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56857858859860861862863»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25392|回复: 9777
859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18:32:00 发表
前者讲过音场形状问题,现实试着阐述声音结像中线条感的凝聚力和音场之中、低频还原与连接问题。
声音结像的基本构架是声音的线条感,如果把唱片信息还原比作一幅画面,我想用水墨画说明它,中国人大盘在2478画中讲究线条“力透纸背”,在艺术效果上(感官层面)似呼力量传递要把画纸穿破,实际运笔中(采用中锋)等墨迹干燥后在阳光下反面观看,能见到线条内侧平行于线条的两条细线,这就线条本身的力量美,它又暗合了



我爱书法比喻音乐的线条感。
TOP
8592#

我们以前提起过大提琴还原的空间感、松香味、琴腔共鸣,基于以上条件说大提琴还原的频响问题,我们知道大提琴发声近于人声,在音响器材还原中它介于中频与低频区间,他的四弦分别是A弦(最细一根弦,音调在小字组a)、D弦(略粗一根弦,音调在小字组d)、G弦(较粗一根弦,音调在大字组G)、C弦(最粗一根弦,音调在大字组C);我们播放一张非发烧的罗斯特罗波夫维奇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EMI出版)唱片,通过聆听是否发现弓子拉在A弦声音主要在中频区域音色富有歌唱,是松香味集中区,走在D弦上音色略显蒙但连接G、C二弦能使音乐性更连贯、自然,到了G、C二弦则立刻低沉洪亮,这在器材上反映是轻松地自然走低频区域,尤其在C弦用力摩擦发出的深沉共鸣通过空气传送在偌大空间中的残响并有A弦紧跟奏出下一音符,真有身在浩瀚宇宙之感。这里突出说明的是不仅有琴腔共鸣又能迅捷、清晰的体现左手在不同把位上右手各弦音色并由此产生的声音频响自如的衔接和连贯性。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19:22:07
TOP
8593#

回复 8591# 红茶 的帖子

谢谢前辈认同。
TOP
8594#

前辈,我这两贴是基于音响器材达到一定级数之后,人的因素是关键,因为我听过几套百万器材动用十几万的线材在上述问题上解决不好,尤其是音场下沉或脱节或慢或浮在上面,但是声音好听的。
TOP
8595#

回复 8594# 670707 的帖子

是的,不奇怪,一般来说他们没有这把道行能把声像比例弄准确,剩下的只有声音了。

如果弄对了哪怕是过几百万绝对也是物有所值!!!
TOP
8596#

回复 8592# 670707 的帖子

是的,完全正确!对“声音”懂的越多听到的感受就越多,在分别两根弦上可拉同一个音,它的音高频率完全一样

但音色完全不一样,问题出来了!如不知其中的道道那么就是千万器材白送给你也是白搭。所以我说弄对了哪怕是

过几百万绝对也是物有所值!!!
TOP
8597#

回复 8596# 红茶 的帖子

能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由动力回家未吃晚饭先把这两贴完成,感谢!
TOP
859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20:21:00 发表
能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由动力回家未吃晚饭先把这两贴完成,感谢!


感动!
最后编辑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21:01:36
TOP
8599#

原帖由 蛋黄 于 2011-11-10 20: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20:21:00 发表
能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由动力回家未吃晚饭先把这两贴完成,感谢!

先生的文章有画面感、高清3D画面;生动、灵动、易懂、易领会、真才实料!享受了。。

这是先生吸取了音乐的能量后放出的光芒! [/quote
]
TOP
8600#

回复 8599# 蛋黄 的帖子

我们即便听口水碟也应注意歌者感情表达,这里针对音响器材还原来讲,平时我们一般较关注歌者音色之或甜美或独特,音高之高与低,音量之强与弱,口形之大与小,发声之区域,口水之滚动,呼吸的紧与慢,语音之清晰(声母、韵母),咬字、吐字之准确,而情感的表达关注不够,这里先说歌唱中有关情感表达的常用二种方法:拖音、颤音,他们的作品不仅使唱腔美化,更使歌曲的情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即便在弱音上是弱而实切不是弱而虚,并且随着音符出现转折、音高低的变化、调性的转化、强弱的更替,故此要求其信息还原中波折分明,音值(音符时值)准确。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21:13: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