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59860861862863864865866»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25047|回复: 9777
8621#

回复 8606# 中山张 的帖子

记下啦,谢谢中山张兄:一)
TOP
8622#

原帖由 Xy331988 于 2011-11-10 22:39:00 发表07兄,你好,说句玩笑话你入错了行阿。低频的分析力、层次、还原是非常难的,你的器材能还原出还不算,最主要的是你还要听的懂。听你先生说你发烧没几年,你对音乐的理解真是天才。
呵呵,为天才欢呼!
TOP
8623#

回复 8622# mxtq 的帖子

老朋友好!老师的夸奖是对我的鞭策,我乃凡夫熟子,没有诸位关怀、爱护走不到现在,谢谢。
TOP
8624#

发烧友群中常用“中性”一词,作为非从事录音工作的我想谈点个人看法,发烧友家中音响器还原的演绎者在音乐作品演奏(含歌唱)中应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用感情控制技巧进行表达,我们除去音效、旋律、歌词、技巧展示等因素外能感知诠释者的情感成份,前者因素是感官享受,你能说出“好听”、“刺激”等赞美之词,而后者带给听者的“震撼力”甚至“感悟”才是最高级别的。如果器材还原之声不能做到好听,那就是不好听,不存在中性一词;故此,对于家用音响器材评价用中性说明使人感觉模棱两可。
TOP
8625#

电视机有调节功能,有冷调,有暖调,亮度可亮可暗,对比度可深可浅,清晰度可粗可细,画面可硬可软,若不偏不倚是否可理解为“中性”?音响亦然?
TOP
8626#

回复 8621# mxtq 的帖子

原帖由 mxtq 于 2011-11-11 9:16:00 发表
记下啦,谢谢中山张兄:一)


您好mxtq兄!

不用客气。

有一点忘了与您说的:英国(特别是Swindon)压的,千万不要用水洗,因为英国压的CD唱片大都份印刷面是使用水溶性的表面环保漆油的,一旦遇水就会很快溶解。这个就要注意。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1-11 16:47:1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627#

回复 8625# fengye 的帖子

回先生,前者“中性”说白了就是将没有音乐感和色彩的东西比作中性,这在音乐表现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艺术的二次创作只能以“差”、“一般”、“好”评价,没有中性一说;如此,器材表现亦然。
TOP
8628#

回复 8625# fengye 的帖子

我不知是否可将电视机调节的视频图像状态在音响器材还原的音场比作平稳、工整,它的优点是画面感、细节表达、层次感都不缺,而音场的鲜活度、激越性不突出,使人难以深入其境的感受。
想当初名赫一时的马克之声以此名震江湖,这时他们当时对声音的理解,而CELL0则开始注意声音的活跃性了;如用书法比喻则是,榜书发展为楷书,目的是读书之人皆能看懂,就是标准,而书法却讲究艺术性,长横两端粗中间略细,弯如扁担,两头吃力,以显示重力感,角度上扬以显字体结构的险峻感,方块字体外面绳之为矩,内部峻岭陡壁、犬牙交错,体现力量之美;如发展为行书就是通篇活跃、主次分明、情感跌荡、气息畅通、富有律动;声音之美何尝不如此啊!
以上之言无审美境界高低之分,只是每人认知度不同罢了。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11-11 16:29:00
TOP
8629#

天赋,勤奋,挚爱,钻研,纯粹。。。这就是07兄的音乐与音响发烧功力所在。。。。。赞叹不止。。。
TOP
8630#

乐理基础,音乐知识,乐器演奏,交响历史。。。真是无所不知,是一位发烧级的音乐爱好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