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告别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
4
5
6
7
8
9
10
11
»
/ 13
下一页
楼主:670707
告别
[复制链接]
查看:
29801
|
回复:
120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7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17:38
|
只看楼主
我知道,同好中有不少喜欢聆听邓丽君、蔡琴等人的经典老歌,并且积攒了很多高价版本,目的就是要听到更好、更美丽的声音,而歌曲的内涵和歌者的演绎情感表达难道不需要我们的感叹吗?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7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18:32
|
只看楼主
同样,同好们收集多版本的唱片除了录音、制作等音效有关外和演绎者对于经典音乐作品的诠释也有关系,那么诠释过程就是表演者对于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这样就形成姹紫嫣红的多彩艺术世界,这些缤纷的色彩我们光看而没有语言、文字描绘和叙述将是遗憾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7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18:35
|
只看楼主
反之,发烧友们对于心爱的音响器材肯定投入不少精力、财力,会按自己要求和对于音乐理解搭配、调教出具有个性的器材之声,这一点同样需要语言、文字。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9807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蛋黄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628
积分
162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01
蛋黄
论坛博士后
7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19:48
|
只看该用户
07先生为了爱你的同好们辛苦耕耘吧,会有收获的,天道酬勤。
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1-08-16 20:23:25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7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20:01
|
只看楼主
回复 74# 蛋黄 的帖子
我们不用回避说一个问题,当我们刚踏入古典音乐之门,我们是通过讲座以及书籍、杂志等资料来认知这门舶来品,为数不少的朋友是在音乐圣经、企鹅评鉴等引领下购买古典音乐唱片,个人的高大是站在巨人肩上才能体现其挺拔、伟岸,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站不起来;当我们能够指出前人没有发现的艺术精品,那是因为我们在他人基础上提高了艺术判断与鉴赏能力;同理,我们认为某权威在一些观点、思想有偏颇或遗漏,也是我们艺术修养水准提高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7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20:09
|
只看楼主
我经常在现场音乐会见到如此情景,一曲未完,就出现稀稀拉拉掌声;如果没有听过,可以原谅,但是奇怪的是某次音乐会,开场前他与边上朋友说,他有该乐曲6种版本唱片,结果他也中途鼓掌了,对此情景你会打问号吗?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150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丑鬼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226
积分
23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3-25
丑鬼
论坛博士
7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20:34
|
只看该用户
“音乐的组织构造即音乐的时间与空间之间发展和存在关系”,这样的书哪里看得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7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20:46
|
只看楼主
人们的艺术观进入19世纪末二十世纪处,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绘画艺术方面开始有大色块、夸张线条的出现,这象征着艺术家将事物的表象用个人的艺术思想加以认识与发挥,体现出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变化,音乐领域同样如此,印象派音乐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其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些都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其作品如果不可知,那就无法演奏与录音了,至于演奏方式的多样性那是诠释者的认知和理解,它同样需要言传和描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9807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蛋黄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628
积分
162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01
蛋黄
论坛博士后
7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20:48
|
只看该用户
这种情景有三种可能;买的碟没听,家中器材坏了?也有可能脑子坏了?
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1-08-16 20:53:24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22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6707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647
积分
7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09-13
670707
论坛博士后
8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8-16 20:54
|
只看楼主
回复 79# 蛋黄 的帖子
谢谢,我想第一种可能性大一些,或许还有投资价值,但对此我兴趣不大。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4
5
6
7
8
9
10
11
»
/ 13
下一页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软件交易
硬件交易
音乐唱片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