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请半岛咖啡兄来向大大家说说 CD的磁从那来的 [复制链接]

查看: 18582|回复: 169
91#

回复 90# szlghyj 的帖子

嘿嘿,这让我想起了香港音响展上著名的皮老虎:薄皮包沙子,做成老鼠形状,2900港币一个,可以放CD上面,放音箱上面,或随意放置视听室角落,亦能大为改善室内环境云云......
还有很多神奇的故事诸如“小木块+小铜块,黏在一起,挂在视听室外墙,可以消除视听室内多余低频,并转化成超声波,可以提升音响亮色,音色干净”,号称“丽声雷达”的......

很奇怪的是,这些东西都有一些看似能站住脚的“理论支持”,一般都是由发烧友或者一些小公司发明的,最大的共同点是价格都非常高昂------广州陶街某档口,拿碳纤维纸剪成CD圆环状,放CD上面放入CD,号称能让CD变身LP 的,180一张,后来跟朋友说起,他说建材市场大把,论平方卖
TOP
92#

原帖由 老友无名 于 2012-1-19 15:50:00 发表
嘿嘿,这让我想起了香港音响展上著名的皮老虎:薄皮包沙子,做成老鼠形状,2900港币一个,可以放CD上面,放音箱上面,或随意放置视听室角落,亦能大为改善室内环境云云......
还有很多神奇的故事诸如“小木块+小铜块,黏在一起,挂在视听室外墙,可以消除视听室内多余低频,并转化成超声波,可以提升音响亮色,音色干净”,号称“丽声雷达”的......

很奇怪的是,这些东西都有一些看似能站住脚的“理

这些东西谁用谁知道,没有试用就在这里指指点点,夸夸其谈有什么用?用这些东西的人,别人都不比你傻!  建材市场一大把,论平方卖.你怎么没去卖来试试? 因为你根本就不相信也没有这个勇气去试.怕打破自己心中固有的理论体系被人笑话.
其实听感这些东西就比如烹饪中加的盐,有人喜欢咸有的喜欢淡,有人喜欢听高频细节,也有人喜欢听比较内敛的声音。谁能够统一这个标准?你不喜欢不认可,不等于别人不喜欢.玩自己喜欢的,别人怎么说和自己没有关系.发烧就是"玩"
最后编辑半岛咖啡 最后编辑于 2012-01-19 21:18:25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93#

呵呵,讨论技术不要做人身攻击,用你的话反过来说,别人也不比你傻的,没必要气急败坏
我的理论没什么高度,更说不上什么自成体系,真要是被人打破了是好事,那是学习进步的机会,咖啡兄用理论打败我的话,无名乖乖受教、举双手欢迎
关于盐是个人口味咸淡的问题,关于静电和唱片磁性是技术问题,别混做一谈
TOP
94#

原帖由 老友无名 于 2012-1-19 15:50:00 发表
嘿嘿,这让我想起了香港音响展上著名的皮老虎:薄皮包沙子,做成老鼠形状,2900港币一个,可以放CD上面,放音箱上面,或随意放置视听室角落,亦能大为改善室内环境云云......
还有很多神奇的故事诸如“小木块+小铜块,黏在一起,挂在视听室外墙,可以消除视听室内多余低频,并转化成超声波,可以提升音响亮色,音色干净”,号称“丽声雷达”的......

很奇怪的是,这些东西都有一些看似能站住脚的“理


理论俺不懂,皮老虎啥的,类似的东西见过,对声音有负面作用,虽然改变不算很大,但确实会让系统变死(有人非要说好,那也没法),“丽声雷达”没听过,但类似的被动产品见识过,只要不是聋子,确实听得出明显变化,整体频率明显向上走,很奇怪,不过个人认为不好,破坏平衡!
TOP
95#

回复 94# 乱刀侃翻 的帖子

呵呵,其实从系统角度来看,房间和音箱都是声学系统的一部分,处理房间声学结构,对于系统特别是声学环境不良好的系统提升的确是很见效,最常见的手段是用吸音材料在大的墙面、地板、墙角做铺盖和填充,将房间混响系数调节到河里范围内(不是无响室那样彻底消除一切回声),有朋友在家里做了个简易小录音棚,做过声学处理后,在普通方面听音一般的yamaha白盆箱表现的令人难以置信
小木块+小铜块实际上是破坏墙体表面光洁度,形成漫反射,减少驻波的常见手法,以前的电影院里墙体都是特意做成这样的。只是形成漫反射,需要经过计算的,对木块的大小、边角有一定要求,比较常见的资料可以参照THX声学处理
TOP
96#

原帖由 老友无名 于 2012-1-19 21:33:00 发表
呵呵,其实从系统角度来看,房间和音箱都是声学系统的一部分,处理房间声学结构,对于系统特别是声学环境不良好的系统提升的确是很见效,最常见的手段是用吸音材料在大的墙面、地板、墙角做铺盖和填充,将房间混响系数调节到河里范围内(不是无响室那样彻底消除一切回声),有朋友在家里做了个简易小录音棚,做过声学处理后,在普通方面听音一般的yamaha白盆箱表现的令人难以置信
小木块+小铜块实际上是破坏墙体表面光洁


呵呵,正好对房音声学设计略有心得,也亲手设计调整过三间听音室,对各种材料的吸声系数和特性,也略知一二,但那个一万多天价的,象个挂衣架的木制声场调节器,为何能起到移频的效果,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您的听感是否如此?
TOP
97#

附带一句闲话,N年前,在个人自以为设计最成功的一音听音室,也接待过一位录音师和他带来的NS10,同样也发出过很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可以说,NS10的声音让我当场中毒。
TOP
98#

回复 96# 乱刀侃翻 的帖子

呵呵,环境声学了解的不多,向乱刀兄学习,那木制声场调节器还真是没接触过
在我的概念里,所谓移频是专业扩声系统中防啸叫的一个小电路,乱刀兄所说的移频是指..?
TOP
99#

实际听感,也许是错觉,不一定是移频,但确实中频变薄,高频量感变多,很奇怪面明显的现象。
TOP
100#

可能是不同的反射面引起的反射,最终造成的峰谷吧,这个没有实际测量和参与过不好说
其实早期很多器材上都有类似的调节装置,譬如JBL早期很多箱子的高音单元面前有个"百叶窗",国内常见的廉价PV膜高音单元前有个抑制谐振的小“罩子”等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