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8139140141142143144145 / 14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70707的帖子 [复制链接]

2821#

淡然些,别太情绪化。。。 。。。
乐迷乐茫
TOP
2822#

回复 2821# 斯蒂芬王 的帖子

每人对于人生价值观不同,术业有专攻,人生短暂,既然喜好某样事物不投入精力、时间、金钱肯定做不好的,我把“淡然”二字理解为随意、轻松,可是我不属于此种类型,没办法;呵呵。
TOP
282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6 9:44:00 发表
每人对于人生价值观不同,术业有专攻,人生短暂,既然喜好某样事物不投入精力、时间、金钱肯定做不好的,我把“淡然”二字理解为随意、轻松,可是我不属于此种类型,没办法;呵呵。


你把自己整复杂了,呵呵,那就要多担待点了。
乐迷乐茫
TOP
2824#

回复 2824# 斯蒂芬王 的帖子

先生明白,那些古典音乐作曲家,可能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是欠缺的,然将天赋和勤奋都用于音乐作品之中,就其人生完成的交响曲寥寥几部,却能传颂后人,我们在聆读和享受他们的遗产,从此角度讲,我们是受益者,为何不报认真的态度呢?为何不把器材配置好为了有利的投入呢?
TOP
282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6 9:12:00 发表
本人刚来168是在唱片版块,后来因偶然机遇在HIFI乐趣一待年余,该回家了;闭门学习、温故而知新,同时也让我明白是位不合时宜之人;呵呵。
07兄,没有必要赌气走,这点打击与漫长人生路途上的挫折相比,真算不了什么。想开一点就没事了。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2826#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6 10:13:00 发表
先生明白,那些古典音乐作曲家,可能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是欠缺的,然将天赋和勤奋都用于音乐作品之中,就其人生完成的交响曲寥寥几部,却能传颂后人,我们在聆读和享受他们的遗产,从此角度讲,我们是受益者,为何......


       我理解你的意思。我记得我最早喜欢古典音乐的的时候是14-5岁,那时候家里只有电子管收音机,大人每天要用它听新闻,我就每天早上学前站在房头听每周一歌(远处的广播声,那时候又每周一歌,固定时候播出)。记得那时候老放《溜冰圆舞曲》《太阳照耀在它是库尔干》等等,后来读大学终于买了自己的一个收录机(借口是学外语要用,家里才给买的),记得最早的一盘卡带是上海外文出版社的盗版带子《圣桑的蝼蛄舞曲》《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天鹅湖》等几盘,外面都是一个简陋的套色印刷,里面全部都是TDK带子(当时是在南京珠江路外文书店里买的),再然后就是买广州太平洋影音的带子,18元一盘,那时候感觉真的是贵啊,好像买的第一盘就是《天方夜谭》。打卡时代来临不用说家里是一大堆,其实那个时代是我入门的黄金时代,听了好多古典音乐,也就是那个时代开始兴起制作音响之风,懂点电的人都喜欢装机器,特别是音响。然后就去买昂贵的《round up》回来测试,听听砸玻璃,跑飞机之类的事。我那时没钱,就多淘点打卡带回来听。
       结婚后未脱俗的买了行家的一套推荐:飞利浦931 + 耐德302 + 丹拿听众5号箱(就为这配置我记得我周围的烧友目前还在争执它的合理性呢,可他们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不一样,呵呵)我觉得蛮好啊,也就一直听到今天:21年了。中途也没少去听去看别人的发烧音响。从96年起飘在国外看的听得就更多了,但始终打动不了我去硬件升级和投资,也可能是穷惯了吧:只会去买CD,买的数量价格达到可以买的起50万的音响。我个人的体会是:我愿意听更多音乐和更好的版本。欧洲著名的音乐厅和大歌剧院我基本上都去听过,也结交了不少的音乐名人(如:玛塔阿格里奇,普兰特涅夫,列文,吉辛等等),但始终放不到兴趣在硬件上。因为我还喜欢单声道,而且听惯了音乐会你根本就觉得音响太假。呵呵,我觉得对音乐的内涵理解要大于对声学的理解。我始终信奉:好的演绎好的版本是最重要的,只要声音过的去就行。我现在还常常把CD转成MP3听呢。呵呵,我羡慕那些搞声音的人,但我自己永远也只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主要我也不喜欢葡萄,酸)。这该是我对发烧的理解吧。

最好的音响其实就是音乐在你的脑海的幻想中(想想那些作曲的黄金时代是没有音响的)。
最后编辑斯蒂芬王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11:39:59
乐迷乐茫
TOP
2827#

回复 2827# 斯蒂芬王 的帖子

不曾想到离别之际我与先生有如此共同之处,记得刚见先生一贴就感觉特殊(指唱片版本),看来人过于执着便会引来非议,不过事情想明白,路在自己脚下,选择“避祸”才是明举,同时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专注,来日方长,如有缘,便可结交;谢谢。
TOP
2828#

原帖由 斯蒂芬王 于 2012-3-26 10:50:00 发表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6 10:13:00 发表
先生明白,那些古典音乐作曲家,可能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是欠缺的,然将天赋和勤奋都用于音乐作品之中,就其人生完成的交响曲寥寥几部,却能传颂后人,我们在聆读和享受他们的遗产,从此角度讲,我们是受益者,为何......


       我理解你的意思。我记得我最早喜欢古典音乐的的时


顶!
重点顶以下内容!!!
我觉得对音乐的内涵理解要大于对声学的理解。
我始终信奉:
好的演绎好的版本是最重要的,只要声音过的去就行。
啥也不说了,知音世所稀。。。
TOP
2829#

07兄不必动气,想开就好,金子在哪都发亮!
TOP
2830#

哈哈,07兄站高点,不必要为这事再纠结了,我们苔巴尔迪的争论还没玩呢!呵呵,最近换了套器材,怎么就觉得那个高音不那么刺了(哈哈,还是有点喊叫哦),器材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听法国花腔女高娜塔莉 德赛,以前觉得她的最高音干,现在这套听起来高音很好了,07兄喜欢她吗?
TOP
2831#

原帖由 意念 于 2012-3-26 0:52:00 发表
同好不必有情绪,我查了一下“音乐唱片” 板块,此帖从2011-12-18 至今,短短几个月,“查看” 是  67215 ,是前12页排名第一,查看意味着点击率,意味着此帖的同好的关注程度,隐含着同好参与程度,变相说明了受欢迎的的程度,这么浅显的道理对办网站的内行

原来是移了板块!没看清,抱歉。
我再看了一下,观点基本能用。
TOP
2832#

回复 2830# 爱碟子肥猪猪 的帖子

高音拔兮,亦能控兮,气息流畅,力透纸背,飘韵无痕,是为正道。
TOP
2833#

帖子能随便移动?可以置这么多查看的人次使用的习惯不顾?对网站有好处?跟不上时代了?不解。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21:46:38
TOP
2834#

回复 2833# 意念 的帖子

哥,走掉一批老烧,迎来一批新人,听唱片有取舍,胆管取音与场,二者完美结合,古典爱乐所需。
TOP
283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6 21:51:00 发表
哥,走掉一批老烧,迎来一批新人,听唱片有取舍,胆管取音与场,二者完美结合,古典爱乐所需。

67兄:人挪活,树挪死,换个地方,又一番天地,未必不是好事,此处高人多多。
TOP
2836#

期待670老师继续让这个帖子精彩不断。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837#

顶E版,真诚希望67兄能好好反思一下,(这好象我注册168以来首次发贴。不当之处,请67兄多多谅解)。
TOP
283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26 21:51:00 发表
胆管取音与场,二者完美结合,古典爱乐所需。

67兄:我认为 对胆好声的标准,实际与系统好声的标准是一致的,可能应该包括线材,应该都是相通的。还是那句话,你需要什么。
前面发过的谬论,改几个字还能用。

面面俱到的音响系统是不存在的,应该将自己手中器材的特长调教并充分发挥出来,然后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特长和听音乐,当该套系统已不能涵盖欣赏范围时,条件许可的话,换或增加系统。

面面俱到的 胆 是不存在的,应该将自己手中的 胆 辅助器材 将特长调教并充分发挥出来,然后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特长和听音乐,当该 胆 已不能涵盖欣赏范围时,条件许可的话,换 胆。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27 01:41:28
TOP
2839#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26 22:25:00 发表
期待670老师继续让这个帖子精彩不断。

谢谢版主,你的话已将已将气氛缓和。
  另外,我查了一下注册版规,其中“因此你也同意本站得视 要对使用者的留言进行修改、删除、搬移等之必要维护。”字里行间网站有“搬移等之必要维护”的权力,纵然此帖犯了“众怒”,但“查看”67215人次犯“众怒”的是极个别的吧,大多数是无辜的吧?我在前几帖中谈了观点“查看意味着点击率,意味着此帖的同好的关注程度,隐含着同好参与程度,变相说明了受欢迎的的程度”,网站需要什么,是众所周知的,我想许多话我是否是站在网站的立场上谈的,版主应该是懂的,我的话是希望写给懂的人看的。给“查看”67215人次所带来的不便和可能带来的减少点击率,从办好网站的角度讲,版主是否该反思和采取一些改进的办法呢?实际用一些大家懂的托词“此帖太受欢迎……,本版因为存放的资源不够……,所以……,给众同好带来不便……”事先跟帖预告几天,我观版主有见地,处理问题也颇有分寸,这样处理效果是否会好些?一厢情愿的想法,版主觉得多此一言的话,请飘过。谢谢。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27 01:42:17
TOP
2840#

没贴可看了,遗憾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