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常发烧之旅:《新音响》赖英智主编家访。 [复制链接]

查看: 87617|回复: 103
71#

个人以为我面对的是一大片森林,所以就不会去斤斤计较某一棵树的颜色、纹理、形状,因为森林“数大就是美”。

**************************************
细细品味赖主编的这句话,可以收获很多东西。
例如,落地箱是森林,书架箱就是一棵树,书架箱有时候的确比落地箱更能容易表现某一棵树的颜色、纹理、形状,但在落地箱的森林面前,您真的不需要去看某一棵数的颜色、纹理..........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1-11-24 10:36:11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72#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24 10:35:00 发表
个人以为我面对的是一大片森林,所以就不会去斤斤计较某一棵树的颜色、纹理、形状,因为森林“数大就是美”。

**************************************
细细品味赖主编的这句话,可以收获很多东西。
例如,落地箱是森林,书架箱就是一棵树,书架箱有时候的确比落地箱更能容易表现某一棵树的颜色、纹理、形状,但在落地箱的森林面前,您真的不需要去看某一棵数的颜色、纹理.

非常同意,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宁可选择一套均衡大气,能平均反应出音乐整体面貌的大系统,也不会追求中高频如显微镜,而低频太少的小系统。当年用书架听1812,同行的老烧笑了笑说:炮换鸟枪啦。。。。
TOP
73#

这套系统给我的感觉很特殊,考虑了很久还是说出来吧,那就是:多声道高格式蓝光来了,两声道CD的末日还会远吗?
TOP
74#

这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既然还有如此多的烧友(至少三分之二或以上),连两声道最基本的“简单”系统都还没能及格的;再苛求他们去摆弄多声道?用一句俗语概括:这不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人吗?
        话糙理不糙,如有得罪处,见谅!
TOP
75#

回复 74# 地狱谁下 的帖子

如果是有足够两声道经验和能力的发烧友去调整多声道系统很容易就能掌握,而且因为多声道数字分音系统有很强大的调整功能,提供了根据不同空间摆位来更精确校准的可能性,这样比两声道可以得到平衡度更佳的效果。
对于听音经验不足和正确评价标准还没建立的起来的发烧友去调整相对更复杂的多声道系统存在一定难度,不过好处是现代的多声道系统有自动功能,虽然不够精准,但总算有个大致正常的效果。最大问题是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又主观地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然后瞎调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TOP
76#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11-24 13:19:00 发表
这套系统给我的感觉很特殊,考虑了很久还是说出来吧,那就是:多声道高格式蓝光来了,两声道CD的末日还会远吗?




两声道的LP双如何???
TOP
77#

LP是过去的记录,已不能再生。
如果以再现大型管弦乐作品而言,高格式文件效果优于LP,LP又比CD优胜。
如果是动态不大的音乐作品,比如说弦乐独奏或者小型合奏,LP系统就会有些优势。
TOP
78#

其实在多声道系统安装过程中商家更好赚钱,因为客户不熟悉复杂的安装技术,商家除了卖器材还可以卖安装服务,用电脑软件,用仪器测环境,帮客户按听音环境安装多声道系统,延伸的服务更有技术含量,懂安装的,竞争更有优势。说不准安装费都不便宜啊!
TOP
79#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11-24 15:20:00 发表
LP是过去的记录,已不能再生。
如果以再现大型管弦乐作品而言,高格式文件效果优于LP,LP又比CD优胜。
如果是动态不大的音乐作品,比如说弦乐独奏或者小型合奏,LP系统就会有些优势。

我观测了W版家,除了商家拿来评测的CD机外,自己好象没买CD机。LP和电脑都有!
TOP
80#

W版家用专业解码器来播放CD,不过没有专门的CD转盘是事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