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时一年的新房间声学处理和系统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6862|回复: 56
11#

这次的运气就远远不济,开始时的房间频响曲线如下图:


9。开声初期的听音室的曲线图


这个状态的声音也是非常难听的:中频突出、声音尖利刺耳,分析认为可能是630800Hz这个频段的峰值造成的。




TOP
12#

针对630800Hz的峰值,设计、制作了9个专门的吸声体,布置在天花板上,改造后,声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曲线如下图。由图可见,630800Hz过分突出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改观。







TOP
13#

虽然上述改造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系统的声音仍然偏亮,显得薄、不耐听。在这期间,对系统进行了多次的线材、垫材、摆位调整,但收效有限。这段时间也有许多发烧友造访、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最终将调整点放在侧墙上:原设计意图中上部的木质穿孔吸音板+透气的无纺布墙纸构造是对全频段做广谱吸声。现反思是否这种透气的无纺布壁纸在涂胶黏贴后透气性能大幅度下降导致吸声性能也跟着大幅度下降?造成它下面的穿孔吸音板上的孔形同虚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用锥子在侧墙上一定高度范围内扎了几排孔,一开声,不仅大喜过望!原来偏亮、薄的声音大大改善!遂利用之后的休息日,和太太一起,在侧墙扩大扎孔的范围,扎之前设定了几个高度范围,分阶段作业、试听。经过两天的作业,声音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除了重播个别录音人声比较突出外,大部分软件可以满意重播了,音效较原来的房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3.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2/1/1 6:35:06 上传)

13.JPG

最后编辑ECC32 最后编辑于 2012-01-02 16:12:46
TOP
14#

目前,房间的声音和曲线严格说还是存在问题的,这需要在今后逐步调整,也希望大伙儿出手支招。顺手上几张房间的图。











TOP
15#

HIFI器材


   这次搬家没有弄什么新东西,只是DIY了几个器材架、试验并换了几条电源线、信号线,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新房间的新布局中前后级之间的长距离信号传输,将前级改成了平衡输出(输出牛),在后级加了输入牛,弄成了平衡输入。




TOP
16#

新年好帖。

顶一顶!!!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7#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2-1-1 6:48:00 发表
新年好帖。

顶一顶!!!

谢老浦东兄谬赞,还请多指点。
TOP
18#

是否考虑增加可以移动的扩散体?
TOP
19#

专业+金钱=流口水
TOP
20#

吸音稍多,关键点没有做扩散,会容易出现固定频率的死角。
在皇帝位曲线应该中低频到高频即80——12000hz保持在±5db范围内(假如在±3db则更好),测试声压90-95db。混响在0.2-0.5秒。
最后编辑砖家 最后编辑于 2012-01-01 10:33:5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