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63864865866867868869870»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24480|回复: 9777
8661#

回复 8660# M100 的帖子

尊敬的M100先生所言极是;如果英才、领袖的诞生是时代需要的话;所有的烧友走到今天,07先生的出现就是发烧友

这个群体的需要。因为群体需要引领。。。。


本人八个月来学习、观察、沉思后得出的结论。

拜谢各位同好!!!别了。。。
TOP
8662#

回复 8556# 红茶 的帖子

晚上好红茶前辈!

讲起《贝多芬:大公》,还有一套很特别。这套头版CD一般都是三张唱片,而这套是四张唱片的。原因是压缩比比3CD的要细,所以音质就当然远超于3CD版了,这套唱片很接近头版LP。但是非常罕见!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1-13 00:12:2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663#

回复 8662# 中山张 的帖子

谢谢!

你看那时他们多年轻啊
TOP
8664#

回复 8663# 红茶 的帖子

是的,我前年去看祖克曼用一把400多年的“瓜内里”演《贝多芬:小协》的现场时,他都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家”了。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665#

回复 8664# 中山张 的帖子

张先生,朱克曼的那把瓜内利我记忆中已跟随他近二十个春秋了,作为伊凡•加拉米安膝下同门三大弟子之一的他被帕尔曼的耀眼光芒照射下难显亮点,可能与艺术标准的负作用有关;由此,我想到我的师兄,其地位、财力、文化修养皆在我之上,他出国时总会带些珍贵的唱片送我,然天性内向,低调做人,邀其参与论坛,答曰:看看挺好。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11-13 10:40:47
TOP
8666#

回复 8660# M100 的帖子

感谢前辈的认同。
TOP
8667#

回复 8661# 蛋黄 的帖子

老哥言重了,作为音乐爱好者的我,凭匹夫之勇、爱好之热情说出感言,请以后多提醒鲁莽与不到之处,谢谢。
TOP
8668#

所述的一切均对音质、音色起决定作用,这里边恐怕只有线材的控制作用最小。另外,器材搭配也非常讲究,全部采用顶级的器材,未必能出好声,还要看各器材的声音取向是否对自己的胃口,还有技术上如功率的匹配等等。比较容易获取好声的办法就是从音源着手,好的录音,好的转盘,好的解码器,好的前放要更容易获得好声音,匹配方面也不需要太费神。
TOP
8669#

回复 8668# seuzhy 的帖子

请先生稍等,我马上恢复与您。
TOP
8670#

回复 8668# seuzhy 的帖子

我认为线材的作品起到信息正确传输和音场线条凝聚力作用。考虑到在大庭广众说话需要含蓄性原因,只能适可而止,因为大家都要吃饭,按照时下流行说法PK二字,我只能说在价格六位数线材中与我五位数线材比结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