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6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黑胶之路>>欢迎你加入吹水 [复制链接]

查看: 97357|回复: 674
18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82#

回复 181# 牛仔 的帖子

那唱臂上设计出反作用力装置有许多种类,能否就你对侧滑力的独到见解,说说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
TOP
183#

回复 182# 阿杰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84#

1、唱针不是圆周运动;
2、唱针落在音轨槽内,唱针能由外向内运动,是音槽“把”住了唱针向圆心内旋,运动的外力主要是音槽两壁施加的,并不是“向心力”的作用。
如果唱片是平的,没有音槽的话,唱针会这样由外到内“规距”的运动吗?
TOP
185#

当然向心力的产生和沟槽有关系的.

举个例子,马戏团一个节目,在大的圆通上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利用的就是做圆周运动的离心力.
TOP
186#

洗衣机、干衣机。好耶~~~~~~~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9-25 21:08:3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7#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9-25 17:43:00 发表
1、唱针不是圆周运动;
2、唱针落在音轨槽内,唱针能由外向内运动,是音槽“把”住了唱针向圆心内旋,运动的外力主要是音槽两壁施加的,并不是“向心力”的作用。
如果唱片是平的,没有音槽的话,唱针会这样由外到内“规距”的运动吗?

时光车间兄,如果唱片是平的,没有音槽的话,在没有施加抗侧滑力的情况下,唱针会在侧滑力的作用下带动唱臂很快的由外向内移动,只要唱臂支点足够灵活,哪怕重臂加重(唱)头也同样如此。试试就明白。

另外,唱针如果是进行圆周运动,获得的就不是向心力而是离心力了。前面其实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也不想多说了,如果是十多年前,我会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向心力的产生及其现象,现在已经没有哪个干劲了,还是听音乐去。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8#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1-9-25 17:37:00 发表
在本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只有使用不当。

很失望,据我所知,君子的300唱臂的抗侧滑装置就不合理。
TOP
189#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5 14:12:00 发表
1、侧滑力的成因离不开向心力;
2、相对静止的物体如唱针与旋转的唱片产生了摩擦力,同时就获得了向心力。它与唱臂的形状没有直接关系。
3、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会获得离心力,与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产生接触摩擦却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如唱针会获得向心力。因此正切臂、直臂、J臂、S臂等等不同形状的唱臂,他们的“形状”与唱针是否获得向心力无关,它们提供了一个“支点”克服了摩擦力使唱针能够保持相对静止,才是唱针获得向心力(侧滑力之一)的根本原因。

因此,正切臂(包括完全正切状态)同样会有“侧滑力”存在,且针压越大、唱片摩擦系数越高,唱针获得的摩擦力越大,它获得的向心力(侧滑力之一)就越大。

让你用直管做试验又不吭声,唉。
按照你的推论,只要是相同的唱头、相同的针压,不论采用那种唱臂,测滑力是一样的。(希望我没有理解错)
我这只唱头在支点臂上也做过同样的试验,在不施加抗侧滑力的情况下,他会迅速向中心移动,而且力量大得有点惊人。
但你又如何解释他在正切臂上纹丝不动的现象呢?
(不要在滑轮组的摩擦力上打主意,因为他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支点臂的旋转阻力了)
TOP
190#

回复 188# 阿杰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