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发烧,我们靠什么来持续热情? [复制链接]

查看: 8471|回复: 46
11#

《潜伏》里面站长有一句话:美国人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家庭。
所以我觉得一个只顾自己爱好,不顾家庭的烧友不是好烧友。爱音乐更应该爱生活,爱你身边的人。发烧不能自私,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顾及家庭成员甚至是社会关系中那些不发烧的人的感受,真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快乐并自觉地接受甚至是融合与你,那才是你的成功。不能孤立的发烧,还是要学会一些妥协与宽容,不管是对器材也好、软件也好。一味地追求极致,只能将自己逼入一个死胡同。记得以前一个故事“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天天美味珍馐也是一种悲哀啊。经常听到有的烧友说:听过某某器材,回头再听自己的就听不下去了。那您是在听音乐吗?我觉得这也是不健康的心理。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2#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5 22: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2:38:00 发表
我是90年代初开始发烧,中途一度荒废,沉迷于斯诺克,长期与麻将为伍,斯诺克的单杆最高分62分,麻将胜面也比较大。但是后来觉得这两样项目都还是没有音乐的魅力吸引我。现在基本与麻将和斯诺克拜拜了,回到了发烧友的行列。另外还增加了一项爱好:西点烘焙,这个是为家人的,想想每天自己听听音乐与家人分享自己亲手

谢谢杨老师夸奖,冒昧问您一个私人问题,您的名讳中的维字有什么来历吗?因为我与您是本家,家谱中父一辈也有这个维字。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3#

我现在不断买 DECCA ,DG 的碟,不停收藏CD 来维持热情。
TOP
14#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3:02:00 发表
《潜伏》里面站长有一句话:美国人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家庭。
所以我觉得一个只顾自己爱好,不顾家庭的烧友不是好烧友。爱音乐更应该爱生活,爱你身边的人。发烧不能自私,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顾及家庭成员甚至是社会关系中那些不发烧的人的感受,真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快乐并自觉地接受甚至是融合与你,那才是你的成功。不能孤立的发烧,还是要学会一些妥协与宽容,不管是对器材也好、软件也好。一
说得好,感人肺腑!
TOP
15#

听赏玩乐是一种生活习惯。
TOP
16#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3:0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5 22: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2:38:00 发表
我是90年代初开始发烧,中途一度荒废,沉迷于斯诺克,长期与麻将为伍,斯诺克的单杆最高分62分,麻将胜面也比较大。但是后来觉得这两样项目都还是没有音乐的魅力吸引我。现在基本与麻将和斯诺克拜拜了,回到了发烧

你好,本家兄弟。我这一辈有兄弟四个,中间的字都是维,四兄弟我排老大,以下的三个弟弟为杨维章、杨维真、杨维春。父亲解放前念过大学(在四川万县大学,念的是土木建筑系),他给我们起这个名字,中间的“维”的确是按杨氏家族传下来的,有讲究和来历的。只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就不讲这些了。不过,我儿子的名字也是父亲给起的,叫“杨行健”,取自“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有很强的寄希望于下一代人励志的含意。现在我有了小孙女了,请我小弟弟(他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给起了个名,叫“杨乐童”,有“健康快乐”的寓意吧。
TOP
17#

回复 13#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在你购碟附近有一古典乐爱好者,可能你们年龄相仿,耐心寻到他,与他学习唱片聆听之法,必有长足进步。
TOP
18#

我家族谱上面,维字辈上面是福字辈,到我这一辈是志字辈。现在已经不按这个排了。因为看到您这个名字维中与家父维荣相仿,觉得亲切,所以一问。一笔写不出两个杨,说不定还真是同根同源呢。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9#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15 23:37:00 发表
我家族谱上面,维字辈上面是福字辈,到我这一辈是志字辈。现在已经不按这个排了。因为看到您这个名字维中与家父维荣相仿,觉得亲切,所以一问。一笔写不出两个杨,说不定还真是同根同源呢。
呵呵,五百年前一家人。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TOP
20#

通过不折手段(包含折腾器材各个环节,磨机.DIY)追求细节还原,更加接近和触摸音乐的灵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