣,伴奏的空气感和弹性十足,台湾的人声还可以听听阿淘和郭金发,本土的,才是最有特色的;Patricia barber的蓝色咖啡屋,听最后一首的拍大腿,能听出很逼真的质感,回家可以拍拍女朋友的大腿做对比;Five songbirds,是比爵士女伶系列更好听的一张集合,其中有熟悉的泽仙花,大眼妹,每一首都很经典。
照片 0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2 14:31:13 上传)

照片 010.jpg

照片 03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2 14:35:49 上传)

照片 036.jpg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4-09-12 14:37:28
TOP
537#

         2、器乐选择的是:1audiofone公司出品的几张CD,主要测试小提琴,巴赫的无伴奏,是测试利器,Aaron Rosand(亚伦.洛桑)用的是一把瓜奈里名琴,播放好听能出丰富的泛音,透明清澈中带有一点甜味,琴腔共鸣也好,高把位弱动态也好,是很好的照妖镜;另外一张希伯萊,同样是双乐器,比沙汉姆的那张吉他二重奏更有代表性,戏剧性的对话,让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乐器定位上不用闭上眼睛,完全看的到,摸得到;小提琴还可以对比穆特和费雷德曼,而帕尔曼推荐这张辛德勒名单电影原声,犹太人血统的帕尔曼会有别于其他录音的情感演绎,适合半夜聆听;



2)还是audiofone公司的大提琴《假日小品》,主要和斯塔克对比,同一首摩西,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演绎,一张唯美婉转,堂音丰富,一张质朴浓郁,质感逼人,同样都是后期不降噪处理,演奏者的呼吸声仿佛就在耳边,斯塔克的放不好,充满沙砾感,超级难听。



3)钢琴,1Ahmad Jamal的爵士钢琴,绝对是大范儿,放不好,钢琴声满屋子乱蹦;一张是古尔德的巴赫,1955-1981年两次录音,同一个人同一个曲目,完全不同的心境,无论是速度还是细微的情感变化都能听到明显的不同;另一张是舒伯特和舒曼的合集,这里能听到很好的音场表现,让音乐包围的感觉,放不好,声音会僵硬、骨感;有空,可以去听听鲁宾斯坦权威演绎的肖邦,别听夜曲了,容易犯困;



        4)还有一张是测试谍《皇帝位》后面几段乐器录音,大提琴开场的准备,能听到乐手的位置,小提琴和瓜奈里相比差距巨大,但质感逼真,沙克斯风能听到乐手喉管的气流,古筝能甩雨果几张发烧碟几条街;说到测试谍,另一张Various Artists The Ultimate Demonstration,港式普通话的讲解,配合示范曲目,能对一些透明度、深度、临场感、聚焦、解析力、瞬态等基本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张碟可以作为皇帝位的补充,对于摆位,有相互参照,有时间可以去折腾。



照片 02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2 14:43:39 上传)

照片 028.jpg

照片 00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2 14:43:39 上传)

照片 003.jpg

TOP
538#

    3、低频动态选择是:1)很多人看不上这张煲机碟,这是第2张,超级低音,的确看看它的曲目,就知道是张苦力碟。其中的牛筋四人帮,如果牙齿不好,会感觉不到那股子嚼劲,低频弹起来,胸口一阵阵发紧,你不信?反正,我信了;动态和瞬态,需要听交响吗?no,听听拜亚动力吧,那个热情澎湃啊,现代重金属能放好了,交响那点动静,洒洒水啦,当然别跟我说层次什么的,这里没有美感只有快感;炎黄鼓不要听了,时间太长,听着累;听那曲现代打击乐,活生生的感觉;声音图书馆一定要听,好多人不知道声音宽达两侧墙,深远到街对面什么感觉,听听这个图书馆就知道了,别看到声效就撇嘴,直接拉到打地桩的场面,立马会让你信心大增,没有30开外的感觉,没有感觉强烈的金属质感和猛烈的撞击感或者打桩机就在你家窗外,那是你听力不好,不要去怪系统不牛B。其实,在测试前,先用这张碟狂轰乱炸一通,再去对比测试,你会发觉听其他音乐都会比较舒坦;



2)《炸》,还是煲鸡碟,不过要斯文多了,和白头翁或巴黎的大腿有的比。





照片 03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2 14:50:48 上传)

照片 031.jpg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4-09-12 14:53:45
TOP
539#

    还有一个习惯,东西回来,不急着听差别,就是一晚上,一晚上的听,想听什么放什么,影音室也是书房,工作室,几乎每天晚上音乐不断,有时候完全当背景音乐,该看书看书,该上网上网,该捣鼓咖啡或者其他什么照旧,习惯声音后,再进行正式的对比测试。


     上面罗列的一些试听软件,会做个包子,放网盘,供大家参考。
TOP
540#

回复 533# kkman2002 的帖子

      KK兄的分析非常到位,小米在我这基于和转盘的比较也是仅限于44.1的格式,而对于SACD在我这没条件比较,  我的44.1资源来的渠道也尽不相同,所以这比较已经是处于一个不平等的条件,就如兄所说的即使最完美的抓取也不可能和原版CD一样完美,另一个可以确定是我拿一老版的CD抓取是完全可以胜现在再版的CD。
   另我觉得对于玩MAC 的CAS,在我这,上线电后是最有效的改观,比我之前上AP2和USB处理器都改观大。主要在力度和密度都有长足的提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