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银圈PK黑胶,谁是胜者?(在114楼讲下自己这二天听一套CD的新感... [复制链接]

查看: 77003|回复: 293
31#

原帖由 mengu 于 2011-6-18 1:26:00 发表
玩音响的听cd  听音乐的玩LP

严重同意这位仁兄的见解,二种载体的音效确实是各有所长,CD听感上刺激性较强,HIFI性一点,就像现在的社会浮躁多一点,而LP就真较容易让人投入到欣赏音乐中去,不知不觉就忘记了器材的存在,多了一份恬静.
TOP
32#

原帖由 xiaoyy7272 于 2011-6-17 22:50:00 发表
用很便宜的黑胶唱机播放邓丽君岛国情歌头版黑胶,不论是韩国首版银圈的岛国情歌还是什么版本通通不是对手。

7272兄所说我也感同身受,就我身边玩LP的不在少数,但真正达到发烧级别的就不多,很多是一台未入门的唱机,功放和音箱也好不了多少,但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出来的声音还很讨好耳朵,如果他们改为CD作音源,出来的效果就差远了,所以LP虽然难调教,但随便出来的声音都会讨好耳朵,而CD要出来的声音听到舒服,就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了,而且还要三大件和线材附件等都要搭配好才成.所以就舒服二字CD要达到还真不容易.
TOP
33#

在升级LP前(当时用宝碟的RMP4,舒雅M97SE ),阿杰听我的胆机MT35+雅俊CD播马友友的电影音乐出来的效果比用LP播的弦乐好听(没有同一碟源)。当然唱盘,唱头及调较的水平都对LP播放的效果构成重大影响。
TOP
34#

那请问shotchen兄,在你升级LP后,感受是否还一样呢?是否各有千秋?
TOP
35#

CD主要还是便利性,黑胶的味道和素质是难以替代和比拟的吧
TOP
36#

就我自己的系统来说,CD的味道已很不错了,完全不输于LP,要说差距就在于宽松和活生感二方面,我的CD机是米格3,LP是DAUL505-4,唱头是97.以前那一套音箱是监听风格的系统,CD当真比LP差很远,每次听完LP都要等一个星期后才能听CD入耳,现在听完LP即时转CD也没有听不下去的感觉,相反感到也很不错了.
TOP
37#

学习了
TOP
38#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1-6-18 19:59:00 发表
在升级LP前(当时用宝碟的RMP4,舒雅M97SE ),阿杰听我的胆机MT35+雅俊CD播马友友的电影音乐出来的效果比用LP播的弦乐好听(没有同一碟源)。当然唱盘,唱头及调较的水平都对LP播放的效果构成重大影响。

shotchen兄还是用MC头?
TOP
39#

"....LP是DAUL505-4,唱头是97"

LP 与  CD 顶级器材肯定是LP 远胜CD  ------- 这没有争议,很多低端唱头出来的是韵味,但如果这时节 唱放过差的话, CD肯定要强些, 原来我用 DUAL 505-3 唱机原配唱头放国产薄膜唱片的皇帝圆舞曲听着还真不错,后来升级为 SHURE V15Ⅳ唱头原来的薄膜没法听了,原来一套 台湾光美的民乐黑胶也音效大为减低;
  身边朋友开始玩 LP用的是舒尔的低端唱头,听邓丽君音色真是CD 无法比,连我的系统音色也达不到那么浓厚(他 DIY的胆唱放用的全是古董精品 ---  英国红牛,德根的12AX7,JENSEN 的铜膜交联电容)
  SHURE 97 还是高频远不够好,不知你的 505-4 的臂管线和 唱臂线(也就是唱机的信号线)换了没有,臂管线要换成卡达斯的专用线,信号线也至少要换成 VDH的 D502专用线,唱放最好是用胆唱放 ----- 最好找老烧DIY 一台,低端 2-3K的全新成品唱放是不行的 ;
  邓丽君的 CD与 LP差别巨大,其他人声估计不会有这么大,比如蔡琴,
我想这有2大原因
    1。是由于邓丽君的声音在于中音和高音(原来供电线换倍耐力的6平方线和西门子单片空开,变化之大就如同换了系统,但 6平方线低频欠缺的,后来换了10平方,不是整体平方不够,我用双6平方也是一样几乎没有低频)
    2. 据说邓丽君生前坚持用开盘机录音,而且是德国的胆开盘机,所以用模拟器材才更能表现其神韵;很多信息表明后期的 DDD 程序制作的 LP 和SACD 比优势就降低很多;
最后编辑胖没有错 最后编辑于 2011-06-19 01:19:58
TOP
40#

好的 CD 机器比如

“欧洲的 LINN CD12,乐圣的早期CD,NAIM 的甚至早期PHILIPS LHH 高端机器”它们的韵味都是以达到 LP播放效果作为诉求, 当年CD诞生后,LINN 和NAIM 都是迟迟不发表自己的CD整体 方案(实际就是不能轻易设计出有类似LP效果的方案)
     问题是达到接近 LP的韵味不算最难, 难的是在保持LP 在丰富韵味的同时兼有LP的质感(这一点直到今天也无法达成)和两端极其自然天成的延伸难以实现,特别是高频,从CD 格式诞生后,厂商的努力方向CD  - ---  HDCD  ---- SACD 就可看出CD格式的不足 ,还有中间强调纵深 ,韵味 和自然感的 XRCD, SONY 开发的 DSD 格式(CD记录的信息量不够而开发的资料记录格式)
    邓丽君的CD 也有不错的, 早期台湾兴来在日本压片的就非常不错 --- 信息量大,韵味,乐感都不错(个人感觉远强过日本金牛宫的CD,和下载的西德银圈比厚度韵味稍逊,整体音乐的迅捷速度,信息量方面还稍强,没有上大系统,用耳机听的,所以结论的依据也不是很强)
   西德银圈从得到的 WAV 来看,远胜日本各种版本,就是我刻录(普通CD-R)的也远强过日本的15周年(宝丽金在日本压片的金盘),韩国银圈稍逊过 德国银圈但也基本强过日本所有版本;
    LP 以香港宝丽金版本为基准,LP胜过所有版本的CD;
最后编辑胖没有错 最后编辑于 2011-06-19 01:27:0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