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79808182838485» / 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77157|回复: 954
811#

回复 810# 无难 的帖子

VTA应该是这个角度



正确!应该叫针尖与坑纹的切入角( 20度 ± 2度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13 18:45:0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12#

回复 802# zy2017 的帖子

请教:针尖呈20度(角度)切入坑纹,是针尖与盘面的角度吗?



您好!请看上一帖。
这个角度不能静止来看,要在播放唱片时看才准确的,不同的转速和针压都会使这个角度产生变化。

这张照片拍得出色。赞!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13 20:04:5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13#

回复 796# Amari阿玛尼唱盘 的帖子

已收到全新唱臂一支,不错
TOP
814#

回复 128# 食古轩主 的帖子

请问第一张图上的两个部分是怎么分离的
TOP
815#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13 19:47:00 发表
请教:针尖呈20度(角度)切入坑纹,是针尖与盘面的角度吗?
[img]http://bbs.hifi168.com/upload/2012/07/10/4/109880850811070.jpg

谢无难兄、张兄的图示及解答。
这样看的话,我那支针尖如果是切入唱片沟也就是5-10度左右,离23度VTA差得还远呢,看来还要再调整呀。
每一次调整,声音都有会较大变化,越接近正确的角度,声音越好,这点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唱片在播放时,针尖会隐入唱片沟中,基本看不见了,没法拍照怎么办?凭感觉来调整?
或是在镜面调整大约15度±3度,估计再切入唱片沟中应该差不太多了吧。
TOP
816#

回复 815# zy2017 的帖子

你是不可能调得上方法的20度的
最后编辑cj 最后编辑于 2012-07-14 21:55:06
TOP
817#

如果唱臂水平时、唱针不能达到这个VTA角度,是否:1、调高唱臂座一端的唱臂高度;2、唱头前端与唱头盖之间垫物加厚,让唱头前倾?
TOP
818#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2-7-14 22:20:00 发表
如果唱臂水平时、唱针不能达到这个VTA角度,是否:1、调高唱臂座一端的唱臂高度;2、唱头前端与唱头盖之间垫物加厚,让唱头前倾?



---------------
这时LP的声音??
TOP
819#

迷人的旋律……
TOP
820#

回复 815# zy2017 的帖子

原帖由 zy2017 于 2012-7-14 21:18: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13 19:47:00 发表
请教:针尖呈20度(角度)切入坑纹,是针尖与盘面的角度吗?
[img]http://bbs.hif

谢无难兄、张兄的图示及解答。
这样看的话,我那支针尖如果是切入唱片沟也就是5-10度左右,离23度VTA差得还远呢,看来还要再调整呀。
每一次调整,声音都有会较大变化,越接近正确的角度,声音越好,这点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唱片在播放时,针尖会隐入唱片沟中,基本看不见了,没法拍照怎么办?凭感觉来调整?
或是在镜面调整大约15度±3度,估计再切入唱片沟中应该差不太多了吧。

您好!不用客气!应该多谢无难兄才对,我不懂画图。

因造成这个角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比较多,这个角度是不可能做到100%准确的,只要不要超越太多,在唱头允许的范围内就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从您的图片上看,假如在拍照时没有产生太大的角度偏差,您的切入角太小了,应把VTA升高一些。切入角以20度左右为基准,慢慢调到最合适,最终调到觉得声音全频比较平衡时,再观察针尖的角度是多少,日后以这个角度为参考来调整,最后听声收货。因每种唱头的针杆硬度也不同,日后换新唱头时也要测量一次,测量到最佳值时就要记录数据和拍照,一个唱头当您使用习惯熟悉后,调整这个角度是不难的,熟能生巧嘛!

观察这个角度时,因针尖有一部分进入了坑槽中,在动态时观察切入角是有点难度的;条件许可的话就买一块Clearaudio 的最新测速板,测速板上有坑槽,坑槽比较浅,且每条坑槽的宽度和深度也一样,这个工具还可以在测转速时把唱针产生的阻力也一起加上,观速刻度很细,精确度非常高,这样调转速是最准确的,价钱不贵可考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