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发烧,我们靠什么来持续热情? [复制链接]

查看: 8470|回复: 46
2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2#

所有的快乐都源于心里

心里的快乐从宗教来说来源于静定慧而产生的喜乐

对一般人来说,快乐产生于优越感

优越感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对比,

实际上你比别人更加有追求,在某些方面更加有体验更加有心得,

就是一种优越,自然产生快乐也就会继续追求下去的

所以对于一个烧友来说,能够坚持坚信自己的系统的优点,

发现别人或自己的不足,能够得到进一步,

就是快乐和发烧的动力了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23#

靠求真,求完美的精神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24#

回复 2# 中山张 的帖子

非常同意这个说法。我就是这样。
TOP
25#

一直保持对音响的爱好。唯一的源泉就是“不要与人比器材,通过调整出变化、玩出精彩和乐趣”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26#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缘份,可能与母亲家族的人都喜欢音乐有关。除了工作就是喜欢上168,然后结交了些网友,看E版不时发些非常发烧的产品评测;周道、吴斌、赵毅敏在“音响世界”节目上介绍最新的软件,邝版在各种聚会上介绍LP。工作赚的钱也不花到其他地方去,不吸烟、不打麻将,不喝酒,不嫖不赌,除了买碟,就是升级器材。玩音响、听音乐已成为一种消费和生活习惯。
TOP
27#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6-16 17:10:00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缘份,可能与母亲家族的人都喜欢音乐有关。除了工作就是喜欢上168,然后结交了些网友,看E版不时发些非常发烧的产品评测;周道、吴斌、赵毅敏在“音响世界”节目上介绍最新的软件,邝版在各种聚会上介绍LP。工作赚的钱也不花到其他地方去,不吸烟、不打麻将,不喝酒,不嫖不赌,除了买碟,就是升级器材。玩音响、听音乐已成为一种消费和生活习惯。
好男营。
TOP
28#

回复 4# 杨维中 的帖子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5 22:28: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15 22:17:00 发表
靠喜爱听音乐。没有其它理由了..........!

很支持你的热爱音乐。不过从内心来说,我是将音响发烧和音乐爱好分为两个群体来看的,也就是说对于纯音响发烧友而言,他们的最大兴趣点其实就在音响硬件上,像绝大多数纯diy音响发烧友便是以纯音响制作为最大乐趣,而和音乐本身沾边并不多。个人认为,纯音响发烧也是一门乐趣,而不必非得扯上音乐。  

您好杨老师!非常多谢您的鼓励。

在现阶段按实际情况的确可把音响发烧和音乐爱好划分开两个群体;但音响只不过是用来重播音乐的其中一种工具;个人觉得作为一个音响爱好者,如果要持续这份热情下去,首要的是个人要对音乐欣赏感兴趣,从而玩音响,玩音响的目标就是要使重播出来的音乐更准确、更原貌;如果没有喜爱欣赏音乐为基础前提,而单单对硬件当成玩具这样来发烧,估计这分兴趣是不会持续得太长久的。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16 18:07:5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9#

回复 11#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2:38:00 发表
我是90年代初开始发烧,中途一度荒废,沉迷于斯诺克,长期与麻将为伍,斯诺克的单杆最高分62分,麻将胜面也比较大。但是后来觉得这两样项目都还是没有音乐的魅力吸引我。现在基本与麻将和斯诺克拜拜了,回到了发烧友的行列。另外还增加了一项爱好:西点烘焙,这个是为家人的,想想每天自己听听音乐与家人分享自己亲手烘焙的蛋糕和面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实在没有其他时间可以去浪费了。

好同志。赞!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3:02:00 发表
《潜伏》里面站长有一句话:美国人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家庭。
所以我觉得一个只顾自己爱好,不顾家庭的烧友不是好烧友。爱音乐更应该爱生活,爱你身边的人。发烧不能自私,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顾及家庭成员甚至是社会关系中那些不发烧的人的感受,真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快乐并自觉地接受甚至是融合与你,那才是你的成功。不能孤立的发烧,还是要学会一些妥协与宽容,不管是对器材也好、软件也好。一味地追求极致,只能将自己逼入一个死胡同。记得以前一个故事“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天天美味珍馐也是一种悲哀啊。经常听到有的烧友说:听过某某器材,回头再听自己的就听不下去了。那您是在听音乐吗?我觉得这也是不健康的心理。

您是一位合格、明智、有涵养的好烧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您这样!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0#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16 17:46:00 发表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5 22:2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15 22:17:00 发表
靠喜爱听音乐。没有其它理由了..........!

很支持你的热爱音乐。不过从内心来说,我是将音响发烧和音乐爱好分为两个群体来看的,也就是说对于纯音响发烧友而言,他们的最大兴趣点其实就在音响硬件上,像绝大多数纯diy

      太客气了,很喜欢这种交流氛围,以下是我原来的分析,当然只是个人的观点吧。

关于“音响发烧的目的和意义”之我的个人观点
    其实,就“音响发烧”这个群体而言,是分有多个不同的子群体的,当然,将他们各自的群体区分开来,并非指这些群体是相互排斥而不逾越雷池半步的,其中也有相互渗透的,但总体而言,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属性。

    一、DIY动手制作派(含焊机与摩机)

    这一类别的音响发烧友在整个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验证这一点的最直观方式是到邮局的报刊杂志部去看看,凡购买“无线电与电视”、“无线电”、“电子报”、“实用影音技术”等刊物的,多是动手派人士。再则,可以点击“胆艺轩材料网”、“中国音响DIY”等几大网站,看看多如牛毛的在线会员,以及如火如荼的跟贴,便知道这一群体如何的人多势众。
    应当意识到,热衷于DIy音响的发烧友更多的是将音响制作视为一种高级乐趣,我们不能轻视他们的动手创作热情,甚至视其为旁门左道的非主流、非正统。一个人酷爱一门兴趣而终其身,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养成勤动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于身心、修炼、思维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国外,也有很多总统与政府要员拥有自己的私人工作间的,并配有机床设备等,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持自己喜欢动手制作的爱好。
    当然,一个动手派音响发烧友如何理性的把握自己,如何做到既热爱又不至于走火入魔丧失理智,这就需要靠自己的理性与科学态度、自身修养来掌握分寸了。
    其实在我看来,音响DIY就是在学校上手工劳动课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是把课堂从教室里搬到家里来了而已。这种DIY最大的乐趣是在过程之中,结果还不是最主要的!

二、纯器材派发烧友
    这一类型发烧友在整个发烧队伍中占有最多人数,各自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投其所好而搭配从低到高不同的器材组合级别,但整体框架呈金字塔式,即工薪一族占了绝大多数。
    器材派烧友的的主要乐趣来自于不同的口味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并包括吃在碗里盯在锅里的永不满足,以及无休止的析腾与升级换代。由于更热衷于或更在乎的是音响器材本身的声音表现力,以及微末细节的质感变化,因此发烧唱片更多的是被他们用来作为验证器材素质水准的试金石。

    从“嗜好”的角度来看,纯器材派音响发烧友所关心和痴迷的是音响系统本身的表现力,唱片音乐是音效得以实施体现的媒介。尽管如此,本人以为这也是一种玩法,“音响发烧”就是音响发烧嘛,自得其乐未尝不可,是人都会有自己所好的那一口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纯器材派发烧群体中,集硬件发烧与音乐欣赏造诣为一身的双料人材也是大有人在的。

三、软件派烧友
    其实,真正酷爱音乐的人(包括用唱片来欣赏音乐的人)是不应该划入音响发烧这个圈子里的,他们应该是“音乐爱好者”,和纯音响发烧没有唇亡齿寒的因果关系。
    当然,“音乐爱好”,究竟爱好到哪一步?到了哪一个层次水准?也是有细分讲究的,不过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附一篇前几年本人和一位小兄弟的闲聊。
                   对音响器材的过份苛求没有必要
                                      ----------一位武汉音乐学院准发烧友的观点

    胡凡,武汉籍,年龄仅三十出头,2004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小提琴本科,现在美国旧金山市和导师深造中提琴,拥有音响∶功放-杰弗.罗兰(型号不详),CD机-马兰士17,音箱-型号不详,但原价2500美金。

    此前,我并不认识这位小兄弟,他打电话来说是想和我聊聊,并问从汉口过来该坐哪路车云云。由于他的满口武汉腔,我以为只是一个普通音响发烧友而已,谁知见面后才知道他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并且已在美国呆了两年,此次是回汉过年及和妻子见面。既然如此机会难得,我立马邀情了好友张汉忠、老金一同前往王老师家里,大家侃侃。

    问∶你的学业是小提琴但为何在美国却深造中提琴呢?
    胡∶因为现在学小提琴专业的太多了,竞争很激烈,而中提琴则相对冷门些。
   问∶在我看来,小提琴和中提琴的演奏好像是差不多吧?
    胡∶不,不,完全不同,中提琴的把位要宽得多,而且音色也绝然不同。一把好的小提琴和中提琴音色应该是很淳厚的,并且拉出来的音色很有质感,但又绝不会尖涩。
   问∶想不到你还是一个音响发烧友。
    胡∶不,我从来就不自认为是音响发烧友,我拥有音响只是为了更方便学习自已的专业,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听现场演奏。
   问∶当发烧友在为音响到底能否真实还原现场纷争不休时,我却认为既使一些现场演奏效果往往也是不尽人意的,包括乐团整体水平和指挥水准,甚至还有个别乐手的分部旋律音符演奏失误....
    胡∶没错,我在美国和导师一起观看现场音乐会,也会遇到乐团出纰露,铜管乐手某个音符放炮,很走场。
    问∶你在美国见到过当地的音响发烧友吗?有没有和他们交流?
    胡∶在美国生活,感觉到美国人和华人都很忙碌,大家都在为自已的生存而奔波,所以我没有发现像中国有这么多的人还在玩音响发烧。他们休闲的方式会很多,而且美国人听音响也很随意,音响开着,人却可能在厨房或几个房间之间穿流,不太可能正襟危坐地呆在音响设备前。
    问∶你的音响在美国购买贵不贵?
    胡∶哦,在旧金山会有一些寄售音响店,在中国叫二手店吧,但是东西成色都不错,而且价格比较公道,比如说我的音箱和功放原全新价都是两千多美金,但作为二手销售就只要五折了。
    问∶你在美国深造学业学费贵吗?边打工边学习吧。
    胡∶一个学期1800美金吧。是的,边打工边学习。
    问∶听说有些中国人在美国餐馆打工也能挣钱的。
    胡∶是有这样的,但是那是很累的,一天得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经常挨骂,动作稍慢一点,哪怕想坐下来休息一下,老板就会骂你,其他的伙计也要骂你。
    问∶就你学的专业而言,你将来会进当地乐团吗?
    答∶这很难说的,在美国考乐团是很严格的,但也是很公平的,你真的有本事,出类拔萃,你就能进去,但是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前景我目前还无瑕考虑的那么多,也许日后我会回中国,带学生,应该生存不会有问题的。
    问∶你怎么看音响发烧友的,我们自嘲是“穷发烧”,越没有钱还对音响越“穷讲究”!
    胡∶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从听音乐、感受音乐角度来看,当音响器材具备一定素质后,再过份地去苛求,意义不是太大了,因为再好的器材重播效果也不可能完美展现真实的现场演奏,二者完全不是一码事。
    问∶在美国买唱片很贵吗?
    答∶恰恰不贵,有一些唱片店会经营一些二手唱片,所谓二手就是有人买了后听过一两遍就不要了,基本全新,一张卖7美金。品种很多,如果你们需要,下次我一定给你们带些回来。
    问∶好啊,那太谢谢你了!


最后编辑杨维中 最后编辑于 2012-06-16 18:10:1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