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263646566676869» / 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77906|回复: 954
651#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12 0:20:00 发表
忘了一样东西没有讲,就是条信号线的绕法也是很讲究的;信号线绕得好(力学合理),也可抵消大量右声道的压力的;你懂的!

本来想发些图片上来讲解下,因为本地有个坏份子想翻版 TT2,所以决定不上图。

这样不过瘾,也小气了一点,除非兄台拥有clearaudio的股份。哈哈。
TOP
652#

回复 650# 阿杰 的帖子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5-12 16:41:00 发表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唱臂移动的灵敏度。
1.既然是新款的TT2,倾斜20cc就足够了,那唱盘也同步倾斜20cc这个误差几乎可以忽略。
要知道VTA角度非常敏感,就为了120g与180g唱片相差那么一点点,clearaudio就生产了价格昂贵的动态VTA调整装置,而且销量还不错。
2.对于非常灵敏的TT2来说,超距有那么2mm、甚至1mm就足够了,这点误差我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还是正切臂结构。
3.记得你曾说过就算把TT2调至水平,也不会听到左高右低。就证明了TT2非常灵敏,他对声音的影响小于可听闻范围,那你还把他调至倾斜,从而产生了同一张唱片VTA的角度会发生渐变的现象,岂不...........

我也讲了,调整为水平状态时也只要0.6g针压就可顺利过线;把唱臂调斜20CC左右,只会对VTA 产生10CC(杠杆原理)左右的实际渐变误差,但影响到针尖切入角只不过是1度之内(在标准范围内),而且TT2是2轮式无锁位的悬挂设计,所以就算产生10cc 的VTA 误差,只要悬挂因10cc 的VTA误差受压,悬挂就会很微量地向上升,这时也可自动修正一些误差了。就算有这些小小误差的产生,也远比右声道长期受压要好;有时什么做法也会有利有弊,要视好坏来取舍了。虽然在水平状态下也听不出左高、右低,但为了使唱片更耐用,我也会坚决把正切臂调斜。


(那唱盘也同步倾斜20cc这个误差几乎可以忽略。)
===========================================
再讲一次,什么唱盘也不能设置倾斜,这样会使轴心、轴套局部磨擦力大增,同时会使转盘转动时产生动平衡失衡。


(要知道VTA角度非常敏感,就为了120g与180g唱片相差那么一点点,clearaudio就生产了价格昂贵的动态VTA调整装置,而且销量还不错。)
=============================================================
120g 与180g 的唱片厚度大约相差1~1.5mm左右,这么大的一个差别,当然会使针尖切入角产生较大的变化,而影响到声音变化也很大。

当播放不同厚度的唱片时,我也不会调整唱臂的VTA 高度来迁就针尖切入角的正确性的,这样既花时间、又麻烦,浪费时间和工作量。

我一向也用几块不同厚度的唱片垫来就回这个变量的。当播放不同厚度的唱片时,就使用不同厚度的唱片垫来就回VAT 的变化就OK了,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也无需经常把VTA调来调去。要明白转盘与唱臂间的高、低变化都会影响VAT的变化,所以两者间谁高、谁低,只要把握好两者间的度,作出相应的办法就搞定了。东西是死的,方法是生的,灵活运用原理就OK。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5-12 18:41:5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53#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12 0:20:00 发表
忘了一样东西没有讲,就是条信号线的绕法也是很讲究的;信号线绕得好(力学合理),也可抵消大量右声道的压力的;你懂的!

本来想发些图片上来讲解下,因为本地有个坏份子想翻版 TT2,所以决定不上图。


那倒是没必要,全世界就一台TT2吗?看音展大把机器给你拍照~~~~
音乐与生活

TOP
654#

回复 649# 中山麦哥 的帖子

原帖由 中山麦哥 于 2012-5-12 1:09: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12 0:20:00 发表
忘了一样东西没有讲,就是条信号线的绕法也是很讲究的;信号线绕得好(力学合理),也可抵消大量右声道的压力的;你懂的!

本来想发些图片上来讲解下,因为本地有个坏份子想翻版 TT2,所以决定不上图。

中山张先生,最好就不要发这些图片上来,如果被那些坏家伙利用了,生产出一些土炮正切臂出来欺骗群从就不好。

哈哈.....还是麦哥仁厚,我当然是不会助长这些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55#

回复 651# 阿杰 的帖子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5-12 16:45: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12 0:20:00 发表
忘了一样东西没有讲,就是条信号线的绕法也是很讲究的;信号线绕得好(力学合理),也可抵消大量右声道的压力的;你懂的!

本来想发些图片上来讲解下,因为本地有个坏份子想翻版 TT2,所以决定不上图。

这样不过瘾,也小气了一点,除非兄台拥有clearaudio的股份。哈哈。

哈哈.....杰兄开玩笑咩。见面时再详谈吧,同时也很怕码一大堆文字。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56#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2-5-12 18:47: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12 0:20:00 发表
忘了一样东西没有讲,就是条信号线的绕法也是很讲究的;信号线绕得好(力学合理),也可抵消大量右声道的压力的;你懂的!

本来想发些图片上来讲解下,因为本地有个坏份子想翻版 TT2,所以决定不上图。

那倒是没必要,全世界就一台TT2吗?看音展大把机器给你拍照~~~~

您好 hpstudio 兄!

那些人自己去音展拍个够,或买一套回来当样板来翻版,这是他们的事。问题是他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里面的结构、关系和要点,这是关健的事情。

假如是因我的图再加上描述,把内中最重要的事情说明了,那就不同了。因这样,那些人看明白后,如果真的翻版了 clearaudio 正切臂出来的话,那我不是间接变了帮兇。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57#

我支持翻版clearaudio 正切臂!
谁叫他卖这么贵。
TOP
658#

我觉得是好事啊,哈哈。我不介意用翻版。
音乐与生活

TOP
659#

回复 626# 中山张 的帖子

Miyajima Laboratory的Premium BE mono唱頭,謝謝中山張兄提供的參考。
TOP
660#

回复 659# hifiedward 的帖子

晚上好hifiedward先生!
不用客气!·应该多谢我爱LP前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