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273747576777879» / 48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1501#

在为数不多的欧洲转盘中以 PHILIPS 的马首是瞻,由第一代的 CDM-1 开始就采取摇臂式循迹、单光束设计。CDM-1 属于早期设计,超过七十四分钟的 CD 唱片大部分都唱不出来,对于现时来看有点可笑,而且很少有人看过 CDM-1是什么样子。CDM-3 则相当有名,当年Krell的转盘用过它,今天的日本LuxmanD-500 还是用这个全铝铸造、有左右平衡设计的传动机构。原来开发用于电脑的 CDM-9 也很受欢迎,飞利浦一些廉价 CD 机都用过。而把CDM-9改装后采用霍尔马达、玻璃镜片、铝铸全悬浮的CDM-9Pro则受到Krell、Vimak 、Forsell、Theta、PS Audio 、 Restek 等厂商的支持,等到存货出清,CDM-9 也将绝迹了。
    CDM-4 曾经是使用最广的转盘,它本身又分成普通型与专业( Pro )型两种,大部分的欧洲厂牌都使用普通的 CDM-4,Meridan 与 Mission 用的也是 CDM--4 。 Mark Levinson 、 PHILIPS 与 Marantz 的高级 CD 唱盘则用 CDM-4Pro。此转盘里的光头移动并非 如其它转盘一样行直线,而是行弧度的,就似摇臂一样,俗称全悬浮摇臂系统。虽然此转盘现已停产,新型的机种已过渡采用Philips CDM—12系列,从 CDM-12 开始,飞利浦改用直线式循迹、三光束设计。普及型的 CDM-12.1 与 CDM-9 一样,都附有完整的驱动伺服线路;比较高级的 CDM-12.4 某些控制组件则需要使用者另行开发。专业型的 CDM-12Pro 据说已经完成,MBL新的转盘将会使用它。现在飞利浦的传动机构生产基地都在东南亚,品质不稳定一直是厂商很伤脑筋的事,而且许多音响迷一直认为CDM-12塑料味太浓,感觉上不够Hi-End,故仍旧怀念昔日的顶级转盘——CDM-4PRO。这个转盘的机械中央底板部分是用两层不同厚度的铝合金夹着一层吸震软胶造成的塑料基板,兼有稳固与吸震的效果。在底板上同样用两层不同厚度的铝合金夹着一块重达6KG铅板底盘,承放在4条特别调校的阻尼防震弹簧上面,而这块底盘就是用来安放CD心藏部分——转盘的基座。它可以有效地吸收低频谐振。而CD转盘组合则再用四只特种橡胶圈隔离在底盘之上,这种橡胶圈对吸收高频谐振最为有效。机面顶 盖是一块厚达1.25cm的实心铝,在放CD那个圆孔边缘也有一条橡胶圈,其作用是当那块实心铝顶盖合上后能完全将CD转动部分与外界空间隔绝,空气也不可能把谐振传过来!此读取机构比较起上述系统中的转盘可以说是最简洁了。其它的光学组件中小距离的径向移动都是依靠循迹线圈来调整,而远距移动则是由径向电机负责,但此机构却由径向电机包办径向与循迹的工作。当然机械的节省就要电路补救,故其后面的伺服电路相对较复杂。某些厂家针对它的缺点作了一些技术改造,如Krell,但价格却难以接受。得意之作有MARANTS CD-72MKII等。欧美音响厂商MARK LEVINSON NO.31等。
TOP
1502#

各种音响设备,如放大器、电唱盘、盒式录音座、激光唱机等,都要避免机械振动及共振对它们产生的有害的影响。激光唱机有机械驱动的旋转部分,由于这些旋转部分是产生机械振动的根源,所以通常把它们安装在机器的中心部位、用若干只避震脚支撑。这是较多CD转盘采取的一种克服振动影响的方法。而生产高级音响器材的DENON公司更注重防振问题,在开发旗舰转盘DP-S1,特别采用多项先进的设计去彻底解决CD转盘的谐振与避震问题。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此机转盘系统的话,可能会给它的超重量级的气势吓一跳,甚至觉得它有点夸张,而且因为此机芯没有OEM产品,只在Denon内部使用令它增添加秘神感。此转盘采用了独门法宝——三层悬浮避震系统。下面就让我们一层层揭开它的秘神面纱。 第一层悬浮是光头读取部分:光头物镜由高精度光学玻璃制成 ,二维平行控制的 直线电机驱动,而且整个拾音头采用高刚性铝模铸(Cast)材料,这部分 以弹簧和油压阻尼固定在铸铝底盘上,完全卸去令人讨厌的自振和信噪干扰;第二层悬浮指的是特殊合金所构成的避震脚;第三层是支持拾音机构的底板采用悬浮式铸铝底座,三层悬浮使拾音头的防震更为彻底。除了上述的三重法宝外,此转盘还有秘技--以铜和铝合金压制成重量级的唱片夹,这么重的唱片夹除了能真正把有弯曲的CD压平之外,它在旋转时形成的惯性晃动也会大幅降低,使转盘份外稳定。Denon为了支撑重量级唱片夹,以高转矩(Torque)的霍尔电机驱动不锈钢主轴确保没有后天变速,而承座则使用摩擦系数低且硬度极高的红宝石,提供极为顺滑的旋转,使抖动进一步被消解,CD片能不服服贴贴吗? 不过在众多的日本系统中其价钱亦可算是天价!代表之作——Denon DCD-S1。
TOP
1503#

属于日本系统的Pioneer倒置转盘机芯是最多欧美音响商使用的一种。传统的CD转盘的光学组件都是藏身于CD碟片之下,但Pioneer却反道而行之,他们将CD的印刷面朝下、信号面朝上放置在一个和CD大小相等的圆盘之上,而光头则再爬在碟片之上,这种工作方式有点像是以前的LP唱盘。 其它CD唱片旋转的唱片夹大小其实只是与CD碟片内圈相仿而已,但Pioneer使用的却是一个和CD大小相等夹盘。光看托住CD碟片的旋转盘有CD这么大,就可以知道这样工作的机械一定比较稳定。而且它还和VRDS一样使用磁悬浮直线驱动系统,故在选曲时快而稳定。缺点是信号面朝上放置容易受外来光源的干扰,所以最好不要打开机盖播放。代表之作有:Pioneer PD-S703、PD-S503 、PD-T07HS PD-65 欧美音响厂商有:Audio Alchemy、Theta、EAD、Musical Design、Wadia。
TOP
1504#

资深的发烧友都知以前的LP唱盘多数都是以皮带进行间接驱动的,因为皮带间接驱动可以隔绝电机所产生的振动,而现时我们的CD机则采用高扭力的直驱电机。当然电机本身发生震动及产生电磁噪音就不可幸免了。可能读者会问为何不采用早期LP的方式呢,因为CD机是以怛线速——CLV方式转动的,即内圈每分钟500周外圈则降到200周,皮带能否正常工作是个最主要的问题,后来CEC开发 出一套“PLL锁相环路”,加上高精度转轴及较重唱片夹所产生的飞轮效应:只要电机轻微转动,转轴就会转个不停。它让转速变化的问题降至最低,伺服系统的工作也更加容易。这种驱动方式可以有效隔绝不当振动 ,包括皮带可以隔绝电机所产生的振动;因为质量小而降低边缘的抖动,由此可降低伺服校正电路的负担。CEC就是用如此方式彻底解决高扭力电机所带来的问题。得意之作有:CEC 5100、CEC TL-0 、CEC TL-1 欧美音响厂商有:Burmester、Parasound、Resolution。
TOP
1505#

     几乎每一家日本人厂都独立开发自己的 CD 转盘, Sony 与 Sanyo 是其中最大的零组件供应商。绝大部分随身听的转盘都是 Sanyo的, Accuphase 与 NAD、M.F.都使用Sony 产品。Sony转盘型号众多,曾开发出任何动作均可在 1 秒内完成的型号,多数时候手指还未离开按钮音乐就已经响起;在新旗舰 R-10 转盘中开发出世界唯一的激光头不动而承片盘运动的新系统,听过的人都啧啧称奇。一般的CD机激光头是沿径向前后移动如:TEAC VRDS、Pioneer 倒置转盘、Denon三层避震转盘系统、CEC皮带带动系统,或摇臂式摆动如:PHILIPS CDM-4PRO 铸铝全悬浮摇臂系统,而唱片则在一个固定位置旋转。由于激光头质量极轻,容易受到外来振动的影响,不得不依靠伺服系统的帮助前后快速移动来确保读出CD片的信号,这样导致了激光头读出数据的误码率大大增加,使得CD机音质恶化。SONY是CD机的始祖,不过早期它却大量生产廉价机种,光头多采用齿轮或螺杆来间接驱动(早期国内的大部份CD芯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在高级的ES系列机中光头组件则用磁浮式驱动,但这种驱动方式相对防震较差。为了防震而新开发的光学固定型方式将质量轻,容易受振动的光头固定在主机坚固的底座上不动,而利用其轴心大、 振动小、扭力大、可以稳定动作的主轴电机运动来达到检索播放,减轻光头的压力。同时又设计了一个唱片镇,压在CD片上以减低唱片的振动。与传统的拾音移动方式相比,信号的读取稳定而准确,伺服系统能以比较缓慢的动作来处理,对稳定伺服系统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它的开发成功简直就是技术上质的飞跃!另外光盘使用纯铜制作的高稳定器由上往下压来进行运作,减轻了光盘高速运转时的振动,从而提高了CD机的音质。 新一代的超级CD即SONY的DSD(SCD-1唱盘)传动机构仍沿用此得意之作。这种拾取系统分成两个等级,较高级机型的驱动电机采用高刚性的铸模铝材料制造,电机的定子带有一个蓝宝石的轴承以增加耐磨性,而转子则带有一个红宝石轴承以减少磨损。整个光学系统被悬浮起来,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使机械阻尼尽可能地小。目前使用这一等级拾取系统的SONY CD转盘,只有CDP-X7AES及CDP-X5000两种。代表之作有SONY CDP-R10、DAS—R10、CDP-X5000、SONY CDP-XA7ES、CDP-XA50ES、CDP-X3000、CDP-XA3ES 、欧美音响厂商有:Gryphon Tabu。
TOP
1506#

除了上述的几大转盘外,在当今的音响界还有些独出心裁设计的转盘值得发烧友们留意:如Nakamichi的多片装系统受到Mclntosh 的支持,其余如 Onkyo、JVC、Kenwood也有其独特的设计。
TOP
1507#

回复 1506# xin889 的帖子

先生真是有心人啊,我随口一说,你就能马上介绍如此详尽资料,了不起!谢谢了。
TOP
1508#

回复 1507# 670707 的帖子

这些资料都是现成的!转帖过来大家有用就好!先生过奖了!
TOP
1509#

回复 1508# xin889 的帖子

我在“极品**”回了一贴,让看不起我们的人瞧一瞧,咱们不仅音响玩的好,在别的地方也不输的。
TOP
1510#

回复 1496# scfan 的帖子

非常赞同,先生所描述的也是一种理想状态。
TOP
1511#

楼主啊,你真幸运,现在有那么多烧友在你的帖子里发表观点,这个比是否拿奖有意义多了,他们才是正真的烧友呢,他们的话我们应该复制下来好好体会,这些话是很多人说不出来的,值得我们回味哦。
TOP
1512#

回复 1509# 670707 的帖子

哈哈,食色性也!发“骚”友吗!!我懂。。。。我记得您是喜新不厌旧的,,对吧?
TOP
151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5-10 10:51:00 发表
我的老师不姓刘,他为人低调,一般不肯轻易授人以渔,想当初我刚见到他时,他居然在音响老板店里随手拿下一根电源线就能改变一套系统的声音走向,让我惊奇不已。从此我就随他学习了直到现在。  
嘻嘻!这个情形,其实先生您也能做到的!!!
TOP
1514#

回复 1512# xin889 的帖子

是的,我肯定不是喜新厌旧之人,至于我的老师确实看人才说,不像我半瓶醋晃悠,为此常被批评,其实我进论坛时也是加紧尾巴做人,可是这个社会要求体贴“价值”,没办法,我就自卖自夸了,哈哈。。。
TOP
1515#

您的话让我联想到一个人,一段历史传说。。。。
TOP
1516#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先生有点意味吗?
TOP
1517#

回复 1516# xin889 的帖子

哈哈。。。,可怕,谢谢!
TOP
1518#

回复 1516# xin889 的帖子

我现在有点明白了,老师肯收我为徒,可能是我真心喜欢音乐、性格直爽、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点执着精神。
TOP
1519#

回复 1518# 670707 的帖子

PK帖看否?
TOP
1520#

回复 1519# xin889 的帖子

是那个功放PK贴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