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C-HIFI绝不是简单的用电脑声卡做音源。。。 [复制链接]

查看: 19821|回复: 134
71#

中山兄玩过Prismsound的DA2没有?
逗你玩儿
TOP
72#

回复 71# ray_ji 的帖子

没有玩过。

Prismsound 的 ADDA 转换器,Willson版主有与我提过,不清楚您说的与Willson版主所说的是不是同一台机。

ADDA 转换器我不打算上 Apogee 的,时钟就想用 Apogee 的。另外,因为我日常是以黑胶播放为主,数码系统不想投入太大!

请问老兄有什么建议?先谢!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02 19:14:2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3#

Jitter

Jitter 的中文意思是抖动, word clock是字时钟,两者是不同的概念,CD的时钟频率已经定了44.1KHz,在专业领域有许多数字设备一起工作,所以需要一个时钟来同步所有的数字设备;而抖动是描述重复脉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幅值,脉宽,上升沿,下降沿等,以%为单位,不同的场合表征不同的参数。数字音频时钟主要是指脉宽,如它的脉宽变化小于飞秒,就是飞秒时钟,数字音频信号不但有脉宽的变化,还有幅值的变化,这就是Jitter,所以必须对其重新加载时钟,去除Jitter。录音时,时钟一般都用原子钟同步,其精度1秒/1000年。
我认为加钟是必须,同时必须对数码信号加载时钟,Brainstorm DCD-8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原理,但要提升到100K以上的CD水平,还是不够的。
TOP
7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 18:33:00 发表
回复 47# HappyWater 的帖子
部分认同您的意见。

1、不赞同使用异步传输。
2、电源最好使用线性电源。
3、PC内部要做适当的电磁波屏蔽防污染网络。
4、时钟是必然的。
5、固态硬盘的读取连贯性、速度、稳定性远比机械式硬盘要好,且不会受机械振动和寻道时所污染。
6、CPU锁不锁频对音质没有明显影响,要视播放软件的后台设计。
7、显示器对系统的影响不大,如要求高的可加市电滤波器。
8、Intel 凌动系列就是像笔记本一样,只要一个12V接口供电既可。
好了,矛盾中心一下子就清楚了。
鄙人的态度是使用异步传输,因为这样就可以彻底回避PC方面的时钟Jitter问题,连带着的硬盘和软件问题就都可以回避了。在这种设计下,你只需要保证PC输出的信号是bit-perfect的就好了。使用foobar2000配合ASIO驱动或者WASAPI驱动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中山先生看样子更亲睐于同步传输,我不知道先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然而,正是这一点上的差异,正是我们在后面几个问题上的分歧的根本原因。
很想听听中山先生为何青睐于同步传输而不喜欢异步传输。。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02 19:28:14
TOP
75#

回复 69# woow 的帖子

原帖由 woow 于 2012-6-2 18:50:00 发表
intel 330S使用MLC芯片。大概1W次左右(这个不是普通的读写1W次的概念)。当然还有个算法的问题,具体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查查。

关于固态硬盘的寿命和有效读写次数的问题,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我的思路也是与woow兄一样的,也为这个事情专门咨询过 Intel,他们给我的答案是如一个可写一万次、60G的固态硬盘为例,每一次的意思是:完完全全写满60G的容量为一次,而不是只写过小小数据进去就算一次;虽然固态硬盘是有写的次数限制,但在满功耗和满数据量的定议下才算一次的话,就等于我们日常使用一个硬盘的很多次读写了。至于怎样准确算出其寿命,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标称能写一万次的,实际上已经读写过不知多少次后,它依然健存。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6#

回复 74# HappyWater 的帖子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2 19:26:00 发表
态度是使用异步传输,因为这样就可以彻底回避PC方面的时钟Jitter问题,连带着的硬盘和软件问题就都可以回避了。

这个事情已说过很多次了,使用USB、1394、网口作为音频信号通信,在中转接口处是通过多次音乐文件原信息重新编译和反译的,在这些数据被打包和反译的过程中,会对原数字数据排序有所改变或丢失,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数据延缓传递的制约,所以我一向也是喜欢用平衡同轴直接输出。不要忘记音乐文件播放是受时制约束的,与我们日常在无时制约束的数据文件传输时有所不同。这个事情与日常我们所说的jitter 概含是不同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7#

Wilson的是Prismsound的orpheus,富盛抓黑胶也是用orpheus。Orpheus的AD功能比DA好不少。我是用orpheus来播放音乐。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2-06-02 21:11:37
逗你玩儿
TOP
78#

原帖由  于 2012-6-2 19:26: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于 2012-6-2 18:33:00 发表部分认同您的意见。1、不赞同使用异步传输。2、电源最好使用线性电源。3、PC内部要做适当的电磁波屏蔽防污染网络。4、时钟是必然的。5、固态硬盘的读取连贯性、速度、稳定性远比机械式硬盘要好,且不会受机械振动和寻道时所污染。
异步usb的dac、数字界面主流的我玩了几个后发现,起码现阶段搞好pc硬软件、bios设置、系统优化是必须的。异步usb完全隔离前端jitter,一个巨大的joke罢了
TOP
79#

回复 77# ray_ji 的帖子

请问Prismsound DA2多少蚊里?
我也想去看看做直刻1:1CD的用紧什么ADDA转换器。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0#

回复 78# 真.菲戈 的帖子

DAC 与 PC里产生的 jitter 通过异步传输越隔越糟糕!哈哈

USB的Hi-Face 以前我拿回后用了不到一天就扔了。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02 20:16:1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