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一些众所皆知的曲目进行评论,昨晚有位年轻人(成人组)弹奏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此乐章的理解与表演至今学术界尚有分歧,可是“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却是要做到的,乐曲以C小调引子开始,明示着悲怆的情绪,但是这里的“悲怆”不是人生低落与终结的万念俱灰,而是上升为戏剧美学(古希腊式悲剧气氛)的表现手法,如果这种表现方式不好把握就理解为“青春期伤感”也不会有错可是我没有听到任何类似的情绪在里面。在引子结束前进入呈示部有从高音一扫而下的快速半音音阶,此时不仅要把音符交待清楚同时为后面激扬的情绪做准备,可是我听到是节奏上的等待没有能量聚集感。另外在表现乐观、积极向上还带有诙谐情绪的段落时,左手至右手交叉弹奏可以弹得坚定而不是“点到为止”显得平淡乏力。暂时就说些不成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